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德镇森林城市建设树种选择规划及关键性技术指标

2015-12-12陈盛昂汪德文刘瑞战

绿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关键性树种景观

陈盛昂,汪德文,刘瑞战

(1.江西省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江西 景德镇333000;2.江西省景德镇市林业局,江西 景德镇333000)

1 引言

森林树种规划是城市森林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城市森林绿化的骨架。只有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并重,充分体现城市森林树种的地域性,客观反映城市森林多样性功能,才能满足城市森林的发展需要。科学选择与规划城市森林树种,掌握关键性技术指标对于城市森林建设至关重要,关乎森林城市创建的成败。基于城市森林绿地系统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以城市生态景观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的原则及关键性技术指标要求,探索景德镇森林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以及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景观林等绿地系统的主要适生树种、骨干树种和配置树种选择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及关键性技术要求,旨在为景德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参考。

2 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森林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要在城市建立稳定的森林植物群落和森林生态系统,正确选择和规划森林树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鉴于景德镇市森林城市建设中,在树种选择方面还存在很多误区,给城市森林建设健康发展带来的隐患,特别是当下正在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更应注重此类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2.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所选树种须能适应栽植地的立地条件,与树种的生态学和生态学特性相一致,坚持优先选用具有优良品质的乡土树种和有成功造林经验的引种树种,保护和维护好地区景观特色,合理利用外来树种,禁止使用带有森林病虫害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做到既能满足造林绿化目的要求,又能适用造林绿化地的立地条件,同时,要遵循地带性典型植被类型的分布规律,因地制宜,更好地体现植被的地域性特色。

2.2 生物多样,发展珍稀的原则

树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基础。因此,在适地适树的前提下,要尽量使用多种植物栽培,乔、灌、藤、草本植物综合应用,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做到比例协调、空间布局合理、形态色彩错落有致。同时,要大力促进长寿而珍贵的慢生树种加速生长,制定好包括常绿、长寿、珍贵树种在内的树种规划,提高城市森林建设的品位。

2.3 以乔为主,群落配置的原则

乔木是城市森林的主体,不论在生态功能上,还是艺术处理上,都能起到主导作用。在森林植物中,生态效益最大的也是乔木树种。按照近自然的原则,城市森林树木的选择应以乔木树种为主,构建城市森林植被的骨架,适当配置灌木、藤本、草坪等植物,形成乔灌藤草复层结构和多种混交结构,相对稳定近自然的森林群落,以凸显城市森林的主旋律。

2.4 生态优先,目标兼顾的原则

城市森林建设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目的,以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为最终考核指标。城市森林树种的选择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但城市森林建设目标不是单一的,除主要目标生态效益外,还有景观、经济、文化科普等目标。因此,在合理选择生态树种的基础上,必须兼顾树种的景观和经济效果,要实现树种观赏特性多样化,扩大适宜观花、观形、遮阴树种的应用范围;选择部分产量高、品质佳、抗逆性强、经济效益好、收获期长、有发展前途的“名、特、优、新”的景观林和经济林品种。

3 城市森林适生树种的选择

要在现状树种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参照景德镇本地主要适生树种,筛选相关建设内容的适生森林树种。

3.1 主要适生树种

景德镇主要适生树种类型多样,品种丰富。乔木树种有:香樟、桂花、湿地松、罗汉松、杜仲、杜英、广玉兰、红楠、青冈、苦槠、石栎、石楠、椤木石楠、银杏、白玉兰、枫香、栾树、无患子、朴树、喜树、青桐、法国梧桐、金钱松、黄连木、乌桕、柿树、香榧、构树、水杉、池杉、珊瑚、红豆杉、木荷、柏木、刺柏等,灌木树种有:山茶、茶梅、海桐、夹竹桃、木芙蓉、木槿、紫薇、石榴、枸骨、含笑、栀子、火棘、月季等,草坪与地被植物有:兰花、麦冬、马蹄金、铺地柏、吉祥草、六月雪、葱兰、白三叶、马尼拉、书带草等及毛竹、雷竹等主要的适生树种。

3.2 骨干树种选择

景德镇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地带性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以山毛榉科等常绿种类为首选群种,次为山茶科、樟科、金缕梅科、杜英科等种属。规划应借鉴自然植被规律,因地制宜,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同时结合观花乔木,观花灌木和多年生植物,构成丰富的城市绿化景观。根据景德镇市当地自然条件,传统文化以及地带植被的不同特点,选择最具代表性,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树种,作为骨干树种。主要包括:香樟、广玉兰、山杜英、含笑、桂花、山茶、棕榈、樱花、银杏、枫香、鹅掌楸、合欢等。

4 城市森林树种的分类规划

城市森林树种选择规划,应在调查分析树种适应性的基础上,根据景德镇城市森林结构布局,对空间区位、立地条件及其功能目标相对具体城市森林构成单位类型进行树种选择与规划。

4.1 道路林网树种选择规划

道路林网树种选择应以形成优美的道路景观和宜人的道路小气候环境为规划目标,对道路交通污染具有良好的隔离防护和吸收净化功能。常绿乔木选择以香樟、湿地松、女贞、红楠、深山含笑、桂花为主,落叶乔木选择以银杏、无患子、合欢、枫香、广玉兰、臭椿、栾树为主,经济林木以梅、柿、李、枇杷为主,常绿灌木以海桐、红叶石楠、茶梅、四季桂、含笑、山茶和夹竹桃为主,落叶灌木以红叶李、火棘、紫荆、紫薇及月季为主。

4.2 水系林网树种选择规划

水系林网树种选择应以固堤护岸和气象灾害、洪涝灾害的生态防护为主要规划目标,并形成沿岸特色风光带以及其他滨水景观。乔木选择以湿地松、落羽杉、垂柳、水杉、池杉、枫杨为主,辅以经济林木梅、柿、李、枇杷,灌木碧桃、红枫、海桐、紫薇、木芙蓉、鸡爪槭和木质藤本植物紫藤、黄馨、迎春等。

4.3 农田林网树种选择规划

农田林网树种选择应充分利用农田四旁隙地,与农田水渠、机耕路绿化相结合,形成高密度林网体系,实现有效农田生态环境防护,形成具有特色的城郊现代田园风光,并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优化的综合目标。乔木选择湿地松、水杉、池杉、杨树、银杏等,经济林木选择梨、枇杷、杨梅、柿、李等,灌木选择紫薇、水蜡、石榴、红叶石楠、珊瑚等。

4.4 水源涵养林树种选择规划

水源涵养林树种选择规划应以涵养水源、改善水质能为主导,兼具乡土景观特色和观赏游憩功能,突出生态安全的城市水源涵养生态林为目标。常绿乔木以香樟、木荷、青冈、米楮为主,兼以落叶乔木槐树、臭椿、黄连木、白蜡、旱柳以及灌木杜鹃、胡枝子、海桐、满山红、黄栀子等。

4.5 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规划

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规划应根据景德镇现有的丘陵山地地貌特点及其现存次生植被,通过封山育林、荒坡绿化、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等方式,营造水土保持林,使生态治理和发展生态产业相结合,促进水土保持林经营的良性循环。常绿乔木应选择木荷、香樟、大叶冬青、石楠、青冈、苦槠、女贞等,落叶乔木应选择泡桐、香椿、槐树、枫香、栾树等,灌木则以杜鹃、胡枝子、珊瑚、黄栀子等为主。

4.6 景观林带树种的选择规划

景观林带树种选择规划应根据地貌特点及其现存次生植被,通过营造景观林,使生态治理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相结合,促进森林城市的良性运转。常绿乔木包括雪松、香樟、冬青、石楠、湿地松、桂花、广玉兰、乳源木莲、金叶含笑、红豆杉、杨梅、香泡等,落叶乔木包括银杏、合欢、枫香、水杉、香椿、玉兰、金钱松、无患子、马褂木等,常绿灌木包括海桐、枸骨、黄杨、茶梅、茶花、蓝梅、龟甲冬青和夹竹桃等,落叶灌木包括紫薇、红枫、碧桃、樱花、紫荆、木槿、红叶李与木芙蓉等。

5 森林树种规划关键性技术指标

城市森林树种选择规划除了在主导思想上坚持上述选择原则和规划方式外,在实践运作上应掌握关键性的技术指标,才能真正做到科学选择与规划。对于不同类型林网和绿地树种的选择与规划,必须把握好相应的关键性技术指标。

5.1 道路林网树种选择规划关键性技术指标

在树种选择上,要求树形高大,干形通直,冠形优美,生长较速,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深根、萌芽力强、耐修剪、病虫害少、抗尘、抗污性强、防护性能好的优良树种。在配置方式上,基于隔离防护主导功能的交通干线廊道应主要发挥其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噪声的功能,兼顾观赏功能。规划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声的植物,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立体层次绿化模式,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

5.2 水系林网树种选择规划关键性技术指标

在树种选择上,要求耐水湿,抗风,根系固土能力强,有较强防风、固堤护岸能力;能形成亲水性特色景观。在配置方式上,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憩功能,从人的需求出发,规则式和自然块状相结合,生态防护和滨河景观构建并重,生态树种和经济树种合理搭配,耐水湿和抗污性强的植物营造复层稳定的河道水系森林群落。

5.3 农田林网树种选择规划关键性技术指标

在树种选择上,要求耐水湿能力强;速生,能快速形成林网化;乔木树种干形通直,树形宜观赏;树冠紧抱或窄小,减少遮荫面积;须根发达,抗风倒能力强;乡土景观特色树种;适生经济树种。在配置方式上,以“森林村庄”和“美丽乡村”创建为载体,大力开展对乡村的道路、河道、庭院、宅旁绿化、公园绿地和村旁林带的建设,积极推进村庄绿化,增加绿量,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有效促进农村和农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4 水源涵养林树种规划选择关键性技术指标

在树种选择上,要求树冠持水能力强,郁闭度高,蒸腾速率大;根系发达、根量多、根域广、固土能力强;有较强的渗滤吸污能力;水源保护地树种极少病虫害;乡土化树种。在配置方式上,以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为目标森林群落,通过以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为中心的林相改造,使景观上近于自然,结构和功能上与当地植被相同或近于自然。加强间伐抚育等措施,严格保护现已零星分布的地带性植被和林下灌木,建设生物多样性核心区,加快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善。

5.5 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规划关键性技术指标

在树种选择上,要求有较好的水土保持能力;有较强的固持水土、防止土壤侵蚀的功能;地带性植被中的建群种或演替阶段中的优势种;近似于地带性植被的生活型结构,如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近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种。在配置方式上,基本与水源涵养林配置相同。

5.6 景观林带的树种规划选择关键性技术指标

在树种选择上,要求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地带性植被中的建群种或演替阶段中的优势种,近似于地带性植被的群落结构,如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色叶树种的比例。在配置方式上,宜采用常绿、落叶阔叶林,其中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合理搭配,形成复层混交形式,以丰富植物景观层次,提高绿量,改善生态环境。

[1]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景德镇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景德镇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3)[R].杭州: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2014(5).

[2]易吉林,秦 琴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森林建设树种规划初探[J].园林科技,2011(3).

[3]王瑞辉,马履一 .论城市森林建设树种选择的原则[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3).

[4]朱耀军,林喜双 .基于益本分析的城市森林树种选择[J].中国城市林业,2011(4).

[5]张师琴 .城市森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J].园林绿化,2014(7).

猜你喜欢

关键性树种景观
TPEP管道顶管施工关键性技术研究
从创新驱动看国防科技工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
景观别墅
浅谈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性问题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树种的志向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树种的志向
《景观平面图》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