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分析
2015-12-12杨昌儒赖嘉宁
杨昌儒,赖嘉宁
(福建农林大学 林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1 引言
森林抚育是培育和利用森林的主要方式,抚育采伐和主伐更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在日常采伐活动中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遵循科学的抚育方式,使得森林资源没有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也没办法获得更高的效益,这让人类资源紧缺的问题更加显而易见。
抚育间伐能维护森林的多功能性,涵养水源,获得更多的林副产品,同时缩短林木培育期,提高林木质量,更能增强林木抗逆性,使森林获得多种效益。不同的主伐更新方式也在获取木材的同时确保了森利可持续利用的要求。相反,如果不进行科学的抚育,森林的利用率会大大降低,而且林木质量不能大量达到相应的要求。所以进行森林抚育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间伐的技术措施
2.1 间伐方式的选择
抚育采伐也叫抚育间伐,以培育森林为主,有严格选木要求,所间伐相对于主伐,更为繁杂。抚育间伐有透光伐、疏伐、卫生伐等,而根据不同的环境及林龄状况进行选择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透光伐多在幼龄时进行,清除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非目的树种或其它植物,包括一些质量低劣的林木,因为这个阶段是林分生长的关键时期,透光伐可以为林分争取更好的生长环境。透光伐包括全面抚育、团状抚育、带状抚育等几种实施办法,可根据林分生长状况及当地的经济交通等方面确定方案。而疏伐有上层(伐掉优势木中有缺点的林木)、下层(多伐除下层劣势木)、综合(上下结合)、机械、景观等疏伐方法,多在中壮龄阶段进行,林分郁闭后,根据林木生长状况进行分级,砍除分叉木,折顶木等生长状况比较差的林木,保留优良木及对生态物种多样性有利的树种和各种草本灌木,在人物力和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多用综合疏伐法。而卫生伐是在林分生长期间出现病虫害、风倒、火灾等各种时候进行,保证林分卫生状况,使林分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2 间伐的应用与原则
在整个抚育间伐的工作中,要遵循砍小留大,砍坏留好,砍密留稀,保持森林生态平衡等原则。可以通过林分生长量下降期,林木分化程度,林分直径离散度树冠大小,林分外貌和经济条件确定是否可以开始抚育。采伐过程管理者根据当地的地形交通状况,并对比相似情况的林分,结合自身经验,综合对抚育工作做一个完整可实施的方案,并对工作进行时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结合实时状况灵活的解决。
2.3 间伐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天然林均是由多种林木组成的混交林,抚育间伐通过调整树种的组成,可以保证目的树种的生长。在天然幼林中通过调控林分密度满足苗木的营养面积,除去劣木提高林木整体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大大缩短了培育期,能更快的进行主伐获取木材。同时使整个森林的卫生状况更加良好,森林多种效益得到发挥,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使森林得到可持续性的生长利用。
3 主伐更新的方法
3.1 主伐更新的结合应用
主伐是以获取苗木为最终目的,跟间伐的区别是一般不存在选木问题,然而产生的采伐迹地的更新是一个急需考虑的问题,所以主伐之后必须更新,主伐与更新工作可以综合起来一同考虑进行,以达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发展。择伐、渐伐和皆伐是主伐的3种不同方式,择伐是异龄林常用的采伐方式,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无限期的重复的伐除最老或最大径阶的成熟林木,择伐多分为群状或单株进行,采伐单块面积相对较小,但在其过程中可相对控制面积,从而使此法不只适用于极耐阴的树种进行林下更新,同时也能促进喜光树种的生长。而同龄林中常采用的主伐方式是渐伐和皆伐,渐伐可以看做采伐更新同步进行,在成熟木的庇护下促进林分更新,渐伐中的第一第二步,预备伐和下种伐可看做是促进种子成熟天然或人工促进下种,伐去部分成熟木使林分结实率更高,也使种子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接下来再进行受光伐将部分成熟木伐去使幼苗获得足够光热条件迅速生长,最后待更新苗木能自由生长后伐掉所有庇护成熟木,也称终伐。皆伐,顾名思义,一次大面积采伐成熟木,虽然可分带状进行,但对环境的影响依然是最大的。在采伐之后要考虑到怎样去更新迹地,更新方式有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等方式,人工更新自然是最快的,可多考虑到经济、交通、人力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林分都能进行人工更新。我国大部分人工用材林多以皆伐方式获取木材并进行人工植苗更新,例如南方杉木林。渐伐本身在采伐过程就配合人工促进天然下种进行迹地更新,使森林可持续性经营得到有力的保障。每次择伐之后也应紧接着配合更新,可根据林分特点采用更新方式,保障林分处于异龄状态。总之,主伐要紧密配合林分更新,以保障林木生长,不仅重视收获木材的采伐,更要把更新工作当做一项重要的责任。
3.2 主伐更新的作用
主伐更新在达到利用木材的同时,使林木得到一定的恢复更新,给新林分营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用材林,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采伐迹地的立地环境得到再利用,更长远的保障森林给人们带来的效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给子孙后代谋福利,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
4 保障措施
4.1 政策
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分区施策,分类经营。根据不同地区政府部门可以以不同的政策去支持和督促森林抚育。从1986年限额采伐制度执行之后,取得很大的成效,而基层领导更应以当地的林业状况等综合因素考虑,进一步落实领导保护发展森林责任制,将森林采伐与更新紧密结合,督促加快更新。以法治林,对滥砍滥伐,破坏森林资源,超限额采伐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同时在经济上支持国家林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扩大国有林业企业规模,努力完善林业产业链。并在基层进行森林防火知识,森林法等的宣传工作,使人民群众逐步重视起来,让全民参与到森林资源保护,加强林业建设的工作中来。与此同时,一并将林业的生产效益和产值提升起来。
4.2 技术指导和组织动员
基层工作者对森林的经营管理多从自身经验出发,并没有一定的技术依据,所以林业部门应针对性的派遣林业从业技术人员下基层进行指导工作,特别是采伐更新的工作,将林业科技运用到实处,从民众长远利益考虑。同时组织动员基层工作者学习了解基本的林业政策和经营管理的相关注意事项。
4.3 监督
政策实施以后同时需要基层部门进行监督工作,合理协调和分配采伐限额之后,对采伐额度进行严格审查,坚决杜绝有法不施,执法不严。实行政府协调和市场调控,从另一个角度监督林业发展,并保持对资金投入的监督,使国家扶持资金用到刀刃上。
5 结语
森林保护不等于禁伐,采伐是“发展”,抚育是“持续”,因此要协调持续和发展的关系,解决利益间的矛盾。加强森林抚育工作的落实实施,坚持森林可持续经营,从人类更长远的利益出发,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求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发展林业的多样性,提升林木的质和量,加强林木更新工作,这样才能使后代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陈祥伟,胡海波 .林学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3):243~274.
[2]兆赖之 .育林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8):76~87.
[3]亢新刚 .森林经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6):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