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树苗”的启迪
2015-12-12何思谊
何思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23-02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施意见”中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经常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毋容置疑是老师必做课题,绝无“还价”之处。“学生积极参与”绝不能仅限于在课堂教学时,还应包括教学的全过程,延续到课后辅导;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辅导中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形成师生有效合力,真正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课堂高效,学习见效。
实际教学中,在帮助学困生时,仅凭老师“单打独斗”的授课讲解、课后辅导,往往难以真正帮其解惑,有时费尽口舌讲解多遍,仍在“原地打转”,收效甚微。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后,我要求学生将几道分步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这时,极少数学生就是不会“组装”,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出现错误,让我实感无奈,无计可施。
[案例回放]
复习旧知引入。
老师用小黑板出示以下两题,并要求把它组成一道综合算式:
老师请板演的第一位学生说说他的想法。
师:你是怎样想的,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老师一边听学生的讲述一边演示。
师:那为什么第二道题要加小括号呢?
生2:因为要先算24+6,所以要加小括号,如果不加小括号,那就要先算除法6€?,就不对了。
老师紧接着对将两道分步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的方法再次强调:
师:在第二道算式中,先找出其中的一个数与第一道算式的得数相同,再用第一道的算式来代替这个数,就可以组成一道综合算式了,最后,还要检查数与替代算式的顺序是否符合,必要时还得添加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
谈话进入新授。
师:今天这节课合并的算式又增多了,难度也加大了,你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方法,将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呢,有信心吗?在自备本上做一做,试试看。
老师仍用小黑板出示了这道题:
学生尝试着做题,老师来回巡视辅导。学生已基本完成,多数学生将以上三道算式合并成:50€祝?8€?+6)=280 ,也有少数学生合并为:50€?8€?+6=280。
学生都能用“算式替代数”的方法将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但需要不需要加小括号、在哪里加小括号,有少数学生不能理解掌握。究其原因,或许只是简单、表面地将“每个数”用“算式”来“塞进去”替代填补,而没能真正理解掌握其运算法则,不知道何时何处需要加小括号;或许也有可能是一时的疏漏等原因造成所致。为了更扎实掌握方法,训练学生这种组合能力,又布置了一题独立作业:
老师对以上四种合并的综合算式进行了评价分析,肯定了多数学生正确的第①种;比较①、②两种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指出第②种固然要先算小括号,按混合运算的顺序,启发学生接着该算什么,犯有类似错误的少数学生恍然大悟;指出第③种犯了和第一次练习中同样的错误;第④种显然少了一个数。
对于写成后两种的学困生,老师的讲解辅导始终不见任何成效,问题究竟出在哪呢?老师已是“黔驴技穷”,再也没有“高招”“绝招”了,于是,我只好把这三两个“头疼”的学生“转嫁”到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去“兵教兵”了。
[案例反思]
一、让学生参与教学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发挥学生的特殊作用,替代教师不易实现的教学,帮助后进生学习进步,形成师生的优势互补,实现教学的有效、实效和收效,学生有时会比老师的作用更大、方法更好、见效更快。老师会习惯性以成人的视角去看待小学生,用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小学生,用成人的方法去教学小学生,而“兵教兵”则是学生以平等的视角和思维去看待事情,他们是站在同一的高度、用近似的思维、一样的眼光来认知,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彼此容易接受相同的认识。
当把这三两个“头疼”的学生“转嫁”到学有余力的学生时,中午时分,强强来到办公室告诉我,明明已经会合并综合算式了。我听后喜出望外,不禁好奇地问强强,你是如何跟她讲解的。强强说:“我爸是搞园林种植的,我经常看他移栽树苗,所以想到了这个方法。”边说边用笔比划起来:
哦——“移栽树木!”原来是这样,我会意的笑了。强强用他最为熟悉的生活现象“移栽树苗”来替换算式,十分新鲜,也很形象,又易于理解,二者的确有“相通”之处,真不愧为“高手在民间”啊,此后,更增加了我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信心。
二、老师善于做好学生
一个班级,既有师生关系,又有生生关系。老师和学生有时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生生关系,老师不应总高高居上,一切都自以为是,应放下老师的架子,丢下老师的“颜面”,蹲下身子甘愿再做一回学生,真心诚意地让学生帮助自己,“兵”能教“官”,并且也能教好“官”,让学生替自己“解围”,可获得“三赢”。
当遇到后进生难以理解掌握内容知识,老师又显得无奈时,我总是喜欢去询问好的学生,这道题你会吗?怎么解?了解后让学习好的学生去替代老师帮助后进生,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无所顾忌,是十分畅通的,学生之间的相互辅导,方法是恰当的,彼此更容易接受。老师要认清自身成人化的不足,虚心请教,善于再做一回学生,也许就能寻找到解决后进生学习上的突破口。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