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重点研究领域与问题探讨

2015-12-10王冬梅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14期
关键词:水土资源水土土壤侵蚀

王冬梅

(绥化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绥化 152062)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重点研究领域与问题探讨

王冬梅

(绥化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绥化 152062)

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每年水土流失量都超过50亿吨,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为此,做好水土资源保护是极为重要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其通过研究某一地区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情况,分析其水土流失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措施。本文介绍了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的研究领域,并讨论了该学科在我国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经济的支柱就是农业,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会对农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就极为重要,造成我国的水土流失的原因众多,以水力侵蚀与风力侵蚀为主。近年来,国家对于水土流失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投入的资金也逐年增加,希望广大研究人员能够借助这一机会,拓展研究范围、加大研究力度,为保持我国水土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重点研究领域

1.1简介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是一门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交叉学科。该学科通过研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原因入手,重点研究阻止土壤资源流失的方法与技术。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利用了地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流体运动学的模型,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还会涉及到气象学、动力学、地质科学、人类文化学等科学,由此可见,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土壤侵蚀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随机性、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时间上的不确定性,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的迅速发展。

1.2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重点

土壤侵蚀的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人为侵蚀。我国的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与风力侵蚀为主,我国西北、东北地区还会受到冻融侵蚀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土壤流失逐年加剧,每年土壤流失超过52亿吨。由此可见,我国的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是一门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的科学,因此,我国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以研究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为主,还兼以研究冻融侵蚀和人为侵蚀。其研究主要内容是水土流失量统计、流失地区地质探测、建立减缓水土流失模型等。一直以来,我国的研究人员以实际情况出发,探究保护水土资源的技术与方法,为保护我国水土资源保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3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领域及其意义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水土流失原理与原因、水土保持技术、土壤侵蚀与保护、气候环境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人文环境与水土流失等都是它的研究范围。这些课题研究目的都可归结为一点,就是如何保护水土资源。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是一门以实际出发的学科,它研究的领域也与离不开实际生产生活。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依靠科技创新,通过科技的进步,进一步认识我国土壤侵蚀基本规律,提出符合国情的治理水土流失技术体系、对策与战略。

2 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2.1水土侵蚀监测、研究体系不完善

水土侵蚀受到地质条件、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全面的对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进行研究,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众多的检测点。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对水土侵蚀监测工作的重视都不足,对其工作投入经费少。一直以来,我国的水土侵蚀研究组织设备简陋,缺乏统一的组织与规划。现有的水土侵蚀监测点多是根据各地、各时期、各部门和各研究者的不同目的而设置的,这些观测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标准都不统一,这使得其监测的项目不统一,检测的精确度不统一,数据的时间序列也长短不一,使得监测获得的资料可比性差、可利用性低。另外,我国水土侵蚀监测的空间布局也不合理,华中、东南地区的监测点较多,西北、西南地区的检测点很少,个别地区甚至还是空白[2]。由此可见,我国的水土侵蚀监测、研究体系还不完善。

2.2监测技术比较落后

水土侵蚀研究作为一项实验性学科,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一直以来,我国的水土监测都是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和小流域把口站进行水文泥沙的观测为主,而很少设立专门的水土侵蚀监测研究站。这些监测地点大都没有专门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因此在数据采样时,只能进行分次、分批的采样,而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连续采样[3],因此也就不能全面、连续收集过程资料。长期如此,会由于限制了过程的研究,而影响了该学科的发展。相比来说,西方国家的水土侵蚀监测技术就比较发达,其通过采用遥感(RS)和现有的地理数据库来对研究地点建立专门的地理信息系统,并通过遥感卫星的连续数据记录来获得大量的数据。反观我国,则对高尖端监测技术的利用度很低。为此,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为其提供先进的研究技术,提高我国对水土侵蚀与水土流失的研究能力。

2.3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很低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学科,该学科源于生活,其学科研究的目标也是以实际生产、生活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水土保持科学的研究成果应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推广。然而,实际上我国水土保持学科的研究成果很难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其成果利用率非常低。以至于我国的水土保持科学几乎成为了纯理论的科学。这种问题追根究底还是由于人们对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重视不足,为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宣传,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的实践性研究拓宽道路,为促进我国水土保持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 结语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的水土流失都会对我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此,国家需要提高对水土流失的重视程度,为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设立更多的扶持政策,促进我国水土保持学科的发展。就目前来说,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研究范围较窄、研究深度较浅、成果应用度低等。为此,希望广大研究人员能够从实际出发,积极创新,适当借鉴西方先进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1]水建国,柴锡周.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J].土壤学报,2013,15(2):33-36.

[2]钟继洪,谭军.南亚热带丘陵湿润铁铝土结构退化及其机理[J].土壤学报,2012(4):499-509.

[3]章明奎,何振立,陈国潮.利用方式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2(4):359-365.

猜你喜欢

水土资源水土土壤侵蚀
基于CRITIC-TOPSIS的许昌市农业水土资源评价
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环境与水土流失研究综述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成功经验与教训
海坛岛土壤侵蚀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大别山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
中国农业水土资源保护与自然农法国际论坛将于2015年7月24—27日举办
中原“水土”论
支护结构上水土共同作用的微观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