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
2015-12-10岳勉
岳勉
摘要:面对“90后”充满活力与个性的一代,与以往的一味强调主体性的观念不同,主体间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它主要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各个主体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他们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沟通,相互影响,共同营造和谐局面。它更新了传统辅导员工作的理念,为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主体间性;辅导员工作;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03-02
一、主体间性的含义
“主体间性”一词是由英文单词“inter-subjectivity”翻译而来的,它还可以翻译为“主体际性”或者“互主体性”等。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德国精神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的,而后经过哲学家们的不懈研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胡塞尔对主体间性理论进行了完整地阐述,他认为主体性意味着自我,而主体间性意味着自我共同体,包含着集体主义、互助互为之意。“主体间性”与“主体性”是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意义。作为“主体性”发展的新阶段,“主体间性”是各个独立主体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主体间或主体际的关系。哈贝马斯在其“交往理论”中提出了“互主体性”这一概念。他认为,主体性一定是在人际间的交往活动中生成的,而这种交往最终一定会转变为“交互主体性”。这是由于交往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人只有在广泛而有效的交往活动中,才能获得现实生活真正的意义。“主体间性”所展现的是一种各个主体之间相互融通、相互包容的关系,处在这种关系之中的各个主体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格,主体的特征在这样的关系中得到充分地展现。
我国也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其中以张耀灿教授的理解最为全面和透彻。他认为:(1)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因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依存是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2)主体间性是一种关系,即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成单个式的个体,而是看成与其他主体的共在;(3)主体间性是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即对待他人要尊重、同情、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也意味着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让他人理解自己。
笛卡尔曾经提出“我思故我在”的思想观点,这为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人的主体性与主体地位得到了确定。笛卡尔强调的是个人对自身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种思想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最终必将造就“异化的人”、“单向度的人”。主体间性这一概念逐渐被引入到教育实践中,实际就是在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因素应该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意在突出二者的联系性、统一性和协调性,这就与传统的主客体二分法相区别。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两方面的主导因素,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辅导员工作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离不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努力。
二、当前辅导员工作中主体间性的缺失
(一)主体、客体二元对立模式明显
在以往的辅导员工作中,辅导员被视为唯一的主体,这也同时意味着,学生处于客体地位。辅导员往往比大学生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拥有相对较高的知识和能力,他们凭借自己在管理方面的权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的改造活动。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学生是主体加工的对象,是活动的终点。辅导员作为主体,总是优先于作为客体的学生。这种“主体—客体”思维模式,造成学生认知的片面化,使辅导员工作成效不理想。
(二)学生主体之间的交往缺失
“90后”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自我意识很强,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特立独行、张扬个性,在团队中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现自我,缺乏团队忠诚感。在以往的思想教育和学生工作中,同一教育活动中的交往大多仅限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反思以及工作实践中的交往则占少数。学生工作过多地追求一般号召和轰轰烈烈的形式,着重于实践建功活动,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三)辅导员工作主体单一,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目前的情况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是辅导员自己在唱“独角戏”。大学校园里,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而主要由专业任课老师上课,辅导员很少授课,除此之外的专业课很难起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与管理被分割为互不相干的两个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沟通,因此很难发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在高校组织机构设置中,教学和行政管理都应该把育人看作是部门的首要职能。而现在高校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学生辅导员在忙完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之余,还在不遗余力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从辅导员这里获得的教育难以在其他大学生活中得到呼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无法形成一种合力,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也会因此大受影响。
三、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
(一)转变观念,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世界都在积极倡导独立和个性、尊重人性等,这些已然成为各个国家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如今的高校辅导员面对的是一群充满活力、思维活跃的在校大学生,因此广大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尽力避免以往简单育人方式,变指示、命令为帮助或者引导,要做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引领者、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者,要将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客观个体,把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与挖掘作为工作的重点,切实维护学生人身和财产权益,了解并尽力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自觉树立“互主体”意识,即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的关系,辅导员和学生都是主体,而知识、工作等才是客体,是需要双方共同面对的对象。双方的主体性由于客体的调节而得到充分发挥,并以主体间性为指导,不断地在思想层面上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认知层面上进行更新与再认,最终形成共识,以指导大学生活中的实践行为,完成交往的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日常工作。
(二)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搭建交流平台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途径也是通过网络。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也要具备基本的网络运用知识以及分辨、搜集、整理网络信息的理论和方法,主动了解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态势。通过网络和他人交流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因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自由地展现个性,还可以避免现实场景中的尴尬局面,他们也更愿意向一个虚拟的网络人物倾诉自己的心声。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本班的QQ群、微博、微信群、飞信群等,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网络多与学生聊天,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情况。当然,网络媒体的创建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不仅需要辅导员全身心的投入,还需要辅导员们达到一定的计算机水平。网络媒体所传播的内容需要辅导员用情感来认真经营,时刻把握学生们的需求、爱好和兴趣,用爱和共感来与学生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网络媒体的建立是一个不懈完善的过程,需要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辅导员们自身的网络形象需要用爱、责任和个人魅力来塑造。
(三)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认为,“社会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是人的思想发展的动力,是人的思想认识的目的,也是检验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组织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首先,有利于强化认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增强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其次,有利于学生创新,在实践体验中,学生们会总结出新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因此,辅导员要经常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亲身看、做、悟,可以起到单纯说教所无法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彼此的认识,积极交流,相互传递信息,达到主体参与的效果。
(四)在师生群体中倡导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的一种教育方法。自我教育法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主动性等特点。
自我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在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与大学生是相互依存的两个主体。如果学生不了解辅导员,对辅导员工作不积极配合,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难有效地开展。同样,要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学生主体的信念和自觉行为,大学生就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辅导员工作中来,自觉地开展自我教育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自我教育是个体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个体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如今,教育的发展趋势正朝着国际化、现代化、大众化的方向迈进,自我教育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只有加强自我教育,才会培养出全面而均衡发展的人,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田九霞.试论主体间性诠释下的交往式思政教育[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张奎山.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构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惠笑吟.以综合素质课堂为抓手 开拓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思路[J].管理学研究,2013,(1).
[4]廖淑珍.浅谈当前形势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思路[J].南方论刊,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