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质对白魔芋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15-12-12李南林牛义蒋学宽刘海利张盛林
李南林,牛义,蒋学宽,刘海利,张盛林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6)
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P.Y.Liu et J.F.Chen)是我国特有的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植物,广泛种植于我国云南、贵州[1]、四川。白魔芋作为我国魔芋主栽品种之一,在魔芋属中葡甘聚糖(KGM)含量最高,但是相比于花魔芋等主栽品种,其产量却较低[2]。因而,如何提高白魔芋的产量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光质是不同波长的光谱,由最大辐射能量的波长和光辐射的波长范围所决定。光质既可以通过光受体的调节,将光信号从叶传到根系,并对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进行调控[3],也可以通过影响植物内源激素水平来实现对根、茎、叶的生长调节[4]。不同光质对同种植物同时期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5]。近年来,不同光质对薯芋作物生长及增产的研究报道颇多,但关于光质对白魔芋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却鲜有报道。为此,本试验通过透光率相近的白色、红色、绿色、蓝色、紫色薄膜覆盖大棚,创造不同光质环境进行白魔芋栽培,研究不同光质下白魔芋生长及产量差异,为设施栽培白魔芋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种芋材料:10 g左右的白魔芋种芋球茎若干(由西南大学石柱魔芋基地提供)。
薄膜材料:厚度为0.08 mm,透光率为85%~90%,颜色为白色、红色、绿色、蓝色、紫色(由济南永发塑料厂提供)。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2014年4~10月于西南大学石柱县魔芋示范实践基地钢架结构大棚内进行,试验地海拔900 m,肥力中等。
1.3 试验处理
以透光率相近的白色膜、红色膜、绿色膜、蓝色膜、紫色膜覆盖大棚,进行白魔芋栽培,为试验组,以无薄膜覆盖栽培为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7 m2,播种量100 kg/667 m2,即每小区播种100个白魔芋种芋;复合肥50 kg/667 m2,有机肥600 kg/667 m2作为基肥;垄作栽培,株行距为20 cm×25 cm,按照常规进行管理。播种时间为4月20日。
1.4 测试指标
从魔芋播种开始,每15 d左右分别测定各个小区的出苗数,直至苗齐;播种后20 d开始取样,各处理选择代表性植株5株,每20 d取样一次,每次按如下方法进行指标测定:叶柄长度、叶柄粗度参照NY/T 2500-2013测定[6];壮苗指数参照张超等[7]方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参照李合生[8]方法测定;收获后测定魔芋产量和KGM含量,其中KGM含量参照王照利等[9]方法测定。
表1 不同光质下白魔芋出苗情况
1.5 数据分析
用Excel、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光质处理对出苗情况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5月21日前后,试验大棚内的白魔芋开始破土出苗,而对照在6月4日前后才开始破土出苗,因而覆膜处理较对照提早15 d左右出苗。不过各处理间出苗率无显著性差异。
2.2 不同光质处理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白魔芋播种后20~60 d,叶柄长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快速增加;播种后60~100 d,叶柄长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增长缓慢,并趋于稳定。白膜处理、红膜处理、绿膜处理、蓝膜处理、紫膜处理各个处理间,除播种后60 d外,红膜处理叶柄长度同期相比最大;蓝膜处理各个时期叶柄长度同期相比最小。在播种后40~100 d,红膜处理和蓝膜处理间,叶柄长度的生长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除播种后60 d外,其他处理均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播种后100 d时,红膜处理的叶柄长度最大,为28.4 cm,较CK高16.67%,蓝膜处理的叶柄长度最小,为21.6 cm,较对照低12.19%。以上试验结果说明,红膜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叶柄长度增加,蓝膜处理抑制叶柄长度增加。
由表3可知,叶柄粗度在播种后20~80 d,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增加;在播种后80~100 d,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趋于稳定。白膜处理、红膜处理、绿膜处理、蓝膜处理、紫膜处理各个处理间,红膜处理叶柄粗度同期相比最大;播种80 d以后,蓝膜处理叶柄粗度同期相比最小。在播种后40~100 d,红膜处理和蓝膜处理间,叶柄粗度的生长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除播种后60 d外,均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在100 d时,红膜处理叶柄粗度最大,为1.56 cm,较对照高19.14%;蓝膜处理叶柄粗度最小,为1.16 cm,较对照低10.87%。综上所述,红膜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叶柄粗度增加,而蓝膜处理对叶柄粗度的增加有抑制作用。
表2 不同光质下白魔芋叶柄长度动态变化
表3 不同光质下白魔芋叶柄粗度动态变化
表4 不同光质下白魔芋壮苗指数动态变化
由表4可知,播种后60~100 d,红膜处理下各个时期的壮苗指数同期相比最大,且显著大于同期对照。在100 d时,红膜处理壮苗指数最大,为43.43,显著大于其他处理;而蓝膜处理的壮苗指数最小,为27.36;白膜处理下壮苗指数显著大于紫膜、绿膜、蓝膜以及对照;紫膜处理与绿膜处理壮苗指数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大于对照与蓝膜处理;蓝膜处理与对照壮苗指数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说明,红膜处理下白魔芋生长势最好,苗质量最好。
2.3 不同光质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从图1可知,各处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叶龄增长,先逐渐增加;播种100 d后,各处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趋于稳定;播种140 d后,各处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与白魔芋从幼龄苗到成熟苗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叶片衰老过程基本一致[1]。本试验不同处理各个时间段的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在播种后100 d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趋于稳定,且由高到低依次为蓝膜、紫膜、红膜、绿膜、白膜;其中蓝膜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为8.34 mg/g(干样质量),比对照高32.17%,其他颜色的膜处理组依次分别比对照高29.31%、25.51%、19.33%、13.79%。
2.4 不同光质处理对球茎KGM含量的影响
KGM是魔芋的主要贮藏物质,也是魔芋产量形成的主要成分,KGM含量的多少可反映魔芋品质的优劣,由图2可知,各覆膜处理中,红膜处理球茎KGM含量最高,其次为蓝膜、白膜、紫膜、绿膜,分别比对照高 18.24%、13.18%、7.66%、-8.96%、-12.72%。
图1 不同光质对白魔芋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图2 不同光质对白魔芋KGM含量的影响
2.5 不同光质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5可知,覆膜处理下的白魔芋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并且红膜、紫膜、绿膜、蓝膜下白魔芋产量显著大于白膜处理,其中红膜处理产量最高,为2517.13 kg/667 m2,较对照提高28.86%,较白膜提高7.82%。
表5 不同光质对白魔芋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光质通过光受体的调节,将光信号从叶传到根系,并对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进行调控。本试验通过不同颜色的薄膜创造不同复合光质,而不同光质下白魔芋的生长具有显著差异,蓝膜处理抑制白魔芋叶柄长度和粗度的增长,而红膜处理促进叶柄长度和粗度的增长,这与杜建芳等[10]的试验结果红光促进油菜幼苗的生长是一致的。作物不同,光质影响的结果也不一致,例如余让才等[11]的研究发现,蓝光抑制水稻幼苗伸长,而田发明等[12]研究表明,蓝光促进甜椒幼苗伸长。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红光促进细胞的伸长,而蓝光具有相反的效果,还有人认为植物的伸长并不仅仅是因为红光的作用,还与蓝光的缺乏有关[13]。红膜处理下白魔芋壮苗指数最高,为43.43,显著大于其他处理,蓝膜处理壮苗指数最小,这与不同颜色塑料薄膜的透射光谱比率有关,例如史宏志等[14]研究发现,在复合光中增加红光比例对烟草叶面积的增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叶片的叶重降低,叶片变薄,造成地上部质量降低,地下部质量增加,最终影响其壮苗指数。
光质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也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增加蓝光比率可使烟草叶绿素含量增加,而增加红光比率可降低其叶绿素含量[14];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以蓝膜及绿膜处理较高,均高于白膜[15];蓝光处理下铁皮石斛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16]。本试验结果表明,蓝膜处理白魔芋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紫膜、红膜、绿膜、白膜、CK依次降低。
KGM含量决定魔芋的内在品质,本试验结果表明,红膜和蓝膜处理促进白魔芋KGM的积累,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红光促进豌豆可溶性糖的积累[17],以及蓝光有利于布朗葡萄藻多糖的积累[18]相一致。但是光质对不同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例如红光和蓝光抑制库拉索芦荟可溶性糖的积累[19]。覆膜处理白魔芋产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对照,并且红膜处理白魔芋产量较对照提高28.86%,较白膜提高7.82%。
此外,本试验还发现,所有覆膜处理出苗时间均比对照提早15 d左右,这与夏海乾等[20]的试验结果覆膜处理下通过光温效应植物能早生快发是一致的。综上所述,白魔芋采用红膜覆盖栽培,能保证其提早出苗且壮苗指数高,还能提高KGM含量和增加产量。
[1]丁海兵,姜霞,邓宽平,等.贵州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8):226-230.
[2]刘佩瑛.魔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Sun Q,Yoda K,Suzuki H.Internal axial light conduction in the stems and roots of herbaceous plants[J].J Exp Bot,2005,56:191-203.
[4]刘婧,柳艳梅.光敏色素影响赤霉素调控的水稻幼苗光形态建成特征[J].科学通报,2010,55(24):2 384-2 390.
[5]张瑞华,徐坤,董灿兴.光质对生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1):3 722-3 727.
[6]NY/T 2500-2013.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魔芋[S].
[7]张超,廉华.钼酸钠浸种薯对马铃薯幼苗建成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9):47-51.
[8]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4-137.
[9]王照利,吴万兴,李科友.魔芋精粉中甘露聚糖含量测定研究[J].食品科学,1998,19(3):56-58.
[10]杜建芳,廖祥儒,叶步青,等.光质对油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学通报,2002,19(6):743-745.
[11]余让才,潘瑞炽.蓝光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1997,23(2):175-180.
[12]田发明,米庆华,塔依尔江·阿不都热合曼,等.不同颜色薄膜对设施环境及甜椒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2):35-39.
[13]王三根.高级植物生理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4]史宏志,韩锦峰,官春云,等.红光和蓝光对烟叶生长、碳氮代谢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1999,25(2):215-220.
[15]张瑞华,徐坤.苗期遮光光质对生姜光合及生长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3):499-504.
[16]侯甲男,王政,尚文倩,等.CCFL光源不同光质比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及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3,42(1):86-89.
[17]张立伟,刘世琦,张自坤,等.不同光质对豌豆苗品质的动态影响[J].北方园艺,2010(8):4-7.
[18]朱旭丹,叶岚,许建香,等.不同光质对布朗葡萄藻生长、有机物质积累的影响[J].生物过程,2013(3):17-22.
[19]乔传英,王红星,乔琳.不同光质处理对库拉索芦荟有效成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 388-3 389.
[20]夏海乾,杜德强,冯焕华,等.不同起垄方式及覆膜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