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增产有妙招

2015-12-12撰文祝日耀

浙江林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油茶树茶油科学管理

□撰文/祝日耀

油茶增产有妙招

□撰文/祝日耀

“通过应用良种油茶苗和科学施肥管理,2013年茶油产量比6年前增加了2.7倍。收入达7350多元,2014年茶油达到150公斤,经济效益更高。”说到自家的油茶园和茶油产量,67岁的饶天生喜不自胜。

饶天生是江山市坛石镇占村村的一位村民,曾在镇农技站工作过的他对种植油茶颇有经验。2003年,他承包了76亩集体山地,其中有油茶30亩,后改造扩展至40亩。与同村两位油茶山业主的油茶园相比,这40亩油茶园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6年来茶油产量连年提高,令人称羡。以2013年为例,饶天生的茶油产量为105公斤,比2004年净增76.5公斤,增加了2.7倍;而同村“靠天吃油”的刘某前、刘某明分别是30公斤、23公斤,与2004年相比,反而减产2.5公斤、17公斤。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关键是舍得投入,科学管理油茶园。”在山区土生土长的饶天生说,油茶是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结果的年限长、产量高、收益的时间长,对土壤条件却要求不高,比油菜等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较易管理,关键是要做好“改、抚、施”的文章,对低产林进行改造。

“改”是因地制宜改造林地。根据山地土壤条件,饶天生淘汰了11亩茶叶山,除1亩造杉木苗外,对10亩地势平缓、土壤深厚、适宜发展油茶的地方进行全面开垦整地,构筑成一行行整齐的水平带。为保证造林质量,在开垦好的水平带上,按照江山良种油茶“九个一”的种植技术,在定植坑里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栽上良种油茶苗。目前,林地构成的林相是油茶40亩、杉木36亩,油茶产量保持稳产高产水平。

“抚”是投资投劳抚育油茶。俗话说,“七月挖金,八月挖银”。饶天生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精力。像在田间种油菜那样种好山上的油茶树,在抚育油茶的黄金季节,对老林地全面深挖垦覆,或铲山抚育;幼苗及时松土除草,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承包前,油茶山杂草丛生、土壤板结。而现在,通过连年抚育,清除杂草当肥料,油茶树生长有了充足的阳光、空气和肥水。

“施”是舍得投入,施好肥料。饶天生认为,人体缺乏营养就会显得面黄肌瘦,油茶树也是生物,肥料不施足也会少花少果。所以,他把科学施肥当作油茶管理的“重头戏”。饶天生当年承包山地后就投资投劳,春施硼砂100公斤。接着,每年在抚育油茶的同时,他坚持不懈适时施入肥料,主要是施复合肥1.5吨以上,平均每亩37.5公斤。

为使杂草不与油茶树争夺水分养料,饶天生从7月上旬就冒着酷暑开始劈山,比别人至少提前两个月上山进行抚育管理。8月上旬购买从俄罗斯进口的复合肥料施入油茶园,改变过去在油茶果实采摘后施肥的情况,既促进了油茶树多产果,又保障了油茶树在花期有足够的营养补给。

经过科学管理,饶天生的茶油产量连年提高。与之相反,同村两位刘氏村民对油茶实行“露天工厂”式的粗放经营,少投入,不抚育,无肥施,坐等油茶果蒲成熟。因此,两者效益差距悬殊。由于管理科学、效益显著,经过上级林业部门验收,饶天生的油茶园已被列入2010年江山市油茶产业提升项目技术推广基地之一。

同样的油茶树林,同样的起点数量,同样的自然环境,同样的土壤条件,6年多来,饶天生和两位刘氏村民的茶油产量却日益悬殊,究其原因也许只有一条: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油茶园。

猜你喜欢

油茶树茶油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浅谈油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科学管理的“实证性”批判——国际压舱水排放标准的“理性”剖析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茶耳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老家的油茶树
茶油果
茶油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