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加专业社团活动的七大收获
2015-12-11王桂清孟喜龙
王桂清 孟喜龙
摘要:专业社团是高校大学生将课堂文化知识用于实战的平台,在实践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参加专业社团活动,可以从七个方面收获成果:获之娱、获之欲、获之鱼、获之渔、获之愚、获之遇和获之誉。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社团;收获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05-02
大学生社团(简称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开展自发性、自主性、创造性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在大学的校园中,占有在校学生数一半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大学生自己的团队组织: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各社团以其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的社团生活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目前,学生社团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并逐渐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社团不再只是象牙塔深处的一个亮点,它要担当的将是象牙塔内外各行各业各组织机构沟通交流的使者。专业型学生社团是以满足成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共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与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结合较紧密的,带有专业实践性质和多学科交流的社团。目前,相关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创新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大学生参加专业社团活动,从中可以收获七个方面的成果。
一、获之娱
在专业社团学生把快乐和兴趣带到实践活动中。专业兴趣的形成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但往往由于对本专业缺乏了解、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等原因,大学生普遍存在专业兴趣缺失的现状[1]。高校学生社团一般是在校大学生依照共同的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众性校园业余组织,遵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理念,社团成员对于组织的成立、管理、活动的开展具有较高的自主权和参与权,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这样通过学生社团这一载体,将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交由学生自己,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易于克服传统实践环节的被动性设置与实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专业社团组织开展的学术研讨、专题辩论、技能竞赛、科研创新等活动,主要是依据社团成员的专业方向、专业兴趣、社会需要等进行,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地加强专业学习、强化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社团成员相互接触,相互感染,相互模仿,相互强化,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以体现,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发挥,整体专业水平得以提高。
二、获之欲
专业社团开展的实践活动均激发了学生的上进欲望。社团基于学生兴趣成立,实施自主化管理,社团活动往往根据社团成员的需要、兴趣开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学生的欲望较容易得到满足,体现出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可能的发展水平内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专业社团的活动相对于实验实训课来说,成本较低,时间和形式宽裕丰富,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条件,从而使专业社团的实践活动实现了常态化,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得到了满足;社团组织开展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研讨、培训、竞赛、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激发求知欲,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形成“自由、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和“爱科学、爱学术”的专业文化氛围,满足了学生好学上进、求知创新、发挥能力的欲望。
三、获之鱼
学生通过参加专业社团实践活动既可巩固已掌握的知识,也可收获大量新知识。专业社团往往挂靠在专业对应的院系,以专业为基础,社团活动主要是围绕本专业进行开展,由相关专业教师对其进行学术指导,专业方面的支持使社团成员专业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专业社团是一个师生交流学习的平台,专业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并指导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的机会;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并在社团活动中得以运用与实践。专业社团是一个学生提高专业水平的平台,社团举办学术活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学院派学者们,尤其是国内外学界著名大家的参与,有了学界著名人士高屋建瓴的引领,强化了学术活动的理论高度和深度,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领域、技术推广领域的专家们,尤其是来自基层、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参与,有了专业领域极接地气的人士的实用技能的指导,强化了学术活动的实践方法和技巧,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社团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社团成员在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极大地提高成员的专业兴趣,同时使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了实践技能,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获之渔
专业社团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教会了学生方法和思路。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团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心策划、合理组织、细心周到、热情服务,培养锻炼了学生的管理、组织和服务能力;社团活动的运行过程,需要大量成员的参与,需要相互交流、密切合作,协同解决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面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科研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需要相互讨论、相互激发,需要查阅文献、请教教师、拜访专家,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等等。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掌握了知识,丰富了经验,锻炼了能力,学会了“做人”,懂得了做事,全面提升了综合素质。社团在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问题和难题,成员们会自己去思考和探究、自己去寻求指导和帮助,成员间会相互交流与合作、相互讨论与激发,最终找到解决思路和办法。这样通过独立思考和自我锻炼,发挥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使学生慢慢掌握了学习方法、专业技能、做事规律和办事途径,培养了团结协作、沟通协调、探索创新等能力,获得了自主学习和长远发展的能力。
五、获之愚
在专业社团,学生通过精心组织实践活动传递了大智若愚、务实稳重的思维。“大智若愚”,若愚,不露锋芒;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大智若愚,即毛羽不丰时,懂得积累;在“愚”中等待时机。专业社团组织内部宽松和谐的环境,便于成员间融洽地交流和接触,为学生敞开心灵、表现自我、张扬个性、锤炼意志创造了良机;社团所产生的集体力量,又能形成约束力,使学生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表现能够为环境所接受,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专业社团组织开展的专业宣传、知识讲座、技能训练、社会服务、科研创新、创业培训、企业对接等活动,使学生巩固了思想,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技能,锻炼了能力,等等。专业社团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将来步入竞争激烈的社会,由于拥有坚强的意志、勇于拼搏的精神、生存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及早融入社会,撑起自己的一片天,而不被社会所淘汰。
六、获之遇
专业社团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创造了成长发展的机遇。社团组织的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活动,为许多学生就业创造了机会。在校企合作育人日益成为高校和企业共识的今天,由学生组建,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指导的专业社团,正在成为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机遇,学生可以在学习阶段评估自己的职业技能,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性。社团与社会和企业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架起了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学生进入企业,在企业生产研发、销售储运、品种推广、技术服务、市场调查等岗位实习,帮助学生在企业实训一线和实际生产中解决问题,了解市场行情,熟悉产品特性,通晓营销流程,掌握研发技术,认知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精神,增强岗位能力,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过渡,人才质量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既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又缩短了企业对毕业生的考察和培训时间,达到了互利双赢的目的。
七、获之誉
在专业社团参加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赞誉和荣誉。专业社团坚持“以活动促学、以活动促能”的原则,以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活动过程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以活动结果激励学生奋进。竞赛类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竞赛活动充分展示社团成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这不仅激发了学生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动机,同时也让学生收获了荣誉;服务类活动主要依托学生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开展社会性服务,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收获了百姓和企业的赞誉;科研创新活动主要是探究科学研究,或依兴趣自主选题,或由指定教师命题,或为企业攻关服务,其研究成果或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或单位表彰,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强化了专业素质,同时学生也为自己的辛苦和付出而取得的科研成果和荣誉而骄傲和自豪。
参考文献:
[1]傅海燕,吴安湘,陈少杰.大学生专业兴趣激发途径探讨[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0):55-57.
[2]黄超,赵润红.高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学理论,2013,(24):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