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2015-12-11强巴央珍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9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策略

强巴央珍

摘要:基础教育可谓教育的基石,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均离不开这块重要的基石。基础教育的优劣关系到全部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本文对西南地区的基础教育状态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地存在着如下问题:教育经费投入偏颇明显、师资配置不平衡以及政策体制显著缺失,等等。基础教育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只有通过地方政府的统筹发展、协调规划才能完善西南地区的基础教育状况。简单地说,政府行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加大投入教育经费,由地方各级政府进行分担;优化农村教育条件,缩小城乡之间中小学教育之间的差距;强化新课改力度,从根本上改善基础教育的落实效果,使基础教育的质量产生质的变化,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发展。

关键词:增加教育投入;西南地区;发展策略;均衡优质发展;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259-02

义务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国家教育政策重点在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基础教育应奠定好儿童、少年的身体基础,公民品德素养的基础,专门人才的基础,从事劳动的基础。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党与国家的重视。近年来,国家给予西部教育的支持也越来越大。包括川滇贵和渝藏两大直辖市和自治区在内的西南地区可谓是收益最大的区域。基础教育在西南地区的运行,使得当地的人口素质大幅提高。为了巩固如此优秀的成果,就需要增加经费投入、提高投资效益,普及基础教育,以提高基础教育的综合质量。

一、基础教育需要均衡发展

在以义务教育为重要阶段的基础教育中,在受教育方面,社会所有阶层的人们都享有同样的权利,无论这个受众是农村儿童,是城市贫民子弟,是农民工子女,还是各种弱势群体。基础教育进行均衡发展的初衷,不过是要缩短城乡之间在基础教育上的鲜明差距,缩短不同地区之间在基础教育上的巨大距离,从而实现无阶层区别的整体教育平衡。

国家的基础教育发展是否处于均衡状态,是改过教育状况的直接反映与评价标准,直接作为重要依据来判断这个国家的政府具有怎样的公共服务质量。若要实现我国教育的长久进步,需要积极推动基础教育向均衡方向进行发展,这样可以缓解和改善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许多不良问题,从理念和战略的角度实现了教育的更新与转型,推动了国家整体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现状与问题

1.现状。西南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上世纪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当地的政经文化教育发展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与国内中东部地区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缩短这种差异,发展社会经济,推动当地现代化发展,西南地区的教育需要重视基础教育。

2.问题。(1)处于失衡状态的教育经费投入。西南地区长期处于“经济水平低—教育资金不足—综合教育水平差—人民素质低”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影响,教育资源的匮乏、教育条件的贫瘠使得当地教育发展水平和国家的现代化教育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更何谈当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作为当地教育的一部分,也难逃这种难看的局面。近年来,中央重视其西南区域的基础教育,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规模,但受当地政府这一教育主体的影响,教育经费在整体上仍然有所不足,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当地的基础教育依然处于失衡状态。即使地方政府也随中央的要求加大了投资力度,但总体上仍然处于较低的整体水平,财力有限,始终导致经费的总体不足。(2)师资建设。若要普及基础教育,实际承担者“师资力量”是重点,是决定其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从各国普及教育的历史经验来看,各国在实施基础教育过程,都注重培养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教师力量。想要推动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师资是必备条件与基本要素,直接决定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具有高稳定性、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比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与其他教育要素都更加重要。(3)政策和制度方面的缺失。国家所颁布的教育政策和相关法规指挥着课程的改革与执行,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执行结果和成功与否。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政策法规和现实之间的延滞状态,即教育政策法规亟待修正。由于政策法规修订不是个人的事,需要于社会公众层面进行讨论、发动教育学术界进行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因此,教育主管与相关研究者必须深入研究现有的教育政策法规,为最终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与意见。

三、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策略

1.树立教育超前发展观,确立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所谓超前发展,笔者认为从外部因素来说是把教育作为基础性产业来重视,从人力、物力和资金上来均衡基础教育的发展;从内部来说就是把基础教育做为重点。较高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基础教育的水平,要提高西南地区教育的质量,必须狠抓基础教育的水平。对规律和认识要采取尊重的端正态度,使教育做到科学推进和均衡发展。现阶段,教育均衡发展,存在三个认识层面的误解:首先是速效论。这一论点主张教育均衡发展应该尽快解决,一步到位。其次是悲观论,秉持着这一论点的人,在他们眼中,教育范围过于宽广、教育问题过于繁多,长期的教育落后使得教育现状积重难返,无法在最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有这种想法,究其原因是这些人眼中只有教育上的困难,却忽视了城乡教育均衡的可行性。心存消极情绪,难落悲观心理。最后是齐步论。这一论点只认可对先进地区的减缓,而忽视了落后地区的发展。通过打击先进地区来实现与落后地区的均衡发展,是错误的齐头并进论点。这种限制性发展,阻碍了双方的共同积极进步,可谓是一刀切的典型表现。

2.加大经费投入,优化支出结构。(1)加大经费在总量上的支出。现阶段,全国经济都在蓬勃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受全国影响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有国家保障的、有公益事业性质的基础教育,是以加大经费投入作为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均衡的基础手段的。然而就算财政支出的教育经费占到GDP的4%,教育投入依然要继续努力增加。各地政府应依法落实有关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单列出来,将支持学校日常运行的公用经费、事业发展经费和公用经费独立出来,纳入财政预算,做到教育经费的无缺口核算。(2)加大省级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财政拨款的力度。教育投入不应片面集中于富裕地区和城镇地区,而要偏重对贫困地区的扶助,向弱势群体进行适当的倾斜。由于省级和中央在财政能力上要比基层钱多。因此,若要解决基础教育经费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省级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拨款力度,使其倾斜于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投入。(3)完善政策法规,依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纵观投入政策,需要在坚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更新并坚持资源配置新理念,于发展过程中不断缩小差距,实现教育的公平。即秉持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基本指导方针,加强对基础教育的辅助,西南地区要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切入点,加强对初中级别技术性人才的培训,以此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需要。还要坚持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增强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此外,除了国家的加强扶持,还要坚持当地政府在教育方面的领导作用,积极进行当地民族师资的培养,不断增加财政与社会方面的教育投入,塑造出尊师重教的优秀社会风尚,优化办学所在社会环境,以西南地区教育发展作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基点。

四、总结

基础教育在全国的发展存在着数不清的问题,而区域不平衡发展不过是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同时东西部之间的不平衡,省市间的不平衡发展,城乡间的不平衡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经费问题可以说是限制西南地区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瓶颈。总的来说,需要中央和省级政府逐步加大对西南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以实现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全国基础教育事业向均衡方向进行发展。要将国外经验作为依据,正视普及基础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的社会工程,美国从颁布第一个《义务教育法》到基本上实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用了67年时间,英国用了48年时间,法国用92年时间,德国用了125年时间。即使普及速度最快的日本也用了35年时间才普及了四年制义务教育。

综上所述,纵观国内现状与国际先进经验可以发现:我国以及西南地区若要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必须做到稳定进步。通过稳步发展实现真正的效益与速度相统一。只有兼顾了国家经济与教育之间的统一发展,西南和东部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才会慢慢缩小,从而实现基础教育在我国的健康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松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6).

[2]何海.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探析[J].考试周刊,2010,(13).

[3]吉执来,钱海娟.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08,(11).

[4]贾晓静.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2007,(2).

[5]教育部网站.基础教育发展概论[EB/OL].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78/inf04178.hun.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策略
基于MC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60年夏季干旱特征
西南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山西队戏向西南地区的传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Завершен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крупнейшего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узла на юго
--западе Китая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