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之思
2015-12-10高鹏施琦
高鹏 施琦
摘要: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为培养品德结构完善、知能系统全面、素质能力优良的现代化人才而制定出的。对培养过程的诸多要素进行重新审视从而实现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针对我国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缺陷,以西方国家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史和现实经验为参照,在分析现有模式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转变观念,完善制度,从而实现重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目标。
关键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187-03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等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剧,高等教育体制也随之不断进行改革,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教育体系也在不断探索。由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清晰,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混淆不清,缺乏灵活性、开放性,需要调整与重构培养模式,从而能更好的适应高校和社会对学术型研究生的需求。
一、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及局限
1.研究生培养系统不完善,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推动下加速发展,整个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硕士研究生作为本科、硕士、博士这一整个高层次人才培养链条的中间的重要环节,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尤其面对当前学术研究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校师资的培养取向日渐向博士层次倾斜的新形势下,同时具有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及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的双重功能,学术型硕士生教育工作应如何合理兼顾二者的关系,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成为其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学术型硕士生培养目标还未明确化,虽然应用型专业学位硕士发展迅速,已经打破了过去的单一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且应用型学位研究生基本采取各高校自定招生的形式,有大幅度增加。但其培养模式仍然是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混为一谈。一些重点高校采用缩短了学术型硕士生培养年限的方式,但在总体思路上,硕士生培养要求仍然与传统要求是一致的,并未冲破硕、博分阶段式培养,仍未能从整体连贯性、可持续性角度来改革并解决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因此,完善研究生培养系统,明确学术型研究生与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区别,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亟需改革的问题。
2.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较模糊。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相互紧密关联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大要素共同构成的研究生培养运行方式与组织模式。”[1]尤其要强调培养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模糊,与本科生培养模式近似,并且与应用型研究生共同培养,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方式松散,培养过程单调,缺乏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学术型研究生作为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与优化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学术型研究生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共同发展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满足研究生教育追求学术价值与适应市场需求的合理化发展。美国威斯康星嚣张查理斯·范海斯提出大学具有三项服务职能:“(1)培养有知识、有能力工作的公民;(2)发展和创新知识;(3)传播和推广知识,使之解决经济、社会和政治等领域的实际问题”。[2]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务长约瑟夫·C伯克教授也曾对高等教育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进行过论述,他认为“学术和商业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取向,他们被不同人格的各种专业人员追求者,学术的目的是通过探索来发现真理并传播这些基本原则,而商业的目的则是通过畅销产品的开发和供应来获得利润。”[3]学术型研究生与应用型研究生则充分体现了学术和商业两种不同的规范和价值取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学者、追求学术价值,推进科研创新。应用型研究生则以培养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实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增进技术创新、知识应用。
3.学术型研究生缺乏培养质量评价监控机制。目前高校大部分设立了专门的校、院两级管理机构。校一级的研究生院主要负责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及就业等工作和事宜;在院一级则设立研究生思想教育与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与教学,研究生实施导师负责制,导师承担着学生的日常教学和培养与毕业审核职责。院校对学生实质性的培养作用不明显。但是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缺乏评价和监控机制,对相应的导师资格审查和培养质量缺乏相应的明确约束制度。美国高校拥有严谨的质量监控机制,各种中间组织严密监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美国大学联合会最为出名,其成员由哈佛大学等一些研究型大学组成,将监督博士生教育质量作为职责,设立了严格的评价标准,对博士学位的授予资格条件进行了规定,有效保障了研究生的培养素质。此外,美国高校对博士生论文具有原创性要求,这些评价制度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钻研精神。
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要素分析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具体的培养目标而对其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标准进行要求,以形成规范的、形成相对稳定的培养模式,可以使高校研究生培养有章可循。“并非是对原有培养模式的完全摒弃,而是在吸收或者包容原有模式基础上的一种创新,一种发展,一种转变”。[4]研究生培养模式包含了四要素,即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价。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目标旨在培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科研人员。从发展角度和其层次要求来看,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已从硕士研究生提高到了博士层次。因此,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同异并存,体现出共同的和差异性的目标。一方面要为研究生夯实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应该为攻读博士学位做好准备,从而实现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层次的衔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应该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专博兼具。学术型研究生应该与本科生教育相比体现其高层次性和研究性。因此,它以专业教学活动为基础,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较为系统的专门知识,并且能够围绕该专业开展研究和创新工作。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分化与综合发展趋势,跨学科领域研究较过去已经大大拓展。因此,学术型研究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又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以适应科技发展对学术创新的要求。endprint
2。科研攻坚。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本质的区别在于其承担着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和发展知识的重任。日本《研究生院标准》对研究生学位明确规定:“通过创造性的研究,对从前的学术研究成果再增添新的见解,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其专攻领域内养成指导研究的能力。”[5]
从其培养目标出发,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应该恪守严格的录取标准,科学全面地考察学生的思想、学术修养、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国外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对优秀生源的条件限定明确,如美国要求考生大学的平均成绩在75分(满分100分)以上;英国要求学生的本科毕业证书是一级或者二级荣誉学位。德国和英国虽然研究生录取没有考试形式,但招生时都非常注重面谈效果、申请书和专家的推荐书。面谈过程中,导师会提出较宽泛的问题来考察学生的科研素质、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一些大学还将GRE成绩综合能力考试作为选拔条件,以此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术潜能。此外,学生在本科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也成为高校录取研究生的重要参考标准。招生质量是保证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
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应区别于本科教学的单纯知识传授,而应该侧重科研探索、知识创新,致力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学术型研究生课程教学应该注重研究性、参与性启发式教学。西方国家专家学者在研究生教育阶段通常会采用Seminar教学法,采用学术交流方式,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开展的自主开放探讨式的学习活动。传统导师一对一负责制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私人关系,学生无法最大限度接触到其他导师的不同思想,学术交流与融合欠缺。“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互相渗透、不断分化综合并以综合为主流的发展趋势中,创新性成果往往产生在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点上。”[6]
学术型研究生自入学到毕业离校,培养时间跨度较长,因此,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设立不同的质量评价和监控措施,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虽然目前高校都设有中期检查制度,以激励研究生对自身能力进行查漏补缺,但目前的中期检查流于形式,检查力度与标准要求过低,而且缺少相应的处罚措施。西方国家已经普遍采用资格考试与淘汰制并举的考试制度。在博士研究生进行论文写作之前,均要参加资格考试,考察其是否已经具备独立完成高水平学位论文的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资格考试的淘汰率在5%~30%不等。这种考评制度对研究生的质量监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路径
完善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从其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方式与质量评价机制等要素角度着手,明晰培养目标,严格录取标准,完善导师负责制度,建立质量评价制度。实现其重构,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政策支持、制度创新,需要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
高校教育改革,观念转变是先导。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单一走向多元,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需要高校和社会首先从整体观念上树立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研究生培养并存的认识,从而在具体实践中对不同的研究生类型采取不同的针对性培养方式。随着知识经济对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各行各业越来越深化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依赖越来越强,因此对学术型研究生也提出更多样化的需求。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应该走出传统的埋头书本教育模式,逐渐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培养各个领域的高层次科研人员,还负有培养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责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也不能仅限于科学理论的创造,还要包括对技术创新与知识应用的再发展,技术创新的是基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也是知识应用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面对各种新形势下的挑战,传统的专注理论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科技的快速变革。因此,需要探索适应新时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宽视角、深层次的学科体系和培养计划,以明确区别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立法和相关政策还相对不完善,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认为政府指导、学术权威和市场调节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加强学位类型的多样化,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质量评价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以促进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健全。此外,在政府职能角度应该进一步简政放权,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性。西方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方面,政府仅仅是宏观调控,赋予高校较大的自主办学权力,不直接干预高校内部管理。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应该更多用立法、政策指导等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而对于学校的招生、教学组织与管理、专业学科设置、财产管理等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其自主权。如学术型研究生可根据学校学科情况发展一些交叉学科及边缘学科。政府应该加强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督。在尊重高校自主办学权的基础上,政府要定期开展评估活动,把握研究生教育评价方向,制定相关的评估政策与标准,根据学术型研究生与应用型研究生的不同分别做出具体规定。调动社会力量、社会团体从多方面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监督。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还离不开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师资队伍的健全。学分制仍然是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制度,学年学分制下,一般研究生在前一年或者一年半进行课程学习,拿到相应的学分,后一年开展论文写作。这种单一的管理制度虽然有利于研究生培养的计划性和规范性,但随着学术型研究生主体性意识的提升,个性化发展与科研深化的需求,学分管理制度已经限制了研究生培养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高校可探索制定富有弹性的培养计划,如申请课程免修,根据知识结构选择课程和学习进度,学分互认互换,申请导师组的重建等方式。使研究生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教学教师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和创新。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实施了高校之间学分交换、承认、转移等制度,增进了高校之间的沟通和学术交流。我国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过少,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迫切需要高校之间增进学习,与国际教育模式接轨,建立和制定学分交换承认制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随着高校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建设也越来越成为影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研究生导师队伍科研水平的高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师生比例的协调与否,直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应完善导师聘任制,合理配置研究生导致比例,为导师自身水平的提升提供培训机会。对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考核机制,根据教学、科研任务定职责,将学生的考核与导师考核直接挂钩,引进竞争机制,打破传统的论资排辈。
参考文献:
[1]李向军.浅析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法制与社会,2010,(1).
[2]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论文集[M].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3]刘力.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2,(4).
[4]陈学飞,等著.西方怎样培养博士[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刘晖.二十国研究生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李娟.建设导师队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科技与管理,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