APP下载

新课程实施体会

2015-12-12黄小宁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程化学

黄小宁

高中新课程在我区实施已有10余年了,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一路从旧课程走向新课程,中间经历了很多波折也走了很多的弯路,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變化,对于新课程下的教学,我觉得不是简单地把旧教材换成新课标下的新教材这么简单,因为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所以要真正地落实好新课程教学,首先要求我们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大课程观的指导下进行新教材和新教法的研究。正确认识老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实现角色的转

换,从以前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和使用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中的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是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必修课程,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选修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下面我谈谈在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中的几点体会。

一、新教材的特点

1.新教材极大地强化了学生活动探究的能力,每节里面配有不等的“思考与交流”“学与问”这样的栏目,这是以前教材不具有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新型教学观,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获得知识的乐趣,改变旧有的被动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角。

2.化学知识和生活结合紧密。为了不让化学知识脱离实际应用,新教科书的编写也做出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是“三个中心”,即教师以教材为中心、学习以课堂为中心、学生以教师为中心的体现,教材内容里出现了大量的与生活、生产和热点环境问题有关的教学资源,让化学回归到了本源——化学即生活。学生在使用课本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也能随时体验到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提升了学习的动力。

二、深入理解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关系

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看起来是各自自成体系,但其实互相之间依然存在联系,比如,必修2中的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这一章的内容在选修3中进行了再体现,化学反应与能量在选修4中进行了再体现,有机化合物则在选修5中再次体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知识的定位,我觉得:必修模块的内容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的化学知识的普及,而选修模块的内容面向的是理科学生需要的对知识的提升。所以,在教学中必修模块的内容不能一味地加深拓展,按照选修的要求去教学,同时也不能对必修内容进行浅层处理。要对部分学生后续模块的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哪些内容只在必修中学习,哪些内容还会在选修中继续深入,对于只在必修中出现的内容要严格控制教学要求,不能无限度地拔高,也不能就课本论课本,连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都没有达到;对一些必修和选修都出现的内容,就要明确必修中是基础,选修中是拓展,在必修的教学中就要把握度,同时为后续的学习留下楔子,在选修的教学中就不能给学生留下后遗症。要合理准确地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课标要求,把握必修和选修中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灵活地把握必修的基础性和选修的选择性。

三、实施过程中的困惑

1.新课程实施后,在教法上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甚至是新课程老教法,为了高考,探究被大量的重复练习所替代,学生活动被超时超量的课时和讲解所取代。

2.实施新课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课时不够用,由于必修课中内容多、知识面宽,要把过去三年的课程压缩到一年时间里,而课时又少,粗不得又细不得,内容面面俱到又面面肤浅,课后习题、练习题和内容相差甚远,为了考试只能是拓宽内容强化训练,学生仍埋头于练习题之中,每门课均有大量练习,学生苦不堪言,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究。

3.在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实验,而且每节课都设置了活动探究和交流研讨,教师的备课和工作量加大不说,有限的课时就让教师不得不关闭探究的大门,一个探究实验就需要一课时,所以探究和教学任务无法兼顾,而且班额过大,也很难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新教材新课程化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