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番茄绿色控病试验

2015-12-12莫怡琴刘泉

长江蔬菜 2015年2期
关键词:晚疫病灰霉病病株

莫怡琴,刘泉

(1.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554300;2.铜仁市碧江区经济作物站)

番茄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喜高温怕阴湿环境的作物。贵州铜仁区常规栽培,2月上旬播种,3月下旬定植,4~5月开花坐果,在这段时期,通常为低温、多雨、阴湿、寡照气候,极利于番茄病害如番茄晚疫病、灰霉病等的发生。每年因晚疫病为害造成的番茄产量损失达60%以上,灰霉病造成产量损失达50%以上,使用农药难以控制,为此,贵州铜仁地区推广大棚栽培,但菜农的管理水平不高,温湿度控制不好,病害发生仍然相当严重。为了探索改进和加快发展我区蔬菜生产的措施,我们在大棚膜下采用滴灌配套紫外线杀菌消毒灯(uvc)技术对番茄晚疫病和灰霉病进行了绿色控病技术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大棚、滴灌带、地膜、薄膜、竹子、紫外线杀菌消毒灯(鹤壁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噁霉灵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和电动喷雾器(威丰牌)等。番茄品种为以色列F-1402。

1.2 试验方法

①试验时间、地点及环境 a.时间。2013年12至2014年8月。

b.地点。铜仁市碧江区灯塔办事处马岩村岩董蔬菜基地。

c.环境。试验地海拔300 m,砂壤土,一边靠河,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壤肥力中上,对照区与大棚栽培条件相同。

②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A:大棚滴灌控病区;B:大棚膜下滴灌控病区;C:大棚膜下滴灌配套uvc控病区;D:对照区,小拱棚覆膜定植,成活后揭棚为露天栽培区。3次重复,共12个小区。1个大棚设为1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40 m2,共2 880 m2。处理区大棚起垄栽培,对照区为小拱棚覆膜定植,成活后揭棚为露天栽培方式。处理区和对照区番茄品种相同,施肥、浇水都采取滴灌方式,害虫按常规使用杀虫剂防治。

③试验方法 a.苗床处理。12月6日,即播种前15 d,对育苗的苗土进行消毒处理。苗土整理好后,将施足腐熟有机肥的苗土用15%噁霉灵1 000倍液处理,然后用塑料薄膜密闭苗床5 d,揭膜10 d后播种。

b.种子处理。用55℃的温水浸种20~30 min后捞起催芽,12月22日播种育苗,采取地热线加温方式育苗。

c.定植。2014年2月14日定植。定植前3~5 d喷1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移栽前浇透苗土,带土移栽。

d.管理。事先在C区棚内安装好紫外线杀菌消毒灯,每个大棚设置50 W灯管2盏,灯悬挂高度距作物正上方60~100 cm,挂灯高度可随作物高度进行调整,定植后20 d左右便开始开灯,开灯时间在9:00~10:00,每天开灯 1 次,10 min;滴水灌溉,在番茄定植后到幼果期保持充足的滴灌水,一般每5~7 d灌1次,盛果期后要加强控制,每10~15 d灌1次水,每次保持4 h左右,使作物根部保持湿润状态;追肥技术,在番茄开花、初果及盛果期,选取可溶性钾肥,采用滴管施肥技术。根据气候变化,适时揭棚通风,控制好棚内温湿度,增强棚内通风透光;适时抹芽、打顶,使棚内光、气、热、湿和养分适度,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番茄初开花期统一用杀菌剂(72%霜脲·锰锌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混配)预防1次病害。7~8月,番茄采收后清园,进行闷棚灭菌处理20 d左右。

④调查方法 在番茄定植后,分别在番茄始花期、初(幼)果期、盛果期及成熟期等关键生育期进行调查。每小区随机5点取样,按对角线调查法,每点10株。记录病害种类、病株率、病叶率、病花率及病果率。计算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治效果。

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叶率(%)=病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严重度值×各级病株数)/(调查总株数×严重度最高级值)]×100;

病害防治效果(%)=[(对照区感病指数-防治区感病指数)/对照区感病指数)]×100%。

⑤病情分级标准 a.番茄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各级不含下限)。0级:全株无病;1级:病叶占全株总叶数的1/4以下;2级:病叶占全株总叶数的1/4~1/2,茎秆上有少量病斑;3级:病叶占全株总叶数的1/2~3/4,20%以上茎秆有病斑,果实有少量病斑;4级:病叶占全株总叶数的3/4以上,大部分叶片已经枯死,有时茎也枯死,单株有1个果发病。

b.番茄灰霉病病情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病花、病果率≤5%;2级:5%<病花、病果率≤10%;3级:10%<病花、病果率≤20%;4级:病花、病果率>20%或部分植株枯死。

表1 2014年铜仁地区番茄晚疫病调查统计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2可知,A处理(大棚滴灌控病)区,整个生育期晚疫病病株率平均为38.67%,病叶率为14.00%,病情指数平均为13.50,平均防治效果为65.27%;灰霉病病株率平均为21.00%,病花(果)率平均为9.88%,病情指数平均为5.92,平均防治效果为74.15%,对两大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平均为69.71%。

B(大棚膜下滴灌控病)区,整个生育期晚疫病病株率平均为26.33%,病叶率平均为6.53%,病情指数平均为9.92,平均防治效果为76.64%;灰霉病病株率平均为11.33%,病花(果)率平均为5.85%,病情指数平均为2.92,平均防治效果为86.83%,对两大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平均为81.74%。

C处理(大棚膜下滴灌配套uvc控病)区,整个生育期晚疫病病株率平均为8.33%,病叶率平均为2.26%,病情指数平均为2.58,平均防治效果为94.76%;灰霉病病株率平均为5.00%,病花(果)率平均为1.94%,病情指数平均为1.42,平均防治效果为93.79%,对两大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平均为94.28%。

D处理(小拱棚覆膜定植,成活后揭棚为露天栽培)区,整个生育期晚疫病病株率平均为63.83%,病叶率平均为47.46%,病情指数平均为31.59;灰霉病病株率平均为55.67%,病花(果)率平均为32.80%,病情指数平均为20.42。

整个生育期发病情况调查统计结果表明,4个处理中,C区晚疫病和灰霉病平均病情指数最低,分别为2.58和1.42;对照D区番茄晚疫病和灰霉病平均病情指数都最高,分别为31.59和20.42。

表2 2014年铜仁地区番茄灰霉病调查统计情况

3 讨论与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A、B、C 3个处理中,C区由于采用大棚膜下滴灌配套uvc控病,受低温、多雨、阴湿、寡照气候影响小,大棚膜下滴灌减少了水分蒸发、降低了棚内湿度,uvc杀死了大量的病原菌,平均防治效果晚疫病为94.76%,灰霉病为93.79%,控病效果最好;B区采用大棚膜下滴灌控病,同样受气候影响较小、棚内湿度低,但对棚内病原菌没有另外的毒杀措施,平均防治效果晚疫病为76.64%,灰霉病为86.83%,次于C区;A区只采用大棚滴灌控病,虽然受气候影响小,但由于没有覆膜,棚内湿度较大,对棚内病原菌没有另外的毒杀措施,平均防治效果晚疫病为65.27%,灰霉病为74.15%,表现最差。

综上所述,大棚滴灌控病技术、大棚膜下滴灌控病技术、大棚膜下滴灌配套uvc控病技术都能减轻番茄晚疫病和灰霉病的发生,其中以大棚膜下滴灌配套uvc技术,对番茄2种主要病害的控病效果最好,可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晚疫病灰霉病病株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散叶莴苣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