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的思考

2015-12-10吴亚男南月省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价

吴亚男 南月省

摘要: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颠倒了教学场地,转变了师生间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变革。翻转课堂在我国受到了信息技术、师资水平以及评价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主要从微视频制作、教师专业素养、学校的宏观调控、关注翻转教学全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地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218-02

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传入引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翻转课堂在各个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出教育教学新理念的要求。翻转课堂在教学流程上的“颠覆”,能极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与众不同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这个学校的化学教师老师应用软件录制了演示文稿的播放和上课的声音,制作了视频上传网络,以便那些因生病和参加其他课外活动的学生能够在家进行学习。这一举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后来老师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节省出课堂时间来为在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在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课上由教师领导学生解决问题,交流探讨,展示提升。这种颠覆传统教学流程的教学形式就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不仅在教学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迎合了教学新理念的要求,更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翻转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及理解程度安排学习进度,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其次,翻转课堂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教师对于不同学习情况、不同性格、不同经验的学生会提供适合的视频,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因材施教”。最后,视频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可以回放,这样就使得那些因事误课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二、翻转课堂在我国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对于翻转课堂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翻转课堂大范围地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实施依然存在着无法突破的障碍。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严重,网络信息技术还不能达到区域共享。翻转课堂的实施中微视频的观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有信息技术上的支持条件,就不能达到教育公平。微视频是不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否促使学生在家自主完成知识讲授过程也是很难掌控的。课前自学、课上活动和课后巩固,能否做到环环相扣,对教师则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翻转课堂评价机制能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适应,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对学校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诸如此类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翻转课堂在我国实施的进展,亟待解决。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笔者产生了如下思考。

三、翻转课堂在地理学科上取得成功的希望所在

地理学科是集综合性、地域性、差异性于一体的学科。它有别于其他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看图、读图、画图,教师还要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翻转课堂在地理学科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的有机整合转变成富含教师、学生、内容、媒体、环境等多因素的复杂教育行为。因此,翻转课堂要想在地理学科上取得成功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优质的地理教学视频。翻转课堂的实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完成知识教学过程,因此视频的制作及特点决定着学生的自学效果。在地理学科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同样重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学视频最好做成主题视频,比如“热力环流的原理”、“水循环的过程”等分别做成一个主题视频。并且视频需短小,尽量控制在15分钟之内。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使学生长时间地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地理教学微视频中应该尽量做到图文结合,让学生学会看图、读图、识图。教学视频中尽量不要出现教师的形象,而是以一种声音的出现形式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学生一整天都在学校中对教师早已产生了视觉疲倦,更别提对教师所讲内容的兴趣了。

2.高水平的地理教师队伍。有人说,翻转课堂使学生在课下都进行了自主学习,削弱了地理教师的作用。其实不然,翻转课堂的操作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和职业敏感度。①地理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敏感度。不是每一节内容、每一种课型都适用翻转课堂。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对于翻转课堂的适用性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凭着专业敏感度进行安排和选择。②地理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在向学生提供视频资源前,还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根据学生性格、学习情况的不同,提供不同形式的视频,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练习,实现个性化一对一的学习方式。③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很强的掌控能力。课堂上的活动需与微课程形成互补。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形成认知聚焦,着重讲解重点、难点,而不是像学生观看的微视频那样面面俱到。在课堂之上能够很好地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成果展示、归纳总结,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

3.学校对地理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合理安排。①翻转课堂的实施肯定针对的是所有学科,是学校课程整体的变革。这样问题就应运而生,一个学期要开设十几门课,如果每一科都要用翻转课堂,那学生在课下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观看和完成练习,不能迎合学生减负的倡导。这样严重地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理想。需要观看的视频增多,学习的效果便可想而知。本身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学生在课下对知识有很好的理解,教师在课上的讲解不会像视频里那样面面俱到,如果学生对视频授课的内容一知半解,课上进行的活动就没有办法顺利完成,那么翻转课堂的意义就不大。②学校在进行课程的重新安排时应考虑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互补性,课程内部之间的互补性。比如,一天的课程里使用翻转课堂的课程不宜超过四科。同一门课中也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用于翻转课堂。地理课程中课型主要分为讲授课、练习课、巩固课等,在地理课中可以把练习课与巩固课等其他课型交互使用翻转课堂。endprint

4.地理教学全过程与信息技术的紧密融合。现阶段人们对翻转课堂更多的关注点在视频观看、视频制作及网络环境中。但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单纯某一个环节做好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地理学习上应用翻转课堂时,不要只关注微视频而忽略其他环节的重要性。翻转课堂是由知识讲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组成。知识的讲授最终的目的是知识的内化。让学生学会应用,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把新接触到的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学习结构中。如学习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这一节,学生就应该树立起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的意识。真正的翻转课堂不应该只是关注学习场所,应注重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不应该只关注学生观看视频这一单一的行为,应该关注富含地理教师、学生、媒体、环境、内容等多种因素交错的动态过程。不能只关注在线视频观看,应关注智能诊断系统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富媒体环境。

5.与翻转课堂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提出,教学评价的转变都会成为其核心内容。翻转课堂也不例外,没有适合的教学评价就体现不出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和意义。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来看,评价主要注重两点:①注重过程和情感评价。教师可以发放学习记录档案袋,要求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也可进行学习过程心里变化的跟踪,让同学写课后感想。如学习了“全球气候变化”之后观察学生是不是树立了环境保护的意识,生活中是不是有所行动。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很多,尤其是学生家长及社会也参与了进来。在课前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评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协作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内化,学生间可以互评。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社会也可参与评价。此外,教师是整个课堂过程的设计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评价不可缺少。最后,学校管理者的评价会使整个评价更为完整。

四、“翻转课堂”在我国方兴未艾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个性化学习,从真正的意义上将教师由主宰者转变成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着现代教学新理念。其实我国很多学校都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如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创立,这种教学模式也是翻转课堂的形式。然而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广泛实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专家和学者不断地探索。但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将为“教”与“学”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关键因素探究[J].远程教育杂志,理论前沿,2011,(5).

[2]翻转课堂:美国日渐流行的教学模式[EB/OL].(2012-07-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c4a870102e79l.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