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赶考”不枉青春

2015-12-11徐步达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赶考脊梁信仰

徐步达

品厉彦林老师的《人民,人民……》,时如夏日甘泉,沁人心脾;时如冬日暖流,暖人心房。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我愈发感受到了“人民”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推波助澜;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愈发体会到了“人民”与“教师”缘何紧紧相连;作为一名普通的80后青年,我愈发认识到了何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愈发期许举起右拳、说出誓言那一刻的到来。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人心的角力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的信任与支持”,点中了“为人民服务”的命门,而当人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个“为人民”的政党、政府的存在,自然会自觉、自愿的担当国家与民族之脊梁。岁月更迭,当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相遇,当“糖衣炮弹”再次叩击、拷问着我们的道德、意志与境界,能否坚守“精神高地”成为了摆在党和政府以及全体中国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一个文化堕落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民族……在举世言欢、娱乐至上的时代,道德、文化和信仰的危机触目惊心,神圣而庄严的崇高之美弥足珍贵”。实际上,面临考验、需要“赶考”的,不仅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和政府,还有每一位被服务的“人民”——我们自己。

作为一名普通的80后青年,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预备党员, 在反复诵读了厉彦林老师的《人民,人民》之后,我更明确、更坚定了我的人生信念。

一、 不枉青春,做有信仰的80后青年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道德和信仰的力量来约束膨胀的私欲,就不会有长远的预期,就没有前途和希望,就会是道德沦丧的社会。”在我个人的价值体系中,人需要理想,但更需要信仰——理想,是微观的、可见的目标,信仰,则是生成理想、支撑理想、升华理想的宏观心理本源,否则,理想就可能误入歧途,成为仅为满足个人欲望功利式的幻境。在“为人民服务”的感召下,“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成为了我本人确立、实现一切理想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离此信仰,任何具体的理想都变成了没有港湾可以停靠的扁舟,飘摇不定,终无所归。

在我的认知中,不枉青春,做有信仰的80后青年,意味着自身心理的成长、眼界的开拓、心胸的延展,意味着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的学以致用与用以致学,意味着为己、为人的埋头苦干与奋力拼搏,意味着个人意愿与公共需求的不断统一。今时今日,在党和政府如此坚决地肃清吏治的举措下与如此真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情谊中,不枉青春,做有信仰、有道德,做继承、发扬“中国脊梁”精神的80后青年,是我们在这个年华、对这个时代的最好交代,也是我们从“人民”的角度给予这个深爱着人民的党的最好回应。

二、做有“脊梁”的人民教师

中国人民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民教师无疑就是中国教育的脊梁,而中国人民教师脊梁之所在、之核心,就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宝贵的传统教育思想。

近年来,外来教育思想、理念与本土教育思想、理念的碰撞与融合,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教育领域“相遇”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各种西方教育学流派、心理学流派为理论依据的教育理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引发了长久以来我们对过犹不及的担忧——祖先世代所沉淀的博大、深远的本土教育理念,果真只剩“讲授”、“填鸭”可以形容?中国的教师,果真已经到了只能向西方讨教的境地?中国教师的脊梁,到底该靠什么来支撑?这里,我完全没有排斥或否定引进西方教育理解的意思,恰恰相反,我本人十分鼓励研习西方大家的教育精髓——杜威对“经验”的重视以及由此提出的“做中学”、布鲁纳与奥苏泊尔对认知过程的深入研究、以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的前苏联教育家对教育深沉的爱及其将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的功底……都值得每一位中国教师认真研习。只是,在认真研习之后,更需要冷静思考,中国学生的“经验”该如何组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做”什么?中国学生乃至中国教师的认知结构该如何建构?在本土教育理念中,是否流淌着能为我们实现上述愿景提供助力的涓涓细流?要做好中国教育的脊梁,作为人民教师,就必须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历史上那些可贵的教育思想和做法,并有选择的运用的我们的教育实践当中去。我们不能带着自卑向别人讨教,而应带着自信向别人请教;我们更不能因为学习了别人就否定了自己,尤其是在我们对自己的教育前辈曾做过什么都知之甚少的前提下。

总之,挺直脊梁,应作为海纳百川的前提;而挺直脊梁,又需以有思想、有主见、有鉴别能力为基础;最后,有思想、有主见、有鉴别能力的教师,才是人民最需要的,也是最有可能做好“为人民服务”的教师。

三、做有坚守的人民教师

习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想,对教师而言,“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然,教师工作终归是有边界的,我们不可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唯一动力源,提高国民素质的历史重任也绝非教师一己之力所能及,但我们的确是学生生命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动力源,也的确是提升国民素质的生力军。因此,施加有效的教育影响,引领学生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我们无可争议的责任。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算的上幸福、美好?厉彦林老师指出,“幸福不是用物质、金钱的数字垒砌衡量的,而是内心的淡定、从容、满足和处处充满的人间之爱为标志”,事实上,身为教师,如果不力求对学生的幸福观产生上述正面影响,那么,不要说学生的“精神高地”可能会丢,连教师自己的“精神高地”都可能不保。如果连校园都成了精神需求的贫瘠地,这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灾难。因此,“幸福教育”在当代校园教育中是极其必要的。

当然,我们通常认为,学业竞争的残酷是教育现实,我们不能在自己臆想出的世外桃源中大谈境界、空讲幸福。诚然,竞争是现实,由竞争造成的筛选也是现实,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竞争的另一重要功效——分配。例如,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并驾齐驱已成必然趋势,然而,受传统人才观影响,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是大多数人愿意遵循也力求遵循的人生轨迹,上大学(学术类大学)是人生成功的主要象征。而职业教育,只不过是穷途末路者的归处,是迫不得已的“野路数”,于是,除了残酷,学业竞争的确再无其他,而人生的幸福与价值,也必然充满了功利的成王败寇的意味。在此背景下,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家长认清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的多元化需求,使其认识到学术潜力与技术潜力都能为人生创造物质财富、社会地位,也都能给内心带来价值感、归属感(事实上,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本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必然结果)。当然,这个引导,是需要过程、耐心和技巧的,是需要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科学渗透的,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本身就具备健康、理性的幸福观,需要教师本人就具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境。

“所谓‘素质,并不仅是会英语、会电脑的现代技能,更不是会穿衣、会玩乐的现代生活,而是价值制度、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与时俱进。”身为教师,我们该给予、能给予学生的,不仅有“生存”的技能,更要有“存在”的自我意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一个经常跳出自我思考自己为何“存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有素质、有涵养、有境界、有公心的人。

四、做一名经得住“考”的共产党员

《人民,人民》明确而有力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民而生,为民而兴,为民而强,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待,承担起神圣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即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预备党员,我再一次被这掷地有声的神圣使命所感召。这里,我不想堆砌豪言壮语,也无意表露慷慨激昂,我只想用我对生命全部的热爱以及我所能想到、做到的一切,去证明这是一个值得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时代,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绝无仅有的良机。若干年后,如果我能发自内心的说出一句“我是一名终身‘赶考且经得住‘考的共产党员”,那么,我所有的理想与信仰,将换来最完美的收尾。

(作者系教师)

猜你喜欢

赶考脊梁信仰
党是民族的脊梁
脊梁
我们的脊梁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律师“赶考”法官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
你的脊梁,我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