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广高速公路(梅县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要点

2015-12-12张钦源张汉永温伟文叶雪兰丁文恩肖腊兴

绿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梅县林带块状

张钦源,张汉永,温伟文,叶雪兰,丁文恩,肖腊兴

(广东省梅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梅州514021)

1 引言

生态景观林带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是展示区域形象的重要载体。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是有力推动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深入推进宜居城乡建设的根本需要,是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途径。

2 指导思想及原则

2.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严管林、质为先”的治林方针,遵循森林生态学理论,依照植物群落演替规律,从实际出发,高标准、高起步,突出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宜林则林,合理配置种植优良乡土阔叶树,打造生长稳定、抗逆性强、多树种、多层次、绿意盎然、枝繁叶茂,自然合理的森林群落,加快植树造林绿化步伐,推动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生态效益良好、景观效果突出的景观林带[3]。

2.2 设计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坚持“突出特色、突显景观”的原则;坚持“依据现有、优化提升”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多效益兼顾”的原则。

3 设计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条件

3.1.1 地理位置

梅县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居韩江上游的梅江流域,界于东经115°47′~116°33′,北纬23°55′~24°48′之间。

3.1.2 地形地貌

梅县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分河谷盆地、丘陵和山地3种类型,山地占总面积21.8%,丘陵占54.5%,盆地占23.7%。

3.1.3 气候

梅县区的水、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无霜期为306 d;光能丰裕,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 010 h;雨量充沛,平均年总雨量1 472.9 mm,雨季主要集中在4~9月。

3.1.4 交通

梅县区是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交通物流快捷便利的区位优势,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梅河高速、天汕高速梅县段已建成通车,国道205、206线,省道223、323线以及1936国防线贯通县境。济广高速公路(梅县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将于2015年底建成全线通车。

3.2 林业概况

梅县区林业用地20.75万hm2,占75.3%,按林种划分,商品林14.31万hm2,占69%,生态公益林6.44万hm2,占31%。按地类划分,有林地19.61万hm2,疏林地0.09万hm2,灌木林地0.13万hm2,未成林地0.46万hm2,无林地0.46万hm2。森林活立木蓄积量726万m3,森林覆盖率为72.6%。

对于主裙楼(或车库)一体的结构地基变形的计算,除了按规范公式计算主楼的地基变形外,还要计算主楼与裙房(或车库)的沉降差,并使其满足规范要求。主楼与裙楼(或车库)间一般设有后浇带,在计算沉降差时,可只考虑后浇带施工完后的剩余沉降量,此沉降差满足规范要求即可。

3.3 工程概况

3.3.1 基本情况

济广高速公路(梅县区)生态景观林带起于梅县区梅西镇与平远县石正镇交界处,止于梅县区梅西镇与兴宁市黄槐镇交界处,长度约14 km,该段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需造林山地面积合计67.7hm2。

3.3.2 设计方案

根据济广高速梅县区沿线实际情况,分为两个作业类型:①带状造林;该生态景观林带宽度为25 m,共种植8行;②块状造林:规划范围内全面造林。

4 主要技术措施

4.1 林地清理

带状造林地25 m带宽全面劈草,块状造林地作业范围内全面劈草,将清理的杂草块状堆沤,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保留原有树木。

4.2 整地挖穴

以种植穴为中心,1.5 m×1.5 m范围进行块状整地,穴规格为50 cm×50 cm×40 cm。

4.3 造林密度

株行距2.5 m×3 m,89株/亩。

4.4 树种选择与配置比例

块状造林:选用黑木相思、红椎混交种植。

4.5 苗木

苗木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营养袋壮苗:银叶金合欢、澳洲火焰木、香樟、山杜英、木荷苗高150 cm以上,地径1.5 cm以上;红椎苗高80 cm以上,黑木相思苗高50 cm以上的组织培养袋苗。

4.6 回穴土与基肥

在造林前30 d回穴土,回土前要将土打碎及清除其中石块、树根,先回表土后回心土,当回土至30%左右时,施放基肥,并与穴土充分混匀后再继续回土至满穴备栽。基肥要求使用N、P、K总含量不低于45%的复合肥,用量为每穴0.25 kg。

4.7 栽植

栽植在3~4月雨水期进行,苗木适当深栽,苗要扶正,回土要细,回土后轻轻提苗,然后适当压实,最后用松土回成馒头状。营养袋苗必须除袋后带土栽植。

4.8 抚育管理

种植后连续抚育3年,每年抚育两次,每亩按设计造林株数进行抚育。第一次抚育在5~6月进行,第二次抚育时间为11~12月。

抚育工作主要为除草、松土、施肥、培土,方法为带状造林地25 m带宽全面劈草,块状造林地作业范围内全面劈草,植株周围1 m2铲草,50 cm×50 cm松土,沿树冠垂直投影线方向开深5~10 cm环状沟,施肥后覆土,要求使用N、P、K总含量不低于45%的复合肥,用量为每株每次0.25 kg。

5 项目施工要求

5.1 施工要点

5.1.1 森林防火

造林工程是在林地内进行作业,要求施工人员提高森林防火意识,禁止在林内用火,杜绝人为森林火灾的发生。

5.1.2 苗木准备

苗木的培育需要一定的周期,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应做好苗木的培育、储备工作。施工时必需严格控制苗木质量,采用良种壮苗。

5.1.3 严格按工序施工

造林是一项季节性要求很强的工程,林地清理、挖穴整地、栽植、施肥抚育等,每一环节都要求按设计要求完成,否则会影响到造林的成效,甚至导致造林失败。

5.2 工程监理

工程建设期间,根据造林工程中各项措施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造林工程监理工作,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单位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节约投资,保证进度,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5.3 检查验收办法

为确保种植成活率和种植成效,该工程实行“四个包干”办法,即“包苗木质量(含种类、数量、规格)”、“包种植质量(含林地清理、整地打穴、基肥、抚育等)”、“包种植成活率(含保存率)”和“包苗木生长高度”[4]。具体检查验收标准如下:当年成活率达95%以上;3年后验收时保存率达90%以上,生长高度达3 m以上,冠幅达1.5 m×1.5`m以上。

[1]广东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 .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年)[R].广州:广东省林业厅,2011.

[2]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意见.(粤府[2011]101号),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指引(试行)[R].广州:广东省人民政府,2011.

[3]李忠平,唐小平,翁国庆,等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梅县林带块状
强塑性明显提高的块状纳米结构铝硅合金研发取得进展
梅县区客家门神画展
汉语特色块状语英译认知研究*
——时政文本视域下的翻译能力调查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梅花知音
梅花知音
梅花知音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块状”教学
农田防护林规划的原则和依据基本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