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人民

2015-12-11厉彦林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6期

“人——民——万——岁!”

这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在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操着纯正湖南口音,郑重喊出人民成为国家主人的宣言。话音刚落,30万军民脚踏平坦的天安门广场,举手向祖国敬礼,亿万双眼睛涌出幸福与喜悦的泪水。这宣言,如一轮朝日横空出世,刺破青天,纵穿历史,震撼世界……

一撇一捺,脚踏大地、互为支撑为“人”。人民,普通得像大地上一株株的小草,平常得像大海里一朵朵的浪花,平凡得像天上一颗颗无名的星辰……每每写下“人民”这两个字,我顿感神圣凝重!每每读到“人民”这两个字,我立刻肃然起敬!

角力人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民”这一概念注入新内涵。

人民很多时候指平民、庶民、百姓。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内涵。无论在什么国家、什么历史时期,普普通通的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的主体。

上个世纪20年代初,南湖红船给神州大地抹上一缕希望的霞光。那时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相互角力。当年毛主席把中国共产党跟群众的关系比作鱼与水、种子与土壤,要求十分力量要拿出九分去做群众工作。共产党在国民党重重围剿下走向成功,美国军事观察组给出答案:“国民党占有着大片的土地,而共产党则占有大片的人心”。真可谓“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其中淮海战役规模最大,斯大林评价说:“奇迹,真是奇迹!”傲慢的美国人说:“神奇的,不可思议的。”开战时,正值山东解放区迎来土改完成后第一个丰收年。广大农民兴奋地收割完自家的秋季粮食,便扛起扁担,推起独轮车,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毅然加入支前队伍。540多万支前民工高喊着:“队伍打到哪里,支前就跟到哪里!”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随处可见。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了不让红色苏维埃政权的一枚公章落入敌手,苏区人民甘愿付出生命的代价!沂蒙红嫂用自己的乳汁,救活的不只是一位战士,她哺育的是党的一个希望!为了掩护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伤员,为了保护党的地下工作者,不知有多少群众以生命相许!在残酷的战争年代,老百姓为什么会最后一粒米交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战场?那是党和人民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生动写照!

中国人民可敬可爱!三年饿肚子的岁月,尽管挖野菜吃树皮,百姓没有怨言。河南林县人民忍饥挨饿,硬是在悬崖绝壁之上凿修出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文革浩劫十年,多少家庭被迫害连累,一张张薄薄的平反书,换回无数感激的热泪;改革开放初期,千万职工下岗、待业、再就业,为改革牺牲个人利益,勇敢地擦干眼泪从头再来……

近20多年来,国际上“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一直颇有市场,有人多次预言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甚至一段时间,中国经济陷入危机的声音越传越厉害,这种唱衰中国的声音居心险恶。诚然,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但自2010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之后,一个个事例,一组组数字,一幕幕图景,撼动人心。事实昭显了制度的优势、国家的实力和人民的威力!

我们的民族多灾多难。建国以来,人民始终感激党和政府。2013年5月我携妻儿陪同种了一辈子地的爹娘坐高铁去游览天安门。老父亲凝望着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说:“自从有了毛主席,中国人才不挨打,才直起腰杆子呀!”

“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破解国难、化解民族危难,还是民族振兴、国家强盛……归根到底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点中命门

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参加延安中央警备团普通战士张思德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下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从此,“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连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中华大地。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最通俗、最经典、最大众化、最温暖人心。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无论城乡、无论大人孩子都能背诵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一立党宗旨,凝聚起中华民族的英雄豪杰、社会精英,把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和勤务员作为人生最高目标和价值追求。

记得“文革”时期,学习、背诵《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当时县、公社、大队的三级干部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习毛主席的“老三篇”。1967年夏天,当时的莒南县大山公社在我们村召开学习“老三篇”经验交流会。由于天气太热,会议地点改在村后的树林里。最后由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我,代表村民背诵“老三篇”,展示我村的学习成果。我年龄小、个子矮,是村干部把我抱到主席台的桌子上背的,我眯着眼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篇一篇地“背”。当第二遍背诵到《愚公移山》中“赫尔利已经公开宣言不同中国共产党合作”这段时,中间有些打顿了,于是在掌声里被抱下桌子。午饭前,我们全家又虔诚地站在毛主席像前,把这件事情认真汇报了一遍。其实我当时只是死记硬背,只记得村里人死了要开追悼会、加拿大大夫白求恩给中国人看病、愚公领着子孙在挖山不止,真是囫囵吞枣!

中国共产党人尊崇人民、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和政治追求,不仅是政治理念,更是思想和行动的自觉。上了些许年纪的人,都会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城市乡村,商家店铺、机关、职业大都贯以“人民”二字……当硝烟散尽、枪声渐远,战争让位于和平,发展取代了生存,却有少数干部的心离群众渐远,与群众的感情渐淡,群众在心中的分量渐轻。当发展进入关键期、社会处于转型期、改革步入深水区时,更须坚实地脚踏生养自己的“土壤”,倾听“人民声音”,真心“为人民服务”。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市会见“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等模范人物时指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

记得山东籍的著名诗人臧克家在诗歌里写道:“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中国脊梁

德国诗人海涅说过:“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

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人尽其才、英雄辈出的新时代,应验了抗大校歌歌词:“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儿女优秀的子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使中国农业走向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如何增加粮食和农产品产量,解决人民吃饭问题?莒南县的厉家寨村,地处县城东北的大山脚下,世世代代靠天吃饭。1951年底,村党总支书记厉月坤开始带领互助组以“一把镢头一张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举,深翻岭地,到195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不足百公斤递增至276公斤,提前10年实现全国农业发展计划纲要的目标。1957年,毛主席在莒南县委工作组的报告上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从此,这个小山村声名鹊起,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陈永贵曾两次考察厉家寨,谦逊地称厉家寨是大寨的“老师”。以农民、工人为主角的大寨、大庆,成为上世纪中国农业、工业的旗帜,曾经开创了“三年困难”之后中国经济和时局发展的新局面。

我的童年,几乎是在“战斗”中度过的:课本里学的是战斗故事,课余玩的是战斗游戏,晚上看的是战斗影片……那时文化生活单调,常常追着电影放映队“跑片”,从前村追到后村,从乡村追到城镇,银幕正面人多看不着,便转到银幕背面,《小兵张嘎》、《鸡毛信》、《八女投江》等电影不知看了多少遍,小侦察员嘎子、儿童团团长海娃、视死如归的刘胡兰都是我们羡慕崇拜的英雄。记得东北抗日联军领袖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无不为之震惊。

中国进入新世纪,一系列重大民生举措全球瞩目:抗击非典、尊重保障人权入宪、取消农业税、农村免费义务教育、青藏铁路通向雪域高原、收容遣送办法废止、物权法出台、中美共建核安保示范中心……在城镇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全面实施,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工作正在推进。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迈过全面小康的门槛。

建国以来,我国涌现出了雷锋、王进喜、石传祥、欧阳海、王杰、焦裕禄、孔繁森、吴仁宝等千千万万英雄模范人物;在土地革命、国家工业化、改革开放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界作战、南疆自卫反击战中,在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抗击非典、打击贩毒走私、维护社会治安中,在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几十次抗击洪灾、旱灾、冰雪灾害中;在北京奥运会、残运会、大运会、世博会和进军文化、教育、体育强国的进程中,在原子弹、氢弹、卫星试验、神七上天、玉兔登月等科学技术进步中,涌现出的林巧稚、梁思成、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苏步青、袁隆平、王乐义和张海迪、邓亚萍、杨利伟、罗阳、许振超、钟南山等无数有名和无名英雄、模范和先进集体、个人及各行各业的骨干、带头人,他们共同筑就了中华魂,擎起民族精神,挺直共和国的脊梁。在汶川抗震救灾的大悲壮、大爱心、大行动,使国家精神和人间真爱在一夜间直观、融合、鲜活起来。这种凸现,是半个多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长期积淀的精神迸发,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国力、人民素质的一次彰显、检验。

毛主席在《愚公移山》中教导我们:“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鲁迅先生概括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上帝就在中国大地上,人民群众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精神高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满怀自信,开辟了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新纪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的这句话,成为2013年全球最温暖人心、最响亮的政治宣言,点燃中国人的梦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走过65年的光辉历程,依然属于年轻的国家,正在成长、成熟,自然也包括国民。几千年来,中国宗法氏族社会,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在家族、血脉、传承观念方面几乎是先天性的。国人成功后回报的,首先是有恩于自己的父母、亲人等家族个体。封建王朝“存天理,灭人欲”的方式不可取,但过度刺激人们的财富欲望更是最危险的。再伟大的政党,再强有力的政府,再富足的国家,都不可能满足人们无度的欲望。一个社会如果没有道德和信仰的力量来约束膨胀的私欲,就不会有长远的预期,就没有前途和希望,就会是道德沦丧的社会。中国的某些区域和人群正落入这样的陷阱。平衡物质欲望,走出精神沼泽,重塑精神高地,已十分迫切。

几千年的传统中国与现代文明相遇时,必定会有一个相识、相容、磨合,甚至是碰撞、冲突、斗争的过程,有一个改掉不良传统和习惯的过程。带些山东口音的外国传教士明恩溥先生在《中国人的素质》一书中,点出中国人缺乏公德、不守时间、不懂礼貌等诸般弱点。遗憾的是,我们的不文明行为仍比比皆是。人类精神,主要包括宗教精神和政治信仰精神,革命者的牺牲精神一直是取胜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人赢就赢在精神。共产党人的信仰,堪比“精神原子弹”。 邓小平早就警告:我们不能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

“欲维新吾国,当维新吾民”,从梁启超到孙中山再到中国共产党,无不把“国民素质”作为根本。所谓“素质”,并不仅是会英语、会电脑的现代技能,更不是会穿衣、会玩乐的现代生活,而是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与时俱进。官员贪腐,实质是精神弱化、思想蜕化。可叹的是,一些令人反感的陋习,甚至被视为不可侵犯的“权利”。殊不知,个人权利是有边界的。大声说话固然是你的权利,但安静显然是更多人所需;开车打远光灯能看得更清,但对面来车也要有同样视野。视恶习为权利,恰恰是弄反了权利的概念。“人人相善其群”,才能涵养公共意识。在个人之外,谨记还有社会;在私人领地之外,敬畏公共空间。在国家从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际,如何坚守文化基因,注重培育规则、法治意识,提升文化品位、涵养公共精神,培养现代国民和更好融入世界的行为规则,重塑文明古国的时代尊严,更自然、得体地与世界“坐在一起喝咖啡”?

鲁迅先生曾言,“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在五千年中华迈向现代社会的关键节点,“立德树人”之要在于培育公共精神、涵养公共文明。提高公民公共意识,才会在“现代性”进程中重塑民族的精神高地。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化和精神培养,过于原则和空洞,与现实社会和人群的复杂性、多样性脱节。每位中国人无论老少孺妇都应成为有良知、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公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领跑者更不能腿缺臂残。

这是一个普遍焦虑的时代,年轻一代在高房价、高物价面前失望,在二胎、户籍面前迷惘。北上广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许多年轻人选择逃离。民生成为实实在在的实用、方便。某县创环保卫生城,笔直的大道两侧没建共厕。一农民来县城赶集,内急时找一僻静处方便,却被城管逮住,责备“你在这里方便违规,罚款”,农民却急中生智说:我没方便,我自己的东西,掏出来看看,也碍你的事?是呀谁说拉撒不是民生大事,谁能背着厕所出门?人类已进入了缺少天真童年和农耕乡愁的年代,因而诗人海子祈求:“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一个文化堕落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民族!文化,可以让一个民族麻痹、失钙,可以为一个民族保健、疗伤和警醒。日本人正热火朝天地涂改着罪恶的历史,我们却急于把《狼牙山五壮士》从语文课本中撤掉。上海雕塑家竟然为秦桧和王氏塑了立像,认为跪像的存在,无助于普及“人生而平等”的理念。眼下,韩剧迎合了部分国人心理需求,尤其是许多女性成为超级“韩”粉。韩剧现象让中国文化人汗颜。没有文化和道德,仅仅靠钱去和别人、别国做生意,长久不了。必须有一种更宽容、更博大、更合理、更趋近的价值认同,用精明而友善的方式,去处理周边国家关系。

在举世言欢、娱乐至上的时代,道德、文化和信仰的危机触目惊心,神圣而庄严的崇高之美弥足珍贵。正能量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细数改革面临的硬骨头,多数都与人们的“公平焦虑”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崇尚自由、平等,经济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追求公正、法治,社会生活才有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社会信任才会蓬勃生长,公民美德才会蔚为风尚,个体的绚丽人生才能绘入中国梦的美好图景,福祉千秋万代。幸福不是用物质、金钱的数字垒砌衡量的,而是内心的淡定、从容、满足和处处充满的人间之爱为标志。当大家热议道德、焦虑于价值观、倡导正能量的时候,应当从家训、家风起步,进而净化党风、政风,涵养社会风气,破解“破窗效应”,重塑民族精神高地。

“赶考”路上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同年10月底蒋介石“搬家逃亡”。

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建立新中国政权的考卷上答出好成绩,画上圆满句号。

面对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民主化涌动的大潮和现实严峻的重重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率领全党同志保持冷静、清醒头脑,发扬老一辈“赶考”精神,全力求解历代王朝“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这道“生死考题”。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苦难、挫折和失败。今天,我国应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挑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局仍处进行时,我们虽然拥有巨额物质财富,但也面临前所未遇过的复杂问题: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环境;高速发展带来的城乡、地区失衡问题,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社会公平问题,脱离群众的官僚特权问题,侵蚀执政基础的腐败问题,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减少愚鲁盲动、急功近利,动实招,降虚火?如何坚守民族传统文化,尊重自然生态,不吃子孙饭、不断子孙路?如何崇尚文明,和平崛起?中国共产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更加复杂和严峻的考验,面临重重“考试”,“赶考”正在路上……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现挂于河南内乡县衙博物馆三省堂前的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中央领导用对联揭示官民关系,告诫官员善待百姓、为民造福,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其实就是执政党生死存亡这道历史考题的标准答案。

人民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日子无忧无虑,身体没病没灾,心情舒畅愉快。第一代农民工背的是“蛇皮袋”,“包吃包住,给足工钱”就满意;新一代农民工穿着西装、拖着拉杆箱,“体面就业,同城待遇”才满足。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繁杂社会拼图中,期盼提高、梦想升级的何止2.6亿农民工?城市居民对蓝天的渴望、餐桌丰盛后对安全的期许、“富了口袋富脑袋”的需求……“发展起来以后”的各种期盼,在13亿的基数上排列组合,真可谓是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民生清单!做到“国无弃人”,何其艰难。面对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民以食为天”才真正有了塌天的感觉。

除了解决民生的“更高”与“更多”,还要思考与群众如何“更亲”与“更近”。让“安泰”真正根植大地,保持蓬勃生命力,这是当今共产党人自我净化、革新与超越的命题。

我国已走过了35年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每一项改革都紧扣“人民”,重民生、谋福祉是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从“寒门难出贵子”的喟叹,到农民工“城乡两无依”的惆怅,再到“不怕苦,就怕没机会”的担忧……折射出社会的“公平焦虑”;基层民众产生改革疲劳、焦虑和冷漠症。公平正义,引领每个人的追梦路。这是现阶段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人民支持改革的“动力源”。 个性发展,社会公平,政治清明,是老百姓最直接、最迫切的改革梦想。更好的教育,更高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更完善的保障,更有尊严的生活,这是老百姓心中现实版的“中国梦”;平衡好权利与福利,是政府的本事。

大树的腐朽是从烂根、烂芯开始的,日积月累,外面看起来依然强大,可是遇到狂风暴雨,就会面临危险。纵观全球,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经历过一场不见硝烟的反腐战争,逐渐摸索经验,开始以法治国、以法治贪,推动社会走向廉洁、透明、公平。香港社会曾经就是一个浑身长满癞疮的重症患者,腐败横生,经过一番脱胎换骨的大手术、痛苦地治理,变成了一个被世界公认的光鲜靓仔。自古淫靡歌舞消磨斗志,切莫“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腐败对党的事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中央勇于打虎拍蝇,既扬汤止沸,又釜底抽薪,扎“笼子”管住权力和金钱。这给我们极大信心和希望!

世界是一个村、一盘棋。每个国家、每个人的事,都与整个地球休戚相关。美国本土的“911事件”,是当今世界最惨烈的恐怖袭击,彻底摧毁了“美国安全”的傲慢神话,使已经疲软不振的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让全世界的人都感到颤抖和恐惧。马来西亚MH370航班与地面失去联系,杳无音讯,全世界人民揪心,渴求真相。《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让我们如此近距离感受了那段沧桑剧变的历史,仿佛是一个亲历者的悲怆泣声。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重温邻国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心灵受到震撼。鲜血淋漓的教训:没有法治的无序的所谓民主只能是民族灾难。纵观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落入某些大国为建立世界帝国而设置的政治迷魂阵,面对乌克兰内外的“反”民主、“被”武力的现实,有人说美国“民主”并不“美”。世界称道的是,中国元首的欧洲之行,在自信友善的气氛中推动了欧洲梦与中国梦的交汇对接。世界多极,民众日子才安稳、平衡。

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正改变着世界和现代人的生活形态。智能化时代到来以后,人类应当如何成长?人与人之间如何感情沟通与交流?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一是曾经最强大的秦朝,一是曾经最富有的隋朝。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不是在它最衰弱的时期,而是在资本主义工业蓬勃兴盛时期。中国历朝历代,上演了无数气势磅礴的历史大剧,最精彩的剧幕莫过于东周。《东周列国志》结尾一言亮谜底:“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 纵观中国历史,“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曾为无数士子开辟了实现人生理想的通道。封建士大夫柳宗元处逆境仍心存高远,他始终抱定积极的人生态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十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人才的“大磁场”,将迎来归国人数超过出国人数的历史拐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共产党为民而生,为民而兴,为民而强,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待,承担起神圣的历史使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靠两条:一靠凝聚和释放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二靠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打铁还需自身硬”,党把自身问题解决好,人民就跟党贴心贴肺,即使有百个考验也如履平地,千个风险也会化险为夷。

转眼又到了硕果累累的深秋季节,中国人民正面向蔚蓝的大海,凝吸天地之灵气,翘首期待明天的精彩与辉煌……

因为热爱,跨越难度

——读厉彦林散文新作《人民,人民》

□石 英

从《土地,土地》到《人民,人民》(刊于2015年《北京文学》第七期),充分看出作家、诗人厉彦林思想的高度和深度、视野的宏阔和明晰、提炼题材的从容与精度,以及驾驭这种“大散文”必备的语言文字功力。

我称其为“大散文”,与曾经听说的所谓“大散文”有所不同:它不重在幅制之大,动辄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也不在于作者口气之大,有咄咄逼人、我说你听之势;而是题材非轻又不那么具象,内涵深重很容易大而无当或流于空泛。作者何尝不曾想到类此难度,然而他却并未知难而止。对于一位富有责任感的精神文明建设者和人民群众的公仆,钟情并驾驭这一题材是绕不过的使命,岂能不对世世代代生活劳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作出清晰无误、热切而敬诚的答案?

对作者而言,这答案的最佳也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形式就是充满哲思而又诗化的气韵非凡的“大散文”。可见言其“大”主要在内质,而不重在表面的“庞然大物”。

论篇幅,与其题材和涵盖的思想内容相较,真的不算太长。品其“奥秘”,皆因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高度的凝缩,语言文字组织绵密,读之有一种“瓷实”的质感。然而,另一方面,却又丰满而圆润,劲峭而有张力。这得益于作者重诗性的哲思而力避纯抽象的概念,关键的节段尽量让富有典型性的事例和细节来说话。如对“人民”这一概念基本内涵的诠释,从历史到当今,都精选最具说服力、最具感情的事例,使人豁然领悟。说到过去,“(淮海战役)开战时,正值山东解放区迎来了土改完成后第一个丰收年,广大农民兴奋地收割完自家的秋季粮食,便扛起扁担,推起独轮车,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毅然加入支前队伍,540多万支前农工高喊着:‘队伍打到哪里,支前就跟到哪里!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就是人民的力量!“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随处可见。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了不让红色苏维埃政权的一枚公章落入敌手,苏区人民甘愿付出生命的代价!沂蒙红嫂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不只是一位战士,她哺育的是党的一个希望。”这就是人民的大爱!

我读到这里,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我与作者彦林同志同属山东,他的家乡在沂蒙山区,我的家乡在胶东半岛;我比他年长一个时间节段,少年时代亲历了敌我的残酷斗争,深悟敌虽强大但最终失败,我方最初虽弱小但最终胜利的转化至理。1947年秋天,蒋军(其中不乏全副美械装备的部队)以优势兵力大举进攻胶东解放区。一时气势汹汹,烧杀奸抢,令人发指;尤其是他们豢养纵容的“还乡团”更是无恶不作。解放区人民群众在痛恨蒋军暴行的同时,更加盼望人民子弟兵早日打回来。本来,在我们老家,人民群众大都非常希望子弟兵在自己村乃至自己家里驻防。在哪个村里驻兵,哪个村子连盗贼小偷也“没”了;在谁家里驻兵,谁家的活儿全由同志们“包”了。以致这家的老大娘不得不和同志们争活儿,笑说:“再这样下去都叫俺变懒了。”在我村,我的启蒙教师、清末老秀才李老师在抗战中盼“中央军”如望甘霖,对“蒋委员长”也崇敬有加,但当他亲身尝到蒋军占领本县军纪败坏的劣行后,痛心疾首地说:“蒋先生不败天理难容。”可见人心之向背。所以根据我本人与乡亲们的亲历和体验:在决定中国命运之大决战中,双方军纪的鲜明对比也是决定敌败我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国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达到了合人心、顺民意,时刻关怀群众的疾苦;无论在顺利和困难的时候都不改初衷。因此,人们的深深感念之情仍涌自心底。作者以一个动人的情节真实地记录了“民心”:“2013年5月我携妻儿陪同种了一辈子地的爹娘坐高铁去游览天安门,老父亲凝望着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说:‘自从有了毛主席,中国人才不挨打,才直起腰杆子呀!”

当前,面临着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灿烂的朝阳映着充满信心的面容,我们从作者的记叙中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与基层群众亲切对话的场景。总书记对山东临沂“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等模范人物语重心长地指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

所有这一切之所以读起来都相当感人,除了作者善于选择运用具象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精当俭省地以质取胜而外,还在于他始终饱含真情浸润全篇。如果说写好文章有所谓“奥秘”的话,那这也可以算作是又一“奥秘”吧。否则,何以能有驱策作者挑战如此“大题材”的强烈动力?这也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常识。

古今中外,凡真正与文学沾边的文章,均应属“情文”之列。三国时诸葛亮之《前出师表》如是,西晋李密之《陈情表》亦如是。凡情自内涌,而非违心勉强之文,发乎其意,而非滞涩造作之文,读者都不难由其字里行间感受其情之流露。因此,无论是彦林同志的《土地,土地》,还是《人民,人民》,都是他长时蓄蕴而终于披载成文。

而不可忽略的是,作者同时是一位诗人,前些年他写沂蒙老区,写民情乡风的新诗有其鲜明特色,在淳朴真挚情感的体验上非常到位。如此当不难理解这《人民,人民》何以写得表面不争张扬,内在诗情纯浓,耐得反复品咂。且看开篇的小序中语:“一撇一捺,脚踏大地,互为支撑为‘人。人民,普通得像大地上一株株的小草,平常得像大海里一朵朵的浪花,平凡得像天上一颗颗无名的星辰……“每每写下‘人民这两个字,我顿感神圣凝重!每每读到‘人民这两个字,我立刻肃然起敬!”我读这段文字也顿生共感,深知这每个字、每一句话,只有被一腔热血浸润过,才能晾晒在阳光下而不失光彩。

一般情况下大都认为:唯颇感抒情而又绚丽的文字方能饱含激情,也方能一咏三叹而感染众人。其实并不尽然,有时看似一段段的叙事文字,读之也颇能被其感染。原因是其事固然非同平俗,而关键是作者已被深深打动,由客体渐及主体,由他声而化为己声,这样的文字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自然都是“带感情”的了。随手摘取几段文字,都是写“事”的,可谁又能说它不带感情、不同色调的感情呢?“中国人民可敬可爱!三年饿肚子的岁月……河南林县人民忍饥挨饿,硬是在悬崖绝壁上凿修出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我的童年,几乎是在‘战斗中度过的:课本学的是战斗故事,课余玩的是战斗游戏,晚上看的是战斗影片……那时文化生活单调,常常追着看电影放映队‘跑片,从前村追到后村,从乡下追到城镇。银幕正面人多看不着,便转到银幕背面,《小兵张嘎》《鸡毛信》《八女投江》等电影不知看了多少遍,小侦察员嘎子、儿童团团长海娃、视死如归的刘胡兰都是我们羡慕崇拜的英雄。” “一个文化堕落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民族!文化,可以让一个民族麻痹、失钙,也可以为一个民族保健、疗伤和警醒。日本人正热火朝天涂改罪恶历史,我们却急于把《狼牙山五壮士》从语文课本中撤掉。上海雕塑家竟然为秦桧和王氏塑像,认为跪像无助普及‘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岂不怪哉!”几段文字,都是“说事儿”,而情感的爱憎臧否一清二白。

当然,作为题材如此重大的散文,如不具备足够的语言文字功力是很难完成得好的。犹如发射卫星,必须有强大的火箭推力才能准确无误地送上轨道。过去有说法是:语言即思维。所谓“内部语言”已在大脑中形成,即作者的思想,付诸文字的只是思想的外显而已。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作为文章,尤其是有相当文学性的文章,相应的表达方式仍是必须具有的功力。而《人民,人民》的作者是具有这样足够操控力的。而且我注意到:为防文字的单一化,他在不同场合,不同节段文字风格也是有变化的:有时酣畅淋漓,气韵激扬;有时深沉厚重,似吟似诉;有的节段比较典雅,有的话语尽求质朴。皆依不同内容,不同情致色调而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能有所变化者无疑也是一种修养,一种能力,不能从容变化,行文便不活络,又谈何驾驭自如?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自如”,不是过分随意。相反,彦林的文字是非常严谨非常考究的。只不过他能够将这些似乎矛盾的不同侧面都调整得相当适中:严谨中有变化,考究而忌板滞,凝练而不使其干瘠,丰厚时而不生赘肉。注意剪裁是绝不可缺的功夫。看得出,此篇是精工细活而绝非一挥而就的产物。

人民既然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那么也就有着写不尽的文章。本文中曾提到了《愚公移山》,彦林同志以他的才智与胆魄首先开掘了“人民”这个命题,相信会有更多后继者“挖山不止”,迭出佳作。

(作者为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离休干部)

“大散文”的新突破

——我读厉彦林新作《人民、人民……》

□许 晨

时令进入了烈日炎炎的夏季,伴随着气温的升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一浪高过一浪地迎来了高潮。前不久,我参加了“山东作家寻访抗战故地”采风活动,重新目睹了冀鲁豫边区军民的英姿、铁道游击队健儿的身手;再次聆听了台儿庄大战的怒吼、沂蒙红嫂支前的歌谣……

我一遍一遍地思索:在那血雨腥风、强敌凶猛的年代里,积贫积弱的中国究竟依靠什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几十个风雨春秋过去了,成千上百个答案摆在人们面前,无疑很多都是正确的,但最根本的一条呢?这时,一本文学期刊中的一篇文章让我眼睛一亮。这就是发表在2015年第7期《北京文学》“真情写作”栏目头条位置的作品——《人民、人民……》,作者是山东著名散文家厉彦林,我的老朋友,也是我任职《山东文学》主编社长时的重点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这篇新作可谓给出了“权威性”的解答:人民的战争!人民的胜利!

出生于沂蒙山革命老区的厉彦林,从小沐浴着爱党爱军爱祖国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淳朴真诚的父老乡亲给了他好学上进的不竭源泉。岁月如歌,不仅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同时也修练出一支丰富多彩的文笔。他早年工诗,有诗集《都市庄稼人》、《灼热乡情》问世,进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散文写作,笔耕不辍,立于文坛。结集出版过《春天住在我的村庄》、《享受春雨》等书,并曾获冰心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大赛一等奖、《时代文学》年度奖等奖项,其中多篇被《读者》、《散文选刊》、《青年文摘》、《新华文摘》等报刊选载和中考试题、写作教材选用。他的作品多是写家乡往事、故里亲情,诸如《春燕归来》、《布鞋》、《青石小巷》等篇什,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真情特色。

然而,好一个厉彦林,骨子里是一名来自老革命根据地、耳濡目染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打江山的党员作家,笔下除了“小桥流水人家”似的温馨与亲切,还有“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与担当。在写作以故乡和村庄为题材的散文同时,他还用深邃的思考和饱满的激情,结合近现代神州大地的风云变幻,以及当代改革开放的壮阔波澜,抒写了一系列关于国家命脉和时代精神的篇章,可谓挥动如椽大笔,描绘热血春秋。记得2013年第8期《北京文学》就发表过他的《土地、土地……》,引起极大反响,我专门写过一篇题为《一曲民族精神的颂歌》评论,曾被多家媒体网站转载。今天我又高兴地看到厉彦林的新作《人民、人民……》,堪称那篇“土地之文”的姊妹篇,而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全文约近8000字,分为5个小章节,取题为“角力人心”、“点中命门”、“中国脊梁”、“精神支柱”和“赶考路上”。起笔从一代领袖毛泽东天安门上一声高喊“人民万岁”进入,而后回顾历史人物事件,思考江山兴亡得失,旁征博引,条分缕析,一层层深入浅出的递进,一次次穿针引线的启迪,一遍遍切中时弊的强调,最后回到新中国诞生前夜,中共中央机关在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下“进京赶考”的故事,深刻而鲜明地诠释了人民是根本、成败在人心的历史真理,抒发了作家讴歌人民、赞美大地的真挚情感。

应该说,这与那篇《土地、土地……》一样,是一篇“大散文”中的佳作。所谓大散文,是针对一些描写儿女情长、短小精悍的“小散文”而言。当然,小散文不小,写得好同样引人入胜,一咏三叹。新时期以来,文坛上兴起一种写历史文化的散文,且往往洋洋洒洒愈万言,称之为“大散文”。无疑,厉彦林的这篇《人民、人民……》可以归于此列,但又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更类似于一声直抒胸臆的时代强音。因为,有些历史文化散文多是借旧地之人文,发思古之幽情,甚而用于春秋笔法。而《人民、人民……》一扫沉闷的发黄的感受,黄钟大吕般地歌赞劳动人民、革命人民的历史贡献。在抗战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之际,献上了一部激情磅礴、动人心弦的交响乐章。

这,就是我想说的“大散文”的新突破!

实际上,以民为本的思想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就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盛唐名臣魏征在《贞观政要》中对唐太宗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则更加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从这个层面上说,厉彦林的这篇作品则以清新有力的语言、气贯长虹的豪情,艺术地表达了上述观点,为这些手上有老茧、脚上有泥土、身上有汗水的人民大众唱响了一曲激越悠扬的赞歌。

请看作家在作品中开宗明义:

“……一撇一捺,脚踏大地、互为支撑为‘人。人民,普通得像大地上一棵棵的小草,平常得像大海里一朵朵的浪花,平凡得像天上一粒粒无名的星辰。每每写下‘人民这两个字,我顿感神圣凝重!每每读到‘人民这两个字,我立刻肃然起敬!”

继而通过起承转合的铺垫,进一步阐述:

“中国共产党人尊崇人民、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和政治追求,不仅是政治理念,更是思想和行动的自觉。上了些许年纪的人,都会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城市乡村,商家店铺、机关、职业大都贯以‘人民二字……当硝烟散尽、枪声渐远,战争让位于和平,发展取代了生存,却有少数干部的心离群众渐远,与群众的感情渐淡,群众在心中的分量渐轻。当发展进入关键期、社会处于转型期、改革步入深水区时,更须坚实地脚踏生养自己的‘土壤,倾听‘人民声音……”

读到这里,读者会情不自禁热血沸腾,激动不已。这些文字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欣赏的范围,而是感受到了一种忧国忧民、戒骄戒躁的拳拳之心。中国共产党人靠人民掌握政权,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安泰一样,所有的力量都来源于大地母亲,而这个地母就是人民!一旦脱离了人民,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根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是我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执政理念。简言之,还是毛泽东主席那句话:“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会永远连民心,接地气,不管遇到什么风浪都无往而不胜。

《人民、人民……》和她的土地、故乡等系列作品,完全有别于某些打着历史文化大散文旗号的文本,没有沉湎于春花秋月的离情别绪中浅呤低唱,而是直面人生、反思现实,写出了一名党员作家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这是真正的有温度、有力量、有担当的力作,也是中国传统“文以载道”的新体现。或许有人会说太过政治化了,像一篇论文。其实,散文的范畴相当宽泛,有些理论文章有文采有激情,完全可以说是政论性散文。比如毛泽东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预言革命高潮:“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则挥笔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难道这不都是好的散文语言吗?

诚然,如果厉彦林在写作此类作品时,再多注意一下艺术构思和语言张力就更好了。这是我在高度评价此文思想立意、谋篇布局的同时,对作者提出的一点更高要求。这会为作品的魅力增光添彩。在个别文人不知是糊涂还是别有用心,贬低崇高,金钱至上,甚而歪曲历史抹黑英雄的当下,《人民、人民……》这样的作品横空问世,犹如一曲嘹亮的号角、一声惊天的战鼓,会起到振聋发聩、鼓舞人心的作用。我相信,也期待着我的朋友作家会再接再厉、游刃有余地运用“乡情”和“豪放”两副笔墨——无论“小散文”还是“大散文”,都不断写出新的精品力作。

2015年7月初写于青岛崂山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作协期刊委员会主任,《山东文学》社原社长主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沉甸甸的人民情

——读厉彥林散文《人民,人民》有感

□魏然森

近日在《北京文学》上读到了厉彥林老师的散文《人民,人民》。

厉彦林老师是写散文的高手,这么多年虽然与他从未谋面,却读过很多他的散文及散文诗作品。印象中他把散文当作雕刻,总是讲究细节的准确和完美,讲求整体的层次感与棱角分明,读了便有雕像般的景像在眼前久久晃动。

《人民,人民》同样是这样一篇文章。

从2009年动笔,到2014年完成最后一次修改,厉彥林老师用了五年时间“雕刻”这篇只不过九千余字的文章,用心之苦不在于文章本身,而在于心中的那分人民情,一分沉甸甸的人民情。

我自2013年春天开始在沂水县诸葛镇挂职副镇长体验生活,至今已经两年有余。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与老百姓天天打交道,再加上沂水县大搞万名干部联系百万群众活动,我在诸葛镇的河南村联系了36户农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和他们见见面聊聊天,解决他们提出的各种诉求,人民这个词在我心里已经越来越富有感情色彩,已经越来越觉得,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是多么正确;把人民放在首位,坚持做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是多么正确。人民真的是国家的基石,政权的基石,没有人民,就好比无水之湖,想行舟万万不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凭着小米加步枪就能夺取政权,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宰,因为她首先占领的不是广阔的土地,而是比土地更广阔的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共产党这里得到了验证。

但是,作为执政群体中的一员,有些官员是不是真能理解人民二字的含意和份量呢?是不是真能吃着人民的饭,喝着人民的奶,穿着人民的衣,把人民放在心上呢?全国解放后,毛泽东专门论述过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告诉全党干部,群众对于我们巩固政权稳定江山的重要性。但是,当权力真正落到了某些人的手里以后,人民便在他们的心里变得轻如鸿毛了。很多人大会小会讲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而真正从心底里承认自己是人民公仆的干部却不多,反到是觉得比人民群众高一等的人随处可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现象就更为严重。有一段时间,准确地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某些错误政策的压力下,有些基层的党政干部甚至视人民群众为草芥,把“匪性”带到了农村工作中,把共产党的形象败坏到了极点。于是便导致了这些年来,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导致了无数老百姓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就骂娘的不良局面。也才导致了几十年前我们走的群众路线路子,今天不得不重新提起来。用联系群众的方法找回从前那种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这是走到危险边缘的一种自我救赎,是极度干渴后的紧急掘井。如果称之为“亡羊补牢”可能有些过激,但是加上“未为晚矣”则十分恰当。

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父母深怀感情,那是因为父母养育了我们。而人民又何尝没有养育我们呢?过去我们把党比作母亲,把祖国比作母亲,其实真正的母亲是人民。没有人民,我们就会断奶。没有人民,我们就会失去支撑。所以我们必须,只有必须,把人民当作我们的母亲,我们才能真正从内心生发出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才能把人民的事情办好,才能把人民的文章写好。或者说,我们都是人民中的一员,爱人民其实就是爱自己。而这种爱又必须是客观的,冷静的,深沉的,否则就会偏激,就会失掉原则。厉彥林老师做到了这一点,因为他爱人民,他看到的不只是人民的优点,也看到了人民的缺点,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于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性。

现在有人提出,到任何时候,只要站在人民群众一边,不管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有错。这话说得对,我赞成。但是,站在人民一边不只需要感情,更需要理性、原则和思想高度。特别是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同志,站在人民一边,引领人民走一条正确的道路,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与潜藏在人民中间的邪恶作斗争,与打着人民的幌子唱着高调干坏事的权力者作斗争,把一份公平、安宁、和谐带给社会,才是真正的站在人民一边。

感谢厉彥林老师写了这么好的一篇文章。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过程中,体会到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的重要性。我作为一位普通作家,在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则感到了为人民发声的责任。厉彥林老师既是一名党员干部,也是一位作家。所以他的感受与我是一样的。而人民情的产生,就是基于这种感受。所不同的是,在我有了感受还没有真正用作品为人民发声的时候,厉彦林老师已经把声音发出来了。而且早在几年前就有了深入思考,并决定了发声的方向。所以他的这份人民情有着沉甸甸的份量,有着陈年老酒般的醇香,我要向他致敬!也因为如此,评论这样的好文章我不能谈创作技巧、艺术价值,因为它的情感分量和思想分量已经远远盖过了其他一切。而情感和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其他无需多求。

愿厉彦林老师的人民情永远郁郁葱葱,并能不断地开花结果。

(作者系国家一级作家)

平民的情怀,大师的视角

——评厉彦林老师散文《人民,人民……》

□郇恒赛

厉彦林老师是我中学时期就已熟悉的作家,至今仍保存着上世纪90年代摘录到笔记本上一些他的诗作。2015年第7期《北京文学》刊载了厉老师散文鸿篇《人民,人民……》,读来倍增力量,倍感欣喜与振奋。一本在手,不忍释卷。从遥远的青藏高原,我发短信给正在山东读高中的女儿:此文作者的作品曾数次入选阅读教材和高考试卷。这篇新作大气磅礴,笔法细腻,说理透彻,哲思深刻,宝贝女儿要反复研读甚至背诵,可以有效提高语文和政治考试成绩10分哈。当然,读此文的收获绝不仅于此。

很少有作家会触及“人民”这样的宏大议题,一则主题太宏观,高深了不易懂,浅陋了不点题,有些不好把握。二来手法上难驾驭,重叙事会不明事理,光说理又太枯燥;语言太官方读者不愿读,太抒情又会缺逻辑。

作为一名从农村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厅级官员,厉彦林老师以一介平民的情怀切入,用大师一般的视角解读,使得《人民,人民……》这篇文章,既生动具体、妙趣横生,又说理深刻、意味深远。在全党上下深入践行群众路线,重拾“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优良作风的新的历史时期,《人民,人民……》是一声嘹亮的号角,一篇战斗的檄文,更是一剂清醒的良药。

既重辩证说理,更有深情表达,整篇文章亲切得像拉家常,却又深刻如洪钟大吕。立足历史的纵深,比照现实的得失,厉彦林老师巧妙地将深刻说理寓于生动叙事之中,叙议结合,情理相融,论证有力,旗帜鲜明。在铺排开来的一系列故事之中,在娓娓如拉家常的作者亲历之中,在旁征博引、一气呵成的有力论证之中, “角力人心、点中命门、中国脊梁、精神高地、赶考路上”的文章脉络和实践逻辑,渐次深入,渐入佳境,一一清晰生动地呈现出来。读来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并无半点说教之感。字里行间,潜移默化,读着读着,你会油然体悟到“共产党占有大片人心……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的深刻哲理,体悟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精神力量,从中受到颇多鼓舞,得到诸多教益。

文章的语言风格也特别“人民”。不论是陪同爹妈妻儿游览天安门时老父亲的感慨坦言,还是作者少年时代眯着眼一句一句上台背诵“老三篇”的情形,以及毛主席在《愚公移山》中得出“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给市、县委书记们念的一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的对联……无不寓深刻与通俗之中,寄深情与字里行间,皆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切中命题,层层深入,可谓是精准表达、精彩呈现。连那个让人啼笑的进城农民街边“方便”的小段子,也无不寄予着作者深刻说理的良苦用心。民生无小事,培育大国公民应从小事入手。

强烈的问题导向和深深的家国情怀,是读罢此文的又一深刻印象。如果仅把此文当成一篇语言优美的普通散文来读,那实在显得有些浪费了。在厉彦林老师行云流水般娴熟的文字驾驭之外,是强烈的问题导向和深深的家国情深。透过普普通通的文字段落,透过每一个字里行间,你可以深刻领悟到作者对这片土地、这个国家至为深沉的爱。作者是一个出身农家,重情有义,正直友善的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他过往的许多文字里,我最感同身受和喜爱的便是他充满浓浓“土腥”气息却饱含炽热爱恋的乡土文字,像《煤油灯》、《布鞋》、《乡情如酒》等等,都印象深刻,经久不忘。善念才是最好的陪伴,爱才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作者,怀着深沉的家国之爱,在《人民,人民……》提出了诸多重大而深刻的时代命题,指出了很多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但你会欣喜地看到,对这些问题的提出,作者是充满善意的,是满怀情感的,是具有建设性的。“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在堆积如山的问题里,你绝看不到任何抱怨,找不到任何推拖,更不会有不负责任地一吐为快和自我标榜式在文字上对道德高地的姿意占领。通过叙事说理,厉彦林老师在文中鲜明指出“再强有力的政府,再富足的国家,都不可能满足人们无度的欲望”的社会命题;通过立论引证,作者进一步强调“我们不能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以及“在私人领地之外,敬畏公共空间”的时代课题。站在历史和未来的高度,作者还深刻告诫“除了解决民生的‘更高与‘更多,还要思考与群众如何‘更亲与‘更近。这是当今共产党人自我净化、革新与超越的命题。”

一切问题的提出皆源于爱,一切问题的解决皆指向未来。厉彦林老师在文中说,香港社会曾经就是一个浑身长满癞疮的重症患者,腐败横生,经过一番脱胎换骨的大手术、痛苦地治理,变成了一个被世界公认的光鲜靓仔。一切问题都是会得到解决的,作者引导人们看到未来,看到希望,从中得到“从我做起,舍我其谁”的启示。未必事事求解,但问题提出却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怕的是歌舞升平中,对很多膨大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是选择视而不见。作者进而提出一系列更为深刻的问题,诸如如何减少愚鲁盲动、急功近利,动实招,降虚火?如何坚守民族传统文化,尊重自然生态,不吃子孙饭、不断子孙路?如何崇尚文明,和平崛起?中国共产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更加复杂和严峻的考验,面临重重“考试”,“赶考”正在路上,诸如“城市居民对蓝天的渴望、餐桌丰盛后对安全的期许、富了口袋富脑袋的需求以及“发展起来以后”的各种期盼,在13亿的基数上排列组合,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一系列问题的求解,何止是振聋发聩,更是警钟长鸣。“打铁还需自身硬”,党把自身问题解决好,人民就跟党贴心贴肺,即使有百个考验也如履平地,千个风险也会化险为夷。

“形散神聚”方为美文。《人民,人民……》不论从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是叙事方式、表现手法,不论是语言风格,还是论证说理,不论思想价值还是艺术追求,皆有许多可圈点之处。但感受最深的还是其“形散神聚”的艺术追求。这篇长达9000多字的文章,信息量极为丰富,方法手段极为精巧。叙事,说理,天南海北,过去现在,历史未来,无所不有,应有尽有。既有史实记述,又有事例铺排,既有论据说理,又有生动故事,既有回顾过往,又有未来展望……如此丰富的一切,却又无不归结于一个深刻而清晰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人民”。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人民万岁”,民心角力、民众力量、精神支撑以及党的“赶考”,布局谋篇中,处处贯穿“人民”主线,突显“人民”力量。正如作者的开篇明义:人民,普通得像大地上一棵棵的小草,平常得像大海里一朵朵的浪花,平凡得像天上一粒粒无名的星辰……每每写下“人民”这两个字,我顿感无比庄严尊贵,神圣凝重!每每读到“人民”这两个字,我心中总汹涌澎湃, 肃然起敬!

(作者系山东援青干部)

终身“赶考”

不枉青春

□徐步达

品厉彦林老师的《人民,人民……》,时如夏日甘泉,沁人心脾;时如冬日暖流,暖人心房。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我愈发感受到了“人民”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推波助澜;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愈发体会到了“人民”与“教师”缘何紧紧相连;作为一名普通的80后青年,我愈发认识到了何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愈发期许举起右拳、说出誓言那一刻的到来。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人心的角力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的信任与支持”,点中了“为人民服务”的命门,而当人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个“为人民”的政党、政府的存在,自然会自觉、自愿的担当国家与民族之脊梁。岁月更迭,当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相遇,当“糖衣炮弹”再次叩击、拷问着我们的道德、意志与境界,能否坚守“精神高地”成为了摆在党和政府以及全体中国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一个文化堕落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民族……在举世言欢、娱乐至上的时代,道德、文化和信仰的危机触目惊心,神圣而庄严的崇高之美弥足珍贵”。实际上,面临考验、需要“赶考”的,不仅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和政府,还有每一位被服务的“人民”——我们自己。

作为一名普通的80后青年,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预备党员, 在反复诵读了厉彦林老师的《人民,人民》之后,我更明确、更坚定了我的人生信念。

一、 不枉青春,做有信仰的80后青年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道德和信仰的力量来约束膨胀的私欲,就不会有长远的预期,就没有前途和希望,就会是道德沦丧的社会。”在我个人的价值体系中,人需要理想,但更需要信仰——理想,是微观的、可见的目标,信仰,则是生成理想、支撑理想、升华理想的宏观心理本源,否则,理想就可能误入歧途,成为仅为满足个人欲望功利式的幻境。在“为人民服务”的感召下,“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成为了我本人确立、实现一切理想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离此信仰,任何具体的理想都变成了没有港湾可以停靠的扁舟,飘摇不定,终无所归。

在我的认知中,不枉青春,做有信仰的80后青年,意味着自身心理的成长、眼界的开拓、心胸的延展,意味着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的学以致用与用以致学,意味着为己、为人的埋头苦干与奋力拼搏,意味着个人意愿与公共需求的不断统一。今时今日,在党和政府如此坚决地肃清吏治的举措下与如此真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情谊中,不枉青春,做有信仰、有道德,做继承、发扬“中国脊梁”精神的80后青年,是我们在这个年华、对这个时代的最好交代,也是我们从“人民”的角度给予这个深爱着人民的党的最好回应。

二、做有“脊梁”的人民教师

中国人民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民教师无疑就是中国教育的脊梁,而中国人民教师脊梁之所在、之核心,就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宝贵的传统教育思想。

近年来,外来教育思想、理念与本土教育思想、理念的碰撞与融合,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教育领域“相遇”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各种西方教育学流派、心理学流派为理论依据的教育理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引发了长久以来我们对过犹不及的担忧——祖先世代所沉淀的博大、深远的本土教育理念,果真只剩“讲授”、“填鸭”可以形容?中国的教师,果真已经到了只能向西方讨教的境地?中国教师的脊梁,到底该靠什么来支撑?这里,我完全没有排斥或否定引进西方教育理解的意思,恰恰相反,我本人十分鼓励研习西方大家的教育精髓——杜威对“经验”的重视以及由此提出的“做中学”、布鲁纳与奥苏泊尔对认知过程的深入研究、以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的前苏联教育家对教育深沉的爱及其将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的功底……都值得每一位中国教师认真研习。只是,在认真研习之后,更需要冷静思考,中国学生的“经验”该如何组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做”什么?中国学生乃至中国教师的认知结构该如何建构?在本土教育理念中,是否流淌着能为我们实现上述愿景提供助力的涓涓细流?要做好中国教育的脊梁,作为人民教师,就必须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历史上那些可贵的教育思想和做法,并有选择的运用的我们的教育实践当中去。我们不能带着自卑向别人讨教,而应带着自信向别人请教;我们更不能因为学习了别人就否定了自己,尤其是在我们对自己的教育前辈曾做过什么都知之甚少的前提下。

总之,挺直脊梁,应作为海纳百川的前提;而挺直脊梁,又需以有思想、有主见、有鉴别能力为基础;最后,有思想、有主见、有鉴别能力的教师,才是人民最需要的,也是最有可能做好“为人民服务”的教师。

三、做有坚守的人民教师

习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想,对教师而言,“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然,教师工作终归是有边界的,我们不可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唯一动力源,提高国民素质的历史重任也绝非教师一己之力所能及,但我们的确是学生生命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动力源,也的确是提升国民素质的生力军。因此,施加有效的教育影响,引领学生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我们无可争议的责任。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算的上幸福、美好?厉彦林老师指出,“幸福不是用物质、金钱的数字垒砌衡量的,而是内心的淡定、从容、满足和处处充满的人间之爱为标志”,事实上,身为教师,如果不力求对学生的幸福观产生上述正面影响,那么,不要说学生的“精神高地”可能会丢,连教师自己的“精神高地”都可能不保。如果连校园都成了精神需求的贫瘠地,这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灾难。因此,“幸福教育”在当代校园教育中是极其必要的。

当然,我们通常认为,学业竞争的残酷是教育现实,我们不能在自己臆想出的世外桃源中大谈境界、空讲幸福。诚然,竞争是现实,由竞争造成的筛选也是现实,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竞争的另一重要功效——分配。例如,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并驾齐驱已成必然趋势,然而,受传统人才观影响,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是大多数人愿意遵循也力求遵循的人生轨迹,上大学(学术类大学)是人生成功的主要象征。而职业教育,只不过是穷途末路者的归处,是迫不得已的“野路数”,于是,除了残酷,学业竞争的确再无其他,而人生的幸福与价值,也必然充满了功利的成王败寇的意味。在此背景下,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家长认清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的多元化需求,使其认识到学术潜力与技术潜力都能为人生创造物质财富、社会地位,也都能给内心带来价值感、归属感(事实上,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本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必然结果)。当然,这个引导,是需要过程、耐心和技巧的,是需要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科学渗透的,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本身就具备健康、理性的幸福观,需要教师本人就具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境。

“所谓‘素质,并不仅是会英语、会电脑的现代技能,更不是会穿衣、会玩乐的现代生活,而是价值制度、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与时俱进。”身为教师,我们该给予、能给予学生的,不仅有“生存”的技能,更要有“存在”的自我意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一个经常跳出自我思考自己为何“存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有素质、有涵养、有境界、有公心的人。

四、做一名经得住“考”的共产党员

《人民,人民》明确而有力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民而生,为民而兴,为民而强,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待,承担起神圣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即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预备党员,我再一次被这掷地有声的神圣使命所感召。这里,我不想堆砌豪言壮语,也无意表露慷慨激昂,我只想用我对生命全部的热爱以及我所能想到、做到的一切,去证明这是一个值得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时代,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绝无仅有的良机。若干年后,如果我能发自内心的说出一句“我是一名终身‘赶考且经得住‘考的共产党员”,那么,我所有的理想与信仰,将换来最完美的收尾。

(作者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