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7—2013年中国民族出版研究文献综述

2015-12-10白冰邓寻丹

出版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

白冰 邓寻丹

[摘 要] 随着我国民族出版业的发展,关于民族出版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本文通过对2007年以来有关民族出版研究文献的梳理,呈现了我国民族出版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同时就出版研究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当前民族出版研究中存在缺憾和不足进行探讨,以助于我们从宏观以及微观上把握和了解我国民族出版业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民族出版 研究文献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6-0064-05

An Overview on the Research of Chinas National Publication from 2007 to 2013

Bai Bing Deng Xunda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6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publishing,the research results of national publication continue to increase. Based on carding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f national publishing since 2007, 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achievements of developing national publication in our country,and discussed the achievements and insufficiency in current related national publishing studies. Literature reviews on current national research in China, will help us grasp and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publishing industry from the macro and the micro.

[Key words] National publication Research literature Literature review

近年来,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出版事业的不断发展,专家、学者对民族出版业的关注日益增多,关于“中国民族出版业”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这些研究中,既有学界对民族出版的认知和分析,也有业界对工作成果的描述;既有对民族出版现状的概括,也有对民族出版发展的困境和对策。

1 文献概况

什么是民族出版?民族出版是指采用少数民族文字进行创作的出版物或以少数民族文化为题材的汉文出版物的出版。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以来用中文写作并发表在国内期刊、报纸、硕博士论文中以民族出版为对象的研究文献,通过中国知网网络文献数据库,分别将检索字段“全文”“篇名”“关键词”等设为“民族出版”进行检索,同时运用布尔逻辑检索对上述3组检索字段进行精确检索,在剔出重复和无效条目后,找到有效文献90篇。其中有65篇发表于《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当代传播》等35种期刊上,发表在诸如《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民族报》等报纸上的文献有14篇,而来自各大高校的硕博士论文有9篇,其余的为图书或论文集。

通过对这90篇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对民族出版总体状况或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最多,约占50%;其次,对出版理论进行探讨的有17篇,主要是针对中国民族出版发展历史的探讨;而对出版实务和出版手段进行探讨的文献较少。这些数据表明,学者的研究集中在对民族出版的概念、发展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的探讨上,而对民族出版其他方面的研究不够。

2 关于民族出版理论的文献研究

2.1 对民族出版概念的研究

目前,对于“民族出版”这一概念的定义尚没有统一的描述。宝贵敏认为民族出版是指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以少数民族文化为题材的汉文图书的出版,是民族文化图书的出版[1]。王希隆、廖健太则将民族出版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除了对内容的界定,还提出要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形式上应包括报刊、电子、音像、网络和数字出版[2]。满福玺认为在民族出版的定义中除了出版内容要以少数民族为题材、采用少数民族文字之外,还得经过编辑的加工处理,并以一定方式复制在载体上,形成文稿、图画、乐谱等出版物形态后,向特定的公众传播[3]。侯姗姗则把民族出版分为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两个传播方向,表现为少数民族文字的出版和民族地区从外界引入科学技术和资金人才[4]。

由此可见,尽管对“民族出版”概念的描述存在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学者们对于“民族出版”的认识日益深入和多元,并不断取得共识。

2.2 对民族出版作用的探讨

在对民族出版作用的研究上,唐海琴、钟福荣认为民族出版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民族出版业在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文化知识、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5]。王希隆、廖健太认为民族出版业除了在文化方面发挥作用,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周庆生则认为民族出版在政治方面宣传着党的政策方针,文化方面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此外也有利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7]。马耘则突出强调了民族出版在吸收境外文化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抵制境外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要有利于维护边疆的稳定[8]。

学者们对民族出版功能的论述,大多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这四方面进行概括,阐述角度相似。关于民族出版具有防止境外思想入侵的作用,表明学者们开始用国际化的眼光来认识民族出版的作用了。

3 关于民族出版发展的总体概况的文献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对民族出版业的重视,民族出版业的发展状况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3.1 对民族出版规模的研究

在对民族出版总体概况的研究文献中,大部分学者都通过统计数据直观呈现民族出版业发展规模的模式,曾晓武利用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提到当前我国的民族图书出版包含23种民族文字,民族文字报纸用了13种民族文字出版,期刊则使用10种民族文字出版,分别是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彝文、朝鲜文等。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的38家民族出版机构年出版图书约5000种,印数约5000万册。99种民族文字报纸的年总印数为1亿份。222种民族文字期刊的年总印数为700万份[9]。陈永进则提到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不少,但少数民族语文图书出版种类和数量少,每年仅出版3000多种,人均拥有图书0.52种;每年出版1500多万册,人均拥有图书0.3册[10]。

可见,我国民族出版的总体规模尽管不小,但少数民族人均图书拥有量还很低,无法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3.2 对民族出版产品结构的研究

在对民族出版产品结构的研究中,学者们表述的角度各有不同,有的从出版物内容分类来表述。曾晓武、孙奕从出版物内容涉及到的领域以及民族出版物的产品类别进行探讨,指出民族出版物产品结构日益增多并且不断得到优化,如民族古籍、民族文字教材、科学技术书籍的数量与日俱增。民族语言文字的出版形式也发展到了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11-12]。有的学者从民族文字分类的角度来探讨,如周庆生提到占少数民族图书总数97%的民族文字图书是蒙古、维吾尔、藏、朝鲜等文种图书。其中,新疆少数民族文字的出版物数量最多,印数占全国民族文字出版物总印数的六成五[13]。还有的学者从出版物种类来探讨,如侯姗姗将出版物的种类分为三类,即宣传类书籍、历史文化类书籍、科教文卫和调查类书籍,并指出近几年来,民族教材出版的比例已超过50%,其余为整理和抢救民族文化类图书,至于其他类型图书生产则十分稀少[14]。

在这些研究中,大都是从传统民族类产品的角度进行探讨,对于当前如火如荼的民族数字出版、新媒体领域的民族出版物研究则十分欠缺。

3.3 关于民族出版队伍的研究

关于民族出版队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从业人数、编辑队伍、民文编辑人才、员工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相关数据的统计来呈现的。比如,白立元、曾晓武、周庆生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但是,纵观这方面的研究也存在巨大的不足,比如,数据大都统计的是从事传统出版的人数,而忽略了对数字出版物从业人数的统计。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对民族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但对于如何推动和提升民族出版编辑的数字化编校和策划能力探讨不足,特别是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下,民族出版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培养机制的研究不够。

4 关于民族出版实务的文献研究

民族出版实务是民族出版的重要一环,它不但涉及整个出版流程的顺利运行,还是出版物质量保障和提高的基础。文献对出版实务的研究各有侧重。有的是对选题策划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有的是对出版物市场营销进行探讨。

4.1 对民族出版选题策划的探究

何谓“选题”?“选题”的原则何在?怎样“选题”?既老生常谈,又日久弥新。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日益全球化,民族出版物的选题方法、原则、流程、标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杨宏峰认为要做好民族出版物的出版,选题策划必须遵循 “先进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原则,读者原则,“文化积存”原则,要遵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及个性化、系列化原则,遵循品牌原则,市场原则,稳定、可行性原则[15]。买买提江·马合木提则提出少数民族文字图书选题策划的指导原则,包括守土有责原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市场原则、创新原则和整体原则[16]。别克还认为抓好少数民族出版物的选题,应考虑需求性、实用性、教育导向性、知识推广性、民族针对性[17]。

怎样“选题”?王丽璇认为民族文化类出版物的选题策划应从六个方面着手,即政策方向、使命责任、创新创作、市场定位、内容编排、营销策略[18]。覃琼送则剖析了民族、民俗、宗教三方面问题的症结,提出选题要把握好民族图书的政治尺度、专业尺度[19]。路文则提到选题策划重在资源整合,应充分挖掘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特色,打造出版品牌,满足民族读者的特殊阅读需求[20]。

在为数不多的对民族出版实务的研究中,多数学者的研究涉及到选题环节,而对发行环节的研究较少。对选题策划的研究也主要谈论的是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以及如何选题、选题的步骤及操作,而对于出版内容的选题策划以及如何挖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并将其数字化的研究则不多见。

4.2 对民族出版市场营销的探究

由于民族出版物的公益性特征,我国民族出版的市场化进程相对迟缓。对于民族出版物的市场营销研究大多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如满福玺根据民族出版物的特殊性,对其市场供求展开分析。他认为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有价格、投入成本、预期、技术和政府政策,影响需求的因素有价格、收入、买着数量、预期和偏好[21]。张志则从微观图书市场和宏观图书市场两个方面对营销环境进行分析。他认为民族微观图书市场营销环境包括民族出版单位自身、营销中介、图书市场、竞争者和读者,宏观图书市场营销环境包括人口、经济、自然、技术、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因素[22]。

4.3 服务盈利模式

在双边市场上,内容提供商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通常情况下内容提供商与网络平台商处于同样的角色——内容产品的经营者,它们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可以把它简化为网络平台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消费者市场和广告市场获得共同的收入,再按一定比例划分利益。例如,谷歌会把广告收入的50%分给内容提供商,内容产品的质量越好越丰富,广告收入就会越多,内容提供商所得就也越多。

5 关于民族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的文献研究

民族出版业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了解当前民族出版业存在的问题。不少学者将研究视角聚焦在这个区域,其中白立元的《民族类图书的出版问题及应对策略》、拉格的《民族出版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刘新田的《论民族出版业的困境与发展对策》、马燕茹的《试论少数民族地区出版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文献的影响较大。笔者对收集到的38篇文献进行了整理、分类、归纳。

5.1 对民族出版存在问题的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出版业存在的问题大致表现为民族类图书出版总量下降、生产手段水平低、图书发行困难、投资主体单一、市场萎缩、出版人才匮乏、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等。除此之外,还表现在图书品种结构不平衡、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地方部门对民族出版不够重视等问题[23-47]。

在这些研究文献中,大部分学者都提到了主体单一、市场萎缩、出版人才匮乏这三点,可见这是民族出版存在的最主要的三大问题。除了上述问题之外,祝菲则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提出了当代民族出版面临的困境,即民族文化流失给民族出版带来的挑战、出版业转型给民族出版带来的压力、文化功能单一给民族出版带来的局限[48]。

此外,胡晓在研究中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字出版事业面临的困境,并认为这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基层主流文化覆盖程度不够、科技知识普及和市场信息传递受阻、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缺口较大四个方面的问题[49]。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对存在问题的探讨不少,但却极少有学者从民族出版的市场意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改造和提升民族出版、民族出版自身如何加强竞争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5.2 对民族出版发展对策的研究

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研究大约占文献总数的一半。其中,大部分研究都提到投资主体多元化、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国家加大政策扶持、重视编辑人才的培养等策略。也有一部分研究提到发展民族出版需要整合民族出版资源、建立新的民族图书销售渠道、加强国际合作等举措。还有的研究提到要把发展出版业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要立足本地,精心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的亮点,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兴出版业态,制定合理的出版流程,要加强出版业的法制建设等对策[23-47]。

此外,禹宾熙还认为民族出版的发展要兼顾好民族出版与民族事业、民文出版与汉文出版、共同文化与民族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中央民族出版单位与地方民族出版社五个方面的关系[50]。席春燕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提出我国要从税收政策、资助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三方面来发展民族出版业[51]。

这些文献大多是针对民族图书出版提出的发展对策,对于其他出版物形式特别是数字出版的发展策略较少涉及,对如何开展新媒体民族出版业务的研究几乎没有,这不得不说是学者在研究中存在的缺陷。

6 结 论

总之,通过对2007—2013年间我国民族出版研究文献的分析不难发现,随着我国民族出版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民族出版事业发展的重视,学者们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深和拓展,民族出版各方面内容研究更加全面,民族出版研究领域更加丰富,民族出版的研究体系更加完善,民族出版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关民族出版研究文献总的数量还不多,研究方法还很单调,大多从定性研究的角度入手,缺乏利用大数据、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的量化研究。此外,民族出版的研究中存在的内容同质化、研究手段单一、研究数据的时效性差以及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不足等问题依然严重,尤其是对于民族出版如何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等研究不够,需要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

注 释

[1][23]宝贵敏.论民族出版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出版,2007(4):21-23

[2][6]王希隆,廖健太.民族出版业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J].当代传播,2008(4):111-112

[3]满福玺.论民族出版物的民族性、社会性与经济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40-144

[4][14]侯姗姗.我国民族图书出版概况研究[J].今传媒(学术版),2011,19(2):77-79

[5]唐海琴,钟福荣.浅谈民族出版业的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民族,2007(6):53-54

[7][13]周庆生.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状况报告[J].民族学刊,2010,1(93):89

[8]马耘.民族出版工作的特殊使命和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今日民族,2010(4):43-45

[9][11]曾晓武.民族出版"走出去"的几点建议[J].出版参考,2009(13):31

[10][24]陈永进.加强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的法治保障[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2)

[12][25]孙奕.全球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出版事业探微[J].语文学刊,2010(2):016

[15]杨宏峰.以先进文化“引领”民族出版物出版发行的思考[C].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2009

[16]买买提江·马合木提.关于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选题策划的几点思考[J].中国出版,2010(11)

[17]别克.少数民族出版物选题初探[J].中国民族,2009(8):44

[18]王丽璇.浅议民族文化类选题策划思路:以“民族和谐文化”丛书为例[J].金田,2013(1):281

[19]覃琼送.如何把握好编辑民族图书的“尺度”[J].学术论坛,2011,34(9):164-166

[20][26]路文.突出特色求发展:试论民族出版单位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J].社科纵横,2010(1):53

[21]满福玺.民族出版物市场供求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2]张志.论民族出版业的图书市场营销环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3):139-141

[27]白立元.民族类图书的出版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40-144

[28]张志.深化民族出版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大学出版,2007(1):29-31

[29]孙海悦.民文图书借出版资金突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03-19

[30]覃代伦.民族类汉文图书出版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以2000—2006年民族出版社版民族类汉文图书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71-174

[31]潘琦.民族出版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N].广西日报,2008-01-03

[32]库里达·胡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出版业成绩、挑战及对策[J].中国出版,2010(20):34-36

[33]拉格.民族出版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中国出版,2008(6):36-38

[34]孙海悦.民文出版:股本求新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03-03

[35]白玉峰.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少数民族出版业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6

[36]张义军.“公益性定位”促民文出版快速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04-09

[37]钟美珠.少数民族出版业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浅议[J].出版发行研究,2009(8):30-31

[38]张宏宏.谋出路 求跨越——对民族出版事业发展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09-12-04

[39]王晓玲.中国少数民族出版业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40]章子轩,王炎龙.公益视域下民族出版的困局与发展路径[J].新闻界,2011(3):64-66

[41]赵文娟.少数民族文字少儿图书出版现状及发展浅论[J].出版广角,2011(3):58-59

[42]迪丽拜尔·阿不都热依木.浅谈少数民族出版业发展立足点[J].出版科学,2011(4)

[43]娜仁高娃.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5)

[44]刘新田.论民族出版业的困境与发展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12(4):139-142

[45]孙鸿宇.民族出版资源的再开发[J].今日民族,2012(9):58

[46]龚云霞.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瓶颈与张力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2

[47]马燕茹.试论少数民族地区出版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4):71-72

[48]祝菲.当民族文化遇上现代出版:我国当代民族出版的发展[J].现代出版,2013(4):51-53

[49]胡晓.我国民族文字出版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路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03-107

[50]禹宾熙.民族出版改革中的几个关系问题:以民族出版社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09(2):26-28

[51]席春燕.国内外民族出版宏观经济政策比较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1):10-12

(收稿日期:2015-09-09)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
基于WOS数据库的近十年教育游戏文献分析
国外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文献综述
独立董事辞职决策的原因和后果:文献综述
汉语转折范畴文献综述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