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专业主题阅读的实效检验与提升策略
2015-12-11李云
李云
摘要:专业主题阅读对本科生扩充、理解、内化和运用专业知识有重要作用。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问卷调查,发现本科生专业主题阅读仍存在少数人对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非专业阅读相比,专业主题阅读没有得到足够的时间保障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专业主题阅读的学习氛围不浓厚,软、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社区互动交流的平台建设滞后,以及本科生自身定位不当等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专业主题阅读;本科生;高校;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232-02
专业主题阅读是学生确定感兴趣的专业主题,并围绕该主题选取适合读物进行广泛阅读,同时积极参与社群互动交流活动的阅读,在这一过程中,专业教师给予适当导读及评估。[1]大学阶段是本科生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重要时期,专业主题阅读对扩充、理解、内化和运用专业知识有重要作用。缺少必要的专业阅读,会导致本科生的专业基础不牢,专业技术不过硬。为了解本科生专业主题阅读的状况,笔者以湖北省某省属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访谈和自编问卷的调查方式,对他们的阅读态度、时间安排、阅读深度、方式、阅读的满意度等基本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块:一是基本信息调查,如性别、年级、专业等;二是专业阅读方面的信息调查。调研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6份,有效回收率为94.3%。
一、本科生专业主题阅读的实效
1.少数人对专业主题阅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专业主题阅读的态度方面,选择“应该尽可能多读”的占80.7%,选择“读与不读差不多”的占16.5%,选择“读了一点用都没有”的占2.8%。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本科生认为专业主题阅读是重要的,对其持肯定的态度,但也有少数人不重视专业主题阅读,认为是在做无用功。
2.与非专业阅读相比,专业主题阅读没有得到足够的时间保障。相对中学时期,本科生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内,他们每星期会用多少时间在专业主题阅读上呢?统计结果显示,选择“一般14小时以上”的占12.8%,“一般7~14小时”的占53.7%,“一般3~7小时”的占18.2%,选择“一般3小时以下”的占11.4%,没有做出选择的约3.9%。可见大部分本科生平均每天用于专业阅读的时间是1~2小时,平均每天花2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专业主题阅读的比较少。相比之下,选择每天用于非专业阅读的时间“一般2小时以上”的人占到了61.9%。由此不难发现,由于阅读内容的趣味性、吸引性等方面的原因,与专业内容相比,本科生更亲睐阅读非专业方面的内容。
3.专业主题阅读的深度有待加强。当问及在阅读专业书籍的时候是否有做笔记的习惯时,选择“只阅读,不动笔”的占18.7%,选择“做少量批注”的占31.7%,选择“摘录重点内容”的占36.4%,选择“做读书笔记”的占13.2%。从统计结果看,尽管选择“只阅读不动笔”这种专业浅阅读方式的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选择“做读书笔记”进行专业深阅读的人所占的比率也比较低,大部分的本科生专业知识阅读深度处于中等水平。
4.社群互动环节是专业主题阅读的短板。进行专业阅读后,与社群就阅读的内容进行互动和交流,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巩固和运用专业知识。当问及主要的社群交流方式时,33.5%选择了“课堂展示与互动”,20.9%选择了“好友圈的讨论”,12.4%选择了“网络上的讨论圈子”,33.2%选择了“基本不与其他人讨论”。数据统计结果说明社群互动交流是专业主题阅读的一个短板:课堂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让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好友圈的讨论可能受人数和观点有限,思维模式类似等因素的约束;网络讨论圈子难以得到全面、即时的反馈;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基本不与其他人讨论专业问题,这可能受个体的个性、我国某些内敛的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二、本科生专业主题阅读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1.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专业主题阅读的学习氛围不浓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实用主义和功利性倾向也在蔓延,学生的浮躁心理很普遍,缺乏专业主题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导致本科生坐不住“冷板凳”,很难深入地进行专业阅读。[2]不少本科生已不再习惯于对某一个长篇累牍的信息进行阅读,而是希望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足够多的信息,也已经习惯了读图的快捷与简便所带来的感官愉悦和轻松。不少本科生上网时,并不喜欢去读网络上丰富的专业资料,而是选择把时间花在看电影,看言情小说,玩游戏等娱乐活动上,这些都导致了专业主题阅读氛围的缺乏。
2.专业主题阅读的软、硬件设施配备有待完善,社区互动交流的平台建设滞后。图书馆是本科生首选的专业主题阅读的场所,然而有的高校的图书馆软、硬件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如有的图书馆座位有限,有的电子阅览室没有配备足够的电脑,或没有购买足够的电子专业数据库;有的管理制度滞后,没有对管理员的谈话声等进行制度约束,……。这些软、硬件设备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科生的专业主题阅读活动。是否具备一个良好的社区互动交流平台影响着专业主题阅读的效果。然而,就目前看,这种为本科生提供服务的专业交流平台建设是比较滞后的,书评协会、品书协会等社群活动由于参加的人数少、发言的水平和层次参差不齐等方面的原因而能发挥的实质作用非常有限。网络虽在一定程度上能为相同阅读主题的读者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但大家作息时间的差异、缺乏面对面沟通的真实感等因素会使专业主题阅读互动交流的集中性、即时性大打折扣,降低了专业主题阅读的效果。
3.本科生自身定位不当使其专业主题阅读的思想和行动不一致。受市场经济与就业压力的影响,部分本科生把相关学习仅仅当作职业培训,把主要精力放在各种等级证书和就业的考试,根本无暇顾及专业知识的阅读,这种定位无疑是对本科生专业主题阅读的冲突。不少本科生从大一开始就忙于应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根本没把专业主题阅读放在心上。调查发现,本科生群体对专业阅读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存在思想态度积极,但行动落实迟缓的现象。这种自身定位的不当是造成本科生专业主题阅读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提升本科生专业主题阅读效果的策略
1.高校要努力营造专业主题阅读的浓厚学术氛围。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营造一个专业主题阅读的浓厚学术氛围对提升本科生专业主题阅读的效果是很有帮助的。首先,要使本科生对专业主题阅读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并引导其进行专业阅读,从大一开始就要助其养成专业主题阅读的习惯。其次,要帮助本科生形成对网络阅读的正确认识,降低非专业内容在专业主题阅读中喧宾夺主的风险。一方面,本科生要采用记笔记等方式来集中注意力,减少专业阅读内容注意力的分散;另一方面,高校信息中心可以采取措施对一些游戏等信息进行拦截。再次,可以借助立体的主题阅读模式促进学校专业阅读学术氛围的改善,即以主题为核心,通过海报、专题网站、博客、广播、专题展览、讲座、演出、读书沙龙等构建立体多元、互动、学生主动探寻的模式。
2.完善专业主题阅读的软、硬件设施,加强专业阅读互动交流平台的建设。在硬件设施方面,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吸引本科生开展专业阅读。可以考虑增加桌椅座位;增加书架、电子阅览室的电脑数量;改善照明、空调设施;及时更新纸质版图书;学术期刊、时政报纸要及时上架。在软件设施方面,图书馆应该加强对读者和馆员的管理,提供读者、馆员专门交谈的空间;要不断丰富电子资源,提升远程服务能力;搞好图书馆的卫生工作,使图书馆真正成为阅读爱好者的乐园。[3]在专业阅读互动交流平台建设方面,一是可以考虑整合名师队伍与资源,建立相关专业阅读的专家辅导平台;二是可以开辟专业阅读学习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专业主题阅读的网页或者博客,也可以是以某一类经典辅导为主的平台,可以实现专家和学生的网上互动,引导学生的专业阅读与学习,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2]三是充分利用各种阅读组织,为本科生提供专业主题阅读的互动交流平台。
3.高校对学生的专业主题阅读定位要正确引导,并帮助其落实。我国逐步推行的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正一步步改变着大家对优秀大学生的评价标准。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固然重要,但专业主题阅读对专业学习、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同样重要,不能被忽略。
在本科生正确定位专业主题阅读的基础上,在学校层面上,可以考虑为推行本科生专业知识主题阅读教学法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如,进行教师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教师奖励导向,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理念引导等方面的改革;在教师层面上,要帮助教师从传统的板书、讲授基础知识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来解答学生的疑惑和引导学生;在学生层面上,可以经常给学生补充一些进行专业阅读的“心灵鸡汤”,鼓励其形成定力,提高专业主题阅读的意愿与满意度间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祝新华,廖先.通过主题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理念、策略与实验探索[J].教育研究,2013,(6):101-106.
[2]庞佳,穆祥望.移动互联环境下大学生阅读模式变迁的驱动因素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0):124-128.
[3]陈文婷,楚永全.大学生阅读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3,(4):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