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类毕业论文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2015-12-10杨湄万鸣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落实提高制度

杨湄 万鸣

摘要:毕业论文工作是帮助学生对大学四年的基础和专业学习的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检测,是锻炼学生将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一次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工作的过程,一个新的、行之有效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针对当前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本校工科类近年来毕业论文现状的分析,就毕业论文的现状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以期对工科类毕业论文的教学模式有所改进,毕业论文质量有所提高。

关键词: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制度;落实;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112-02

高校毕业论文是学生大学四年来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大学四年基础和专业学习的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检测。虽然,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本科生都不用写毕业论文,学生素质仍然佷高,于是有的人认为我们也可以取消毕业论文了。但是,当今我们国家急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研究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是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教育部也对此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本科教学评估范围内,各高校也在毕业论文环节给予足够的重视,比如,论文的质量问题,论文的规范问题,论文过程的管理问题等等。今年,我院的毕业论文时间比去年增加了两周,足以说明学校对毕业论文的重视。时间增加了,毕业论文质量是不是应该提高呢?目前,工科类的毕业论文还是存在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本人长期在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工作,对学生如何做毕业论文有一定的了解,如何将毕业论文形成一种规范的教学模式,本人对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一、重视毕业论文的动员宣传环节

毕业论文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开动员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做好课题的可行性论证,资料査阅,制定方案,逐一落实。但是,很多学生和部分老师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这一期间,同学们忙着找工作,忙着研究生复试,忙着工作签约实习,老师觉得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是好学生,找工作的学生也不容易,对毕业论文要求就放松了,总之,毕业论文从开始就给人以鸡肋的感觉。所以从学院、系、教师到学生,宣传动员工作十分重要,只有老师和学生都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同学和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望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毕业课题的设立与选择应改革

常言道:题好文一半。课题的设立非常重要,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立足于本专业基础知识,那种超专业范围的课题或过偏、过窄、过时髦的课题,让人有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学生不感兴趣,自然起不到对学生大学四年知识的巩固与检验,更谈不上让学生有创造性研究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现行的选题方法是指导老师分配到学生,然后出课题给学生的单向选择模式,老师给你什么课题就是什么课题,那么就存在学生适不适合该课题和对该课题感不感兴趣的问题,因为每个老师有他的专业特长和科研方向,而学生也存在专业方向和兴趣取向问题。如果将选题方式改变成双向选择,就是将指导教师申报的课题汇编成集,学生在汇编成集的课题中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和感兴趣的课题,最后由系里平衡选题工作。那种课题老套、陈旧和看起来时髦但偏离专业基础知识的课题可能就没人选,这样的结果是能充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主观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更有利于指导教师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课题,否则其课题就会被淘汰,所以,只有竞争才会有提高。

三、课题实践和老师指导工作应该制度化和量化

实践环节监控和老师的指导工作量化,很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有很多很好的思路与方法,但是能不能具体落实相关要求很关键!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

当同学们拿到了课题,肯定要进行一系列的资料收集、可行性分析和一系列的实验才能得到结论,这一系列工作如果得不到具体落实和有效监督,那么虚假数据和抄袭等问题就可能随时发生。要使课题实践内容和老师的指导工作落实到位,就应该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制度化和工作量化。

具体方案是制定一套适合本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手册》,从毕业论文启动开始,将整个毕业论文时间段进行分配,比如,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进行方案制定和资料收集,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是课题实验阶段,指导教师应什么时间段在教研室答疑和检查,应什么时间段在实验室答疑和指导实验工作,为确保《毕业论文工作手册》不是一个摆设,我们应当对《毕业论文工作手册》中的每个阶段进行监督和检查,方式有二种,第一是领导或相关组织依据《毕业论文工作手册》进行大阶段性检查,第二是,每个小的阶段课题组自己根据《毕业论文工作手册》汇报,注意一定不能让学生写某月某日做了什么事,以流水账方式汇报,学生应该根据《毕业论文工作手册》规定将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写具体进行汇报。比如,这个阶段论文进行到哪里了,实验做了什么,在哪个实验室做的实验,获得什么数据,老师到位没有,实验室老师是谁等等,然后将汇报在《毕业论文工作手册》规定的时间段交予相关老师检查,未完成的说明原因,什么时候补上,根据检查结果可以逐一评级,这样使我们的《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得以落实和量化,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将之完善和固定下来,使之形成毕业论文的教学模式。

四、毕业论文形式与内容应重视与规范

其实,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在很多学校一直处于一种名存实亡的模糊状态。学生对论文写作了解有限,很多同学缺乏科研和工程项目的训练,与实践脱节,更加导致他们在毕业论文中缺乏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也让学生参加各类研究项目活动,这样只是部分学生得到了锻炼,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有两个途径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在第八学期前开设论文写作课程,为学生毕业论文做准备。第二:论文指导教师在论文启动环节花一定的学时辅导自己的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知识,补上这一课,并在《毕业论文工作手册》中把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写作知识辅导工作固定下来,消除学生写毕业论文不规范等问题。endprint

五、答辩程序和成绩评分标准应制度化

很多高校现行的毕业论文答辩其本上都是按专业分类,每个专业方向又分若干个小组,每组答辩老师3~5人,每人答辩时间30~40分钟,前15分钟学生自述论文内容,后面由答辩老师向学生提问。答辩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指导老师评定成绩,二部分是毕业论文老师评阅成绩,三部分是毕业论文答辩成绩,三部分成绩各占总成绩的比例为:30%、30%、40%。这种答辩方式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具体操作时有些走样,规则没有落实到位。第一,老师很辛苦,因为学生多,老师所指导学生人数又远远超过10人,往往还有跨专业的老师指导。第二,答辩时间紧,一天到两天时间内要完成整个年级的毕业答辩,使得有些答辩小组老师太少,时间过长,使答辩过程流于形式。第三,成绩评分方式不落实到位,有可能学生的答辩成绩就是指导老师一人给的,因为老师在毕业论文答辩期间确实很辛苦,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又碍于人情世故,所以不能对学生毕业论文给出真实的成绩和评价。

一种好的答辩方式,为什么没有取得好的结果呢?是因为没有相应的监督手段就不能实现好的效果。为此,我推荐采用实行匿名制评分方法,将第二部分毕业论文评阅成绩(30%)和第三部分毕业论文答辩成绩(40%)实行老师和学生双向匿名制,具体方法是:学生将论文提交评定时不署名,只有编号,评阅的老师也随机取得学生论文,评定后也不在论文上署名,最后,由专人(教学办或系主任等)统计成绩,这样能较公平、公正和真实地反应学生毕业答辩成绩,对老师也是一个督促和鞭策,有利于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六、结束语

毕业论文工作是帮助学生对大学四年的基础和专业学习的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检测,是锻炼学生将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一次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工作的过程,一个新的、行之有效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然而,毕业论文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工作,要将它做好是不容易的,各高校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虽然有很多客观的、现实的问题和困难存在,比如,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实验设备物资保障、同学们忙着找工作、忙着研究生复试、忙着工作签约实习等实际问题的存在,但是,我们只要不懈努力,不断完善《毕业论文工作手册》,找到一个适合工科类的《毕业论文工作手册》,使我们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得到真正的实施,那么,我们的毕业论文质量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海燕: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实验科学与管理,2012,(12).

[2]李雨峰: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新思路[J].教研,2010,(09).

[3]徐行: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3,(11).

[4]刘卫林:水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2).

[5]田东林: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11,9(上).

[6]辛向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改探索,2013,(12).

[7]马美萍:提高理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落实提高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