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制图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

2015-12-10郑鹏飞楼越升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14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资源共享教学资源

郑鹏飞 楼越升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信息分院,浙江义乌 322000)

机械制图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

郑鹏飞楼越升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信息分院,浙江义乌 322000)

在分析高职机电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特点及学生需求程度之后,对比本科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构建重实践弱理论的课程改革模式,逆化现有教材的章节安排,以案例化、游戏化的教学设计,建设相应的课程配套资源。并探索实现课程资源共享的发展机制,提出以共用教材、合编教材的方式来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之目的。

机械制图 课程资源 共享

机械制图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典型机械零部件图样的能力[1]。它对学生专业水平的培养及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各工科专业对机械制图的要求日趋见多,机械图样也正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机械制图作为工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学生对其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后续诸多课程的学习,如机电产品造型设计、机械基础、数控加工与编程、CAD/CAM技术、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毕业综合实践环节等。另外,根据毕业生走访问卷得到的反馈信息可知,机械制图相关知识是机电行业从业者的基本技能,因此其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是为了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捉进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有力的支持[2]。因此,设计有效的学习资源、教学方法等,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引入高校间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使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层次、不同高校的教学资源进行自我补充,吸收各校所长,从而达到学生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1 课程资源建设思路与方案

高职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本科教学有所不同,而高职本就以培养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因此,本着因人而异的思路,适应高职机电类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高职机械制图课程资源建设方案:打乱课程既定体系,弱化理论知识讲解,注重实际作图训练,在实际图例中融入相关知识点,建立零件测绘积分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1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本课程资源的定位在于服务教师和学生[3]。以生为本、以师促生、以生督师、师生联动、共同发展,这就是本课程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课程资源内容的设置以高职学生的特点为依据,通过案例化实训练习融于必须的理论知识点,将制图必备图素的绘制体现于相应的模型测绘中,以游戏化的通关模式设置若干测绘积分题型,促使与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以学生的通关率来监督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这种形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1.2机械制图课程资源的内容构建

整合现有教材章节的内容,根据教材内容逆序设置教学内容的进度,先从零件图入手,增加软件测试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增加产品测绘来提高学生接触真实产品的机会,并将所学知识得以真正运用,增加企业实际产品图样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动态视频教学资源为饵,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智能测试软件为辅,助推学生学习制图的乐趣;以产品案例入课堂为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

动态视频教学资源应用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与学生课外自学中,教学资源的形式新颖,教学理念创新,以实验的方式来进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并构建适合自身学校校情、学生学情的教学资源,并提出多校共享教学资源的思路,探索优质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

1.3配套考核方法的设计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搭配,课上与课下联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平时成绩、软件测试、产品测绘、期末考试等多方面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了进一步体现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弱化卷面考试比重。采用平时成绩(10%)+软件测试(30%)+产品测绘(40%)+期末考试(20%)构成学生成绩总评公式。其中,软件测试部分包括若干关键章节的习题(共6题),将配套习题参考答案数据化存储,利用程序实现这部分习题的自动批改。产品测绘部分包含4个典型零件测绘,且这4题设计成进阶型,必须按既定顺序完成,如第1题未达到要求分值,则要求继续重做,直到超过通关分值才可继续第2题测绘。

2 资源共享机制的探索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通过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4]。积极开拓与其他院校专业、课程上的业务关系,寻找合适的合作院校,获取国内优秀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努力开发联合教材,探索课程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目前,我校已参与由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发起的工程制图联合配套电子教材建设活动,该教材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发行量。

3 结语

课程资源建设旨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为专业后续课程打下扎实基础,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也为学生日后参加各类相关技能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先进成图技术大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项目做好准备,同时,也为专业建设改革、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个较好的切入点,为专业课程资源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机械制图知识是机电类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机械制图相关知识是该专业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前提,否则面对机电设备、机电小商品等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管理、销售等岗位工作都是空谈,更不能奢望任何程度的胜任。

[1]华红芳.《机械制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制作[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5):69-72.

[2]辛岚.《模具制图》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7):174-175.

[3]孙昂,刘德良,曹淑华.工程制图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规划与开发[J].航海教育研究,2014(4):75-77.

[4]程永高,谷群广.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环境工程制图》课程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19-21.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Y201432394),2013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资助(09)。

郑鹏飞(1984—),男,浙江兰溪人,讲师,研究方向:工程图学、计算机图形学。

猜你喜欢

机械制图资源共享教学资源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