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舞结合的历史渊源与海外孔子学院巡演中的现状及相关英文翻译初探
2015-12-10马莹张美霞
马莹 张美霞
摘要:海外孔子学院是汉语与中华传统文化国际推广的重要平台,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与古典舞在当今的海外孔子学院巡演中扮演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文章从历史渊源和当今海外孔子学院巡演层面对武与舞的结合进行了描述,肯定了武与舞的结合对中国文化国际推广的意义,并从英文翻译的角度对中国武术与古典舞的海外巡演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孔子学院;武术;舞蹈;翻译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066-02
随着孔子学院在海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喜爱并希望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中国武术与古典舞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外国人喜闻乐见。因此,近年来中国武术与古典舞在海外孔子学院的巡演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最有效载体之一。
在收获荣誉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将巡演做得更加精致,辅以更多的文化手段,以语言为文化载体,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将东方传统美学准确地以英文表述给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受众。
一、历史中的武舞结合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武术与舞蹈在发展过程中交缠盘错,彼此间有着极深的渊源。《中国武术史》认为,原始武舞与武术实为一体,舞者手执各种武器,作种种刺击动作姿势的演练[1]。而《中国舞蹈通史——秦汉卷》中也指出,中国传统舞蹈的独特的色彩之一是糅合了武术和杂记两大因素[2]。武与舞,可能在殷、周时期,或远古时期已经具有了。伐纣成功后,周王为了建立和巩固新的政治秩序,制定了以“六大舞”与“六小舞”为支柱的礼乐制度,其中都轻易可觅武艺的部分。六大舞中表现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大濩》和《大武》,舞者手持朱干(盾)、玉戚(斧),被称为“武舞”。“六小舞”中的“武舞”包括有《干舞》(执盾)等。至秦汉时期,随着武器制造技艺和搏击技艺的进一步发展,武与舞的结合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汉代手持武器的舞蹈非常普遍,代表作为剑舞﹑棍舞、刀舞、干舞、戚舞等。家喻户晓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即典出《史记·项羽本纪》。汉代画像石如同历史的浓缩画卷,将当时的社会缩影如实地记录下来,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山东嘉祥秋胡山汉画像石上的双人持剑对刺,四川彭县九尺铺汉画像石上的持双剑而舞,山东安东汉里汉画像石的刀舞对阵等都生动反映了当时持武器而舞的情形。起源于战国流行于汉代的一种武术搏击技艺——角抵,与舞蹈也有着紧密的关系。张衡所做《西京赋》所载的《角抵奇戏》中的《总会仙倡》、《曼延之戏》、《东海黄公》都是舞蹈[3]。发展到唐代,其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产生了空前的大融合,游牧民族的重武风习开始进入中原,舞与武的结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剑舞类的《剑器》可以说最为人所熟知,唐代诗文中对此有诸多所载,如“诗圣”杜甫的名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郑嵎的《津阳门诗》中写道“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明皇杂录》中记载,“上(玄宗)素晓音律。时有公孙大娘者,善舞剑,能为邻里曲、裴将军满堂势、西河剑器浑脱。遗妍妙,皆冠绝于时”。以上所列举的汉代与唐代的舞蹈,无论舞蹈道具、造型皆与武术对战、武术技巧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可见在中国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武术与舞蹈的发展相辅相成,直至现代中国古典舞的复兴,也多有借鉴武术之要素。
二、海外孔子学院巡演中的武舞结合
以下武舞结合的节目都曾在海外多家孔子学院演出并大获成功。《小破阵乐》由《秦王破阵乐》精简而成,舞者身着戎装,手持古代兵器,舞蹈动作中含有格斗动作,表现了古代女将的飒爽英姿、俏丽妩媚。经改编,巡演中该舞蹈中间插入了一段剑术表演,这段表演不仅不显违突兀,反而在整体节目的浓丽之风中注入一种清逸之感,显示了武术与舞蹈结合之美。《武忆江南》则是将武术表演设置在烟雨江南的风轻雨斜、如雾如诗的情境下,武者持纸伞出场,身着蓝、白等轻柔色彩的丝质服装,在动作上借鉴舞蹈的柔美之意,正值美好年华的少年行走其间,将画面定格在令人眷恋的江南雨巷。《秦王点兵》在表演者的外形塑造方面充分展示了“俑”的质感,以中国武术及中国古典舞中最具特色的动态为表现形式,展示了古代战士驰骋疆场、奋勇杀敌、保卫家国的英勇形象,昭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武术与舞蹈的完美结合,丰富了各自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使武术兼具了柔美甚至娇俏、妩媚之韵,将古典舞的历史典故融入其中,又大大提升了武术的文化欣赏价值。观众可以在极短的有效时间内,丰富地领略中华独特的审美艺术,感受中华文学、音乐、武术、舞蹈等艺术风采,并进一步体味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理念,立体而鲜明地打造了中国历史文化古国的形象,无限激发外国观众学习汉语、亲身感受中华古典文明及当今社会蓬勃风姿的兴趣。
三、关于英文翻译的思考
中国武术与古典舞蕴含大量富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内容,涉及中国的传统习俗、思想和历史等诸多元素,是中华道德、礼仪及思想的传承载体,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传承的文化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在翻译这一类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内容时,往往因为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互译方面对译者的工作形成很大的难度。
1.相关翻译理论。在谭载喜编译的《新编奈达论翻译》中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4]当代文学理论大师、解构主义耶鲁批评派的重要代表人物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在其著作《跨越边界:关于理论的翻译》(Border Crossings:Translating Theory)中指出,当某一理论由一地旅行、翻译到另一地时,会因为不同的时空与文化条件产生新效应。[2]翻译者需要将翻译内容在不同语言及文化环境下进行精准而恰当的转化,让作品本身跨越地理和文化上的边界,最大程度地适应目的语国家或文化体系的审美及文化理解。而当某一信息的表现形式是该信息所含意思的实质性成分时,要把这种意思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就很困难。尽管英语中拥有一百多万个词汇,翻译时很难做到对等翻译。[5]因此翻译策略的制定显得尤其重要,需要充分理解节目本身文化要素的构成,对目的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行必要的取舍,体会观众的审美,把文化内涵和信息进行有机整合,方能实现原语与目的语的等效。endprint
2、翻译实例及译法初探。我国当代翻译大师许渊冲先生译有无数古典名著,其代表作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等。“楚辞”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集,作于公元前三世纪,地区是华南的长江流域,当时主要是版图广大的楚国。[6]楚辞本身带有太多的中国历史、文学、地理信息,许渊冲先生的做法是将楚辞译为Elegies of the South,用更有代表性的南方一词替代了需要进一步加以注释的“楚”,而在其序中,对楚辞本身进行了描述。在翻译实践中,笔者曾经学习许渊冲先生的翻译思路,并对同一节目的不同译本进行了比较。①《淑人剑器》。旨在表达崇文尚武的君子,通过剑舞的演练、修养的精神气韵来表达古人圣贤那种自强不息、文雅高尚的精神境界。舞者身着士大夫服、冠,手持长剑,动作中结合了武术与舞蹈,可以达到很好的中国古典文化展示之效。笔者曾经译出两个版本:The Man of Virtue vs. Chinese Sword Dance。观众及海外孔子学院的同事并未对任何一方做出压倒性的评价。The Man of Virtue意为有美德之人,比较符合表演者形象塑造,同时兼具中国文化韵味,但是容易使观众重点迷失。Chinese Sword Dance,观众很容易理解节目内容,却丧失了文化之美。②《小破阵乐》。据历史记载,由唐代显扬威武气势雄伟的秦王破阵乐改制而成,既保留秦王破阵乐的精神,以表现戎装女子的飒爽英姿,也表现了女子的妩媚和俏丽。笔者的译本为Warriors Triumphal Dance,但是也有在加拿大学习并工作多年的同事指出,可尝试推出女性舞蹈之特点,将女性化词语加入译本。
四、结语
奈达、米勒等翻译大师和文学大师以其高深的造诣为译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而许渊冲大师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方法则为译者提供了直观的、极具参考价值的翻译思路。但笔者仍需要结合每一次的实际情况对翻译作品进行解析和翻译,与武术和古典舞专家进行探讨,分析出他们对该作品内容和呈现形式的想法,并制定出正确的翻译策略,使海外观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可以更加清晰而直观地领略中华古典文化之美,丰富海外孔子学院巡演的宣传手段和文化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刘青弋,彭松.中国舞蹈通史——秦汉卷[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社,1999.
[4]J.Hillis Miller,“Border Crossings:Translating Theory.”New Starts:Performative Topographies in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z]. Taipei: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Academia Sinica,1993.
[5]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社,1999.
[6]许渊冲.楚辞:汉英对照[M].许渊冲,译.北京:五洲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