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探析
2015-12-11尹京善
尹京善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民购买力的增强,我国汽车保有量和道路运输业增长迅速,道路运输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但同时日益严重的交通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该文简要阐述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风险的构成,并对当前运输企业存在的具体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终提出了几点完善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应对策,希望通过对安全因素的有效控制达到降低运输企业交通安全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运输企业 交通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U4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a)-0106-02
1 运输企业交通安全风险构成
近年来,我国道路运输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给企业和国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产生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人为因素、车辆因素、道路因素和交通环境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唯一的主观因素,它包含驾驶员和行人两方面的责任,但驾驶员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在交通事故原因的占比中很高。在驾驶中违章操作,不遵守交通规则超速行驶、疲劳行驶、强行变道等违规行为,以及安全意识淡薄是人为因素构成的重要内容;车辆因素与维修、保养不善密切相关,很多运输企业和驾驶员从经济利益和节省时间的角度考虑,对车辆的零部件疏于检测和检修,从而导致爆胎、转向失灵、制动力下降、电气失火等问题的出现,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影响交通安全;道路因素主要包括违规占道、路面的坡度、弯度、附着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几个方面存在着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当前我国很多道路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政府相关部门加以管控和修缮;交通环境因素包括交通秩序、天气状况、道路视线效果等几方面,相关事故调查显示,交通拥堵、恶劣天气以及视觉效果不佳,不仅给驾驶造成困难,同时也对驾驶员的心理产生相当的影响,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子。
对于以上四种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构成因素,首先要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主观安全意识,并通过内因和外因敦促和引导道路运输企业增强控制交通安全风险的能力,同时包括交管部门在内的相关政府机构,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有效的降低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程度。
2 运输企业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 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相当业务能力的专职人员科学、系统的加以管理。但当前很多运输企业交通安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把安全管理机构或部门的作用弱化,往往将其当做闲职指派不具备安全管理资格和能力员工担当,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导致企业的安全生产存在重大隐患。安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包括驾驶员在内的员工对安全管理不重视,他们对工作环境和经济收益更加关注,认为交通安全管理是领导层应该考虑的问题,自己只需要把车开好便是;另一方面企业领导层对交通安全的风险管控重视程度不高,更多关注的是车辆的日常组织和运行,企业交通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弱。
2.2 车辆疏于管理维护
车辆是运输企业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里程数和使用频率都远远超过普通车辆,车辆的损耗极为严重,因此它们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是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运输企业和驾驶员往往从经济利益出发,并不严格遵守相关部门制定的车辆检查制度,检测、保养不按时、不及时,为了省钱而使用劣质、代用的零部件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车辆出现带病上路,超期使用,性能下降等等问题,是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诱因。
2.3 缺乏有效安全管理机制
一个高效、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是运输企业良性、有序运营的保障,但大多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都简单停留在车辆的管理、驾驶员的分配、生产检查、事故处理等基础层面,并没有将其上升的机制构建的高度。当前大多数运输企业的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仅仅是一个就事论事的过程,发生问题才查找原因、总结不足,填补漏洞。而一个完备的风险管理过程包含车辆在整个运输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部交通安全信息,企业安全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无法全面、有效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交通安全风险的程度和潜在性,企业控制和降低交通安全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
3 运输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对策探析
3.1 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
利益最大化是运输企业追求的目标,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整个社会和企业自身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个科学、有效的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应当是建立在对交通安全构成因素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基础上的相应处理机制。驾驶员、车辆、道路和环境等安全影响因素既包含主观因素也包含客观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管理部门保障制度,是降低交通事故率的有效途径。内部约束机制的制定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企业在整个运输生产过程中应对所有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加以干预和控制,将不可控转化为可控;而外部保障制度则包括交管部门在内的与道路交通运输相关的行业和机构,通过一系列监督、监管、保障制度的建立,从法律法规、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环境等方面,加强对运输企业的管理和规范,提升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3.2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交通安全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家和交通运输部都对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视,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措施和办法,积极推进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交通事故数和死亡人数连年下降。但仍有一部分企业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工作,交通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存在著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因此交通运输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严厉打击和督促安全生产标准化不达标的运输企业,使企业从主观和客观上都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开展和实施相关标准化建设工作,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不断完善,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和标准。
3.3 构建交通安全诚信体系
诚信是秩序的保障,运输企业的发展必须遵循诚实、守信的市场规则,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交通安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交通安全诚信体系是有效控制交通事故,监督和制约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营造良好交通运输环境的最佳途径。推进交通安全诚信体系的建设,能够增强运输企业的诚信意识,主动自觉的规范安全生产的行为,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真正担负起维护和谐社会的企业责任。交通安全诚信体系一方面能够提高行业管理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惩治和处理那些不守诚信、事故频发的运输企业,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和良性发展。交通安全诚信体系的构建应当从安全管理制度、操作与执行力、交通事故率、安全监管水平等几个方面对企业予以评估和考核。
4 结语
综上所述,运输企业只有不断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化建设,并最终构建起行之有效的交通安全诚信体系,才能使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得到改善,运输企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1] 钱毅,陈凯.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北方交通,2014(6):127-130.
[2] 吴国全,吴心星.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之我见[J].交通企业管理,2014(5):15-16.
[3] 付昌辉.构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信用评价体系的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14(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