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渝商精神引领下的重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初探

2015-12-11朱沙

科技资讯 2015年22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朱沙

摘 要:该文从分析渝商精神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角度出发,结合重庆地方特色,对重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益探索,分析渝商精神的内涵及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本文认为渝商精神核心是“重信重義、自强不息”,表现出敢闯敢做、开拓创新、吃苦耐劳、特别能抱团的精神特性,在此精神引领下重庆地方高校开展具有鲜明区域文化底蕴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表现在:一是促进高校学生自我实现的价值;二是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初探符合重庆实际,具有一定特色的重庆高校创新创业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模式,为重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渝商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 价值取向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a)-0163-0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扩大就业的有力支撑和发展分享经济的重要推手。“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了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新概念,它是指以创新创业精神为引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需要体现地方特色,本土化实践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本文拟从渝商精神出发,探讨重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实施策略。

1 渝商精神引领下重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表达着一种与时代精神相吻合,与地域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理念。在重庆山城的土地上,培育出开拓和创新的“渝商精神”,创造了享誉海内外的“渝商文化”,在重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1 渝商精神的特性分析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曾活跃着浙商、粤商、苏商、徽商、鲁商、晋商、秦商、京商等八大商帮,各有特点。渝商作为一个新兴的商人群体,直辖之后,其发展规模和速度非同一般,不少人成为《福布斯》、《财富》等世界经济名榜的上榜人物,成为代表重庆城市的新名片。而今渝商们所及的领域已经逐渐多元化、集群化。不少渝商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企业成功上市,更将精准的眼光瞄向了中国这个大市场,以迅猛之势狂扫中国市场。渝商的魅力究竟在里,为何在强手如云的商帮中异军突起、誉满中国。就在于自古以来渝商“重信重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性,以及这种文化融入渝商血脉所形成的敢闯敢做、吃苦耐劳、特别能抱团的渝商创新创业精神。这种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在价值层面有很高的契合度。

1.2 重庆地方高校开展具有鲜明区域文化底蕴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渝商精神的核心“重信重义、自强不息”,以及其表现出来的敢闯敢做、开拓创新、吃苦耐劳、特别能抱团,能够理清在重庆地方高校开展具有鲜明区域文化底蕴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表现在:

一是促进高校学生自我实现的价值。创新创业教育区别与一般的教育,就在于它的终极目标直接定位在帮助创业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其首先应当是关于意识、精神和心灵的教育,因此,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唤醒潜在创业者的创业意识,使他们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中积极而自觉地去认识和体验,在探索与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力。渝商精神对重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说就是最重要的创新创业环境熏陶,而众多渝商成功创业的经历对高校学生的创业也是一种激励,对于促进重庆高校以实现自我实现为价值取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二是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价值。就社会的整体目标而言,相对于就业,创业具有更为优先的价值顺序。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取决于前赴后继的“知识型创业者”和此起彼伏的“知识型创业”,“创业不是纯粹的私人活动”。这些都与渝商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一脉相承,这种精神贯穿于各项制度、渗透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眼光放远看、放外看,经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长期酝酿,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构思,使创新思维结出丰硕的创业成果。创新创业的核心理念就是让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得到无限挖掘,它不但是创业者的实现方式,更是每个人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

2 基于创新创业实现的重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初探

2.1 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结构分析

渝商精神所昭示创新创业者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应当包括联想能力、对潜在利润的敏感能力和运用制度知识的能力三方面。首先是联想能力。传统教育模式以学生的“被动”接受,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想象力不足,实践能力较差。创业的经济学实质是创新,应该说成功企业家都是专门从事创新工作的人,比如重庆摩托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较高的地位,就是像尹明善这样的企业家敢于善于创新。创新在于“真正的创造者是联想”,这并非普通的“联想”,是对“自我意识的真切判断”。其次是对潜在利润的敏感能力。虽然人人可联想,处处可创新, 但是,创业者的联想总是有其特定范围,它发生在知识经济领域,只能靠创业者对市场的“嗅觉”,靠他对新的“知识品”在市场上千百万个主体中能否获得“主体间性”的衡量,靠他对多数社会成员对新的“知识品”表达价值判断的憧憬。三是运用制度知识的能力。制度经济学早就把制度的运用与创新看作与技术和资本同样重要的事情。一个具有联想能力和对潜在利润敏感能力的创业者,需要具备将他的创业方案落实的能力。在具有同样竞争力的创新方案背后的较量,是创业者对制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2 重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初探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意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样就需要一个系统的、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渝商精神引领下,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是使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企业管理、经济学、金融等相关的学习,进行全面的知识拓展。此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当与专业课程体系接轨,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而不是相互脱节、毫无联系。二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注重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该主动与重庆企业联合,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平台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三是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可运用众多渝商的成功案例,丰富师资队伍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经验,强化其创业实践能力,为教师到企业中学习锻炼提供各种机会,出台鼓励教师参与创业实践的各种优惠政策,对聘请的兼职创业教育教师进行创业理论知识培训,逐渐建立创业教育教师团队,促进创业教育的成长,进一步解决创业教师不足的问题。三是建立合理的创新创业效果评估机制。高校除了建立教育体系,对于创新创业学生的培养应建立一套自我评估机制,使学生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够找到目标继续前行。四是加强与渝商各界的合作。高校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重庆企业的大力支持,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搭建稳定的实践平台。企业也可为学校输送成功的企业家及一些优秀的创业人士,为学生进行讲座、指导实践。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教育理念滞后、缺少创新创业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区域特色也非常明显,它的土壤根植于当地创新创业氛围与文化底蕴。因此,重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渝商精神为引领,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最终实现高校学生的自我价值和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4):67-72.

[2] 刘东菊.开展创业教育,构建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67-70.

[3] 李天明.渝商精神:深入文化深度[N].广安日报,2008,1(20):1.

[4] 白勇.渝商投资热衷抱团[N].中华工商时报,2013,10(21):3.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
浅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征与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