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边疆民族地区初中生物教学的优化

2015-12-11田先娇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9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生物教学教学方式

田先娇

摘要: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浓厚,但学习氛围落后于内地。对于生物课堂教学来说,其普遍存在学生知识基础差,能力不达标的问题,很多教师还停留在“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层面上。本文根据边疆地区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从“讲堂”变“课堂”,“教案”变“导学案”,“先教”为“先学”,“现成”为“生成”等方面就生物教学方式如何进行优化进行了阐述,并对生物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使学生的学习方向明确、问题具体、目标明确。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生物教学;教学方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84-02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生物课程的学习,好的生物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今后学习生物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强烈兴趣。新课标下,生物教学不能按照原来的思路和手段来安排教学任务,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做到以点拨、自学为契机,学生自我主动总结归纳知识规律;以师生互动、学习互动来提升学生视野、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合作互动生物知识中点亮智慧的火花,使他们对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思维更加敏捷、开阔。

一、边疆民族地区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1.注重教师讲授。生物课堂教学中,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比较普遍,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表现为被动地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无法落到实处。有较多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生物知识训练关注不够,学生课堂训练的时间没有得到保障,练得太少。一方面说明教师对知识的当堂巩固重视不够,另一方面说明部分教师把知识的巩固寄希望于学生在课后完成。

2.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部分生物教师在课堂上比较关注自己讲得怎样,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造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生对于在生物知识方面持续学习的能力不强。如:有些老师比较关注自己讲得怎么样,从而会讲一些学生听不懂或理解不了的词语,或者把整堂课程霸占,不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讨论,以至于让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也不可以很好地接受或学习新知识。

3.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比较薄弱。有的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陈旧,在课堂教学内容安排、时间分配、关键问题把握、教学难点突破、学生组织与调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教师对课堂的驾驭比较薄弱,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强,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无法发散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二、初中生物教学方式的优化

1.变“讲堂”为“学堂”。边疆民族地区森林生态、淡水生态、农田生态较为丰富,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物学资源。初中学生基本上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中,因此,针对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老师可以利用学生们日常对生物的了解,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轻松学,易记牢的效果。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一节“生物的特征”,可以去引导学生去联想身边的生物有没有这些特征?是不是全部生物都有这些特征?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一个死板的课堂就变得活起来了,教师与学生成为了良师益友,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勾起了他们的兴趣。与此同时,他们对生物学产生了一种好奇心,从而不断地去探索学习。

2.变“教案”为“导学案”。导学案是一种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探究活动的载体。核心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进行导学、导练、导结。教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和探究,使学生通过自学初步了解教材,发现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最后当堂进行达标测试,及时得到反馈,解决问题。例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节,可制作这样的一个学案(见文后——附表),让学生带着这些引导去看书,去学习里面的知识点,去发掘重点难点,并且分层训练,达到学习加记牢知识点的目的。同时也给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互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变“先教”为“先学”。生长在边疆地区的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但对一些生物学知识,生命现象的体验要比内地学生深刻得多。如讨论到食物链、食物网时候大家小组讨论,为什么会有食物链?食物链是怎么形成的?还可以联想到我们自己的食物从哪里来?我们与这些食物又存在什么样的联系?猫吃老鼠,老鼠吃庄稼,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样既可以联系生活,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到新知识。而教师在这一阶段起引导的作用,学生自学之后遗留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给予点拨后再作系统的学习和记忆。

4.变“现成”为“生成”。教师应充分利用生物学热点问题,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能力。关注生物学热点,就等同于关注了生物学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技能,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学习“光合作用”,要注重光合作用衍生出来的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其实很多知识就在身边,从而可以对照着生物学知识去发现新事物,便可达到知识的“生成”,而不是老师直接给予“现成”的知识。在生成后并带着遇到的问题在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或者带到课堂上解决,最后由老师协助解决。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去发现身边的许多事物的习惯和能力,从而达到快乐学、轻松学、课堂学、生活中学的目标。

三、关于实践生物教学的探讨

当一段新课程结束后,我们需要一个巩固的阶段,把所学习的新知识进行温习并能熟练运用,这时教师占用一半的时间,提问学生,或者给同学们做一些课堂达标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节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老师可从简单的问题来提问或者出题,让学生回答出来之后有一种成就感。如学到“呼吸作用”一节时,便可提问呼吸作用主要释放什么?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提问和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由老师提出,并且大家自由更正,各抒己见,各自发表各自的看法和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原因。首先一般由后进生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更正,然后再由同学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进行更正。鼓励生物知识学习存在差异的同学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以帮助“学困生”在良好的环境中鼓起勇气,抬起头来,重新开始。在生物学上达到全面覆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效果。讨论,可以使学生在探讨和合作中对新知识进行巩固,老师做相应的讲解,并对错误的知识进行纠正。对同学们讨论的结果作解析。并给学生讲解问题错误的所在,以此达到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目的。

四、总结

在新课标背景下,就初中生物教学来讲,要想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广大生物教师就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并着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探究能力。改变其教学模式,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初中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促进他们生物素养的提升,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带入色彩斑斓的生物世界,真正达到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积极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国伟.新课程(上)[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11.

[2]滕丽萍.现代阅读[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2.

[3]农志标.科教论坛[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地区生物教学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漫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实施难及整改措施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