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课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2015-12-12王爱民
王爱民
摘 要 在新课标指导下,教材中设计有许多的活动、实验和探究等内容,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好材料,通过合作学习使课堂变得有趣、有生机,使生物学习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103-02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探究思维品质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根本所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设计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积极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教师应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让学生的天性得到发展。这节公开课后,老教师的一个问题激起我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是“花架子”,貌似课堂气氛活跃,其实并不是每位学生都有所得,因此我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尝试开展更加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我总结了开展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自学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生物自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多数内容又是贴近生活和自然,学生既亲近又熟悉,只是如何用科学准确的生物学语言去学会描述,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这是初中生物课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学生通过自学去掌握生物学的专用名词,学会生物学的专业术语,是十分必要的。
自学时老师先布置学习的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可以是几个问题的思考,可以是设置几道练习,还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学内容自由设计问题。自学后为什么还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提问“我问你答”,展示自己的掌握情况,通过组内合作督促每位学生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把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再通过交流、评价和适当的点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讨论中也可以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得到小组同学的帮助,如果遇到小组内部无法解释或者有争议的问题,还可以在全班提出。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又时常给教师带来意外的惊喜。这就是“自学——互学——提升”,自学就是给学生独立思考留有一定的空间,小组合作是监督和促进。
自学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选题要恰当、导入方法要得当、问题设置要适当。如情景+问题导入展开话题,在讲解“变态发育”时,可以从《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入手,问学生既熟悉又曾经十分好奇的问题“小蝌蚪为什么总是找错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和青蛙在形态结构上你感觉有什么不同?”然后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个故事每位学生童年时都听过,对于蝌蚪为什么开始总找不对妈妈,到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蝌蚪的身体为什么会悄然发生改变,学生通过自学和组内同学的讨论,加强对“变态发育”概念的理解。这种情景引入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兴奋度,问题又引导学生更好的思考,从而更好的在头脑中构建出变态发育的本质所在。
二、复习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复习课上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分组主要依据学生的学情,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落后的学生,带动学习中等的学生一起进步。初中生物考试难度不大,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因此能下功夫记忆知识点,任务就完成一大半了。在复习阶段小组成员中以成绩好的学生为首,学会归纳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找出其中的重难点,再尝试将其编制成填空题,督促组内成员按计划完成复习,教师提供表格记录组员的完成情况。
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会比老师一对多的盯更有效,而且有时学得不好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或者是老师讲过多遍的内容,他会羞于或害怕去问老师,而这些问题在小组内部由学得较好的学生,就可以得到解答,学得较好的学生从中也能产生一种“为人师”的自豪感,同时也加深自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并不是完全的“舍己为人”。
复习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两点值得注意:
1.合作小组成立之时,老师就要向全体同学宣布每一个小组是一个整体,要有集体感,知道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应该为自己本组增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时对复习工作做的好、成绩优异的组和组长进行表扬和一定程度的嘉奖,这样可以鼓动士气,提高争先、争优的积极性,学习不好的学生也不好意思偷懒不认真复习影响其他同学,这样就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复习氛围。
2.分组除按照学习成绩适当搭配外,最好也能学生自愿组合,青春期的孩子很多时候愿意听从朋友的劝导,这样效果会更加明显。比如,老师先将有能力的组长确定下来,再私下给组长开个碰头会,让他们各自选出自己可以帮助的同学,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协调。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