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课前三分钟,演讲让你更自信

2015-12-11张拴绪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名篇普通话语文课

张拴绪

语文课前的三分钟时间,虽然看似短暂,但利用好了,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周周有主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

第一周:朗读诗文名篇,从基础做起,提高朗读能力,迈出敢说的第一步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朗读时总是添字漏字,读不出语气,读不出感情,所以说,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仅靠语文课堂上的时间来训练,根据不够。因此,我就利用课前的三分钟时间,要求班上每天选出两人在台前朗读诗文名篇,内容不限、自由选择。朗读过后,及时组织学生针对朗读作出评价,适时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以鼓励后面的同学。学生都举双手赞成,尤其是课上特爱朗读的几个同学,从他们灿若桃花的笑颜中,我读出了他们朗读的激情与热望,而且很大程度上感染了其他同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说的意识。

这样一周以来,学生坚持朗读、评读,渐渐地,全班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了。从课堂上的指名朗读中可以觉察到,学生不仅爱读了,而且读正确了、读流利了、读出感情来了。

第二周:交流故事笑话,练胆量长见识

一周一个花样,于学生而言,有益,避免枯燥。诗文背了,名篇诵了,再干什么呢?不妨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结果一致同意下周语文课前三分钟就讲故事、说笑话。好主意!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按照规定还是每节课由一名同学到台前讲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或笑话。并要求学生一定要精心准备,不可敷衍了事。平日里胆小的几名同学低下了头,他们不敢上台。基于此,我特意强调这次人人必须登台讲述。我鼓励他们说,大家可能上课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但老师相信在你们每个人的脑子里肯定藏着很多精彩的故事,请你们讲出来与大家分享,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在我的鼓励与期待下,卫××这个向来不说话的学生走上了讲台,以一则小笑话让全班捧腹大笑,他自己也腼腆地笑了。虽然他只讲了一小段,可却迈出了勇敢的一步,胆子大了,这是一个好兆头。

第三周:以小练笔为提升,搭建展示的舞台

前两周,学生的展示都是课本中现成的或自己脑子里已有的东西,所以在本周,我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如亲情的珍贵、友谊的纯洁、环保的重要等主题展开练笔,并进行演讲,然后我再对演讲内容进行面批,并对演讲技巧进行点拨。学生在经过我的文字指导和演讲指导后再进入课堂,演讲事半功倍。

在小练笔中学写演讲稿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实践证明,学生在演讲前以演讲内容为题材进行小练笔,做到有备而来,演讲效果会相对提高。同时,学生也从成功中增强了信心,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的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这样周周循环,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学生学得开心,收获累累。

二、引导示范,与学生共同成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参加过县市级的各类型演讲有十余次,也获得过很多奖项,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每周五,是我为学生做示范演讲的时间,有在儿子毕业时的致辞,有关爱生命、远离艾滋的主题演讲,有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题演讲,有祖国60年沧桑巨变,看城乡变化等主题演讲。当我声情并茂并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演讲时,学生坐得端端正正,聚精会神地听,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时我感到课前三分钟的价值,它给了学生很多未知的世界,让他们敞开心扉,释放自我,并能全力以赴地投入接下来的课堂。何乐而不为呢?

三、以鼓励为手段,增强演讲的欲望

众所周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差不齐,有高有低。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可能言语流畅,妙语连珠;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出现用词不当、结结巴巴甚至忘词卡壳现象。作为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多鼓励、少指责,要深谙适时的鼓励往往比刻意的表扬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学生每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中,我特别注意捕捉学生在演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在演讲结束后利用点评给予恰当的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如,学生一个别致新颖的题目、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个甜美的笑容、一个自信的表情等都是鼓励的“亮点”。对成功的演讲者,我进行充分的肯定,让其尽享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对于不太成功的演讲者,我耐心地听学生演讲完,不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并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肯定,善于从“不成功”中发现闪光点。学生的演讲一次比一次进步了,胆量也越来越大了。

四、课前三分钟的收获

首先,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意识,无形中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作文素材,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那些上课时习惯低调安静的学生只是缺少一个第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而课前三分钟讲话恰恰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

第三,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获得美的享受。学生说普通话的氛围变好了,说普通话的积极性提高了。

语文课前三分钟讲话是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它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教学注入了活力,做了很好的热身!

参考文献:

张燕.巧用“课前三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J].学苑教育,2011(11).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名篇普通话语文课
千古名篇有矛盾?
可怕的语文课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厚积薄发,辨境下笔——2015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综述及备考建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