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J亚群禽白血病的诊断
2015-12-10李良鉴吴晓婵江西省赣州市畜牧兽医局江西赣州341000
李良鉴 吴晓婵 (江西省赣州市畜牧兽医局 江西赣州 341000)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禽类的多种类型肿瘤性疾病的总称,该病在临床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和髓细胞性白血病等。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A、B、C、D、E 和J6 个亚群来源于鸡,其中E亚群为内源性病毒,其他的5 个亚群为外源性病毒。在20 世纪80 年代之前,禽白血病病毒亚群的变异都较小。但随后,在美国、以色列和法国等国家的肉鸡中陆续发生J亚群禽白血病的广泛流行,并迅速扩散至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全世界家禽业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A、B、C 和D 等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主要引起鸡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则主要引起22~55 周龄肉鸡的髓细胞性白血病,致死率达6% 。然而,后来从临床和实验性的A LV-J 病例中分离到的一些急性转化型毒株可迅速转化骨髓细胞,其诱发肉用型鸡骨髓瘤型白血病死亡周龄提早至9周龄,且表现出较高的传染性和发病率,由此可见,在A LV-J发现后的近20 多年内,其致病性发生了重大的演化。
辛朝安等2006 年首次报道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些蛋鸡群出现一种以趾、翼、胸部皮肤及肝脏等器官出现血疱,破损后出血不止直至死亡为特征的禽白血病病例,该病的临床特征明显不同于以前国内常见的禽髓细胞性白血病等,经诊断为A LV-J引起的血管瘤型禽白血病,此后该病在国内出现蔓延的趋势。
1 病原学
禽白血病病毒(A vian leukosis virus,A LV)属于正逆转录病毒亚科、α 逆转录病毒属。A LV 的基因组R N A 全长7~8kb,可直接作为m R N A。在电子显微镜下,超薄切片中病毒具有位于中心的电子致密区,由直径约35~45 nm 的核芯、中膜层和外膜层构成,病毒粒子近似球形,整个病毒粒子的直径平均为90 nm (80~120 nm),外膜层上有放射状突起囊膜糖蛋白,直径约为8 nm。基因组结构为5′U TR-gag-pol-env-U TR 3′,两侧的非编码区U TR 含有病毒表达所需要的转录控制等成分,与病毒致病性密切相关;5′gag-pol-env 3′为编码区,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和有关的酶。外源性A LV 主要通过前病毒D N A 的插入性激活机制与癌基因转导机制导致机体肿瘤的产生。不同亚群A LV 引起的肿瘤类型各不相同,这与其囊膜蛋白基因env 及长末端重复序列LTR 中独特的序列有关。
2 流行特点
A LV-J 既可通过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在该病流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水平传播对促进垂直传播以及持续感染起到一定的作用。垂直传播即母鸡卵巢受到感染时,能够把A LV-J带给种蛋,能引起孵出小鸡的免疫耐受性,并可终生带毒,这些鸡可能成为子代鸡的A LV-J传播者。而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鸡只可以通过含有A LV-J的体液、分泌物、粪便和羽毛碎屑等途径而感染。通过这种方式感染的鸡能表现出短暂的病毒血症,可产生抗体也可能不产生抗体。这些鸡可通过其排出的粪便不断向周围环境中扩散病毒。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研究表明:A LV-J 比其他外源性亚群有更迅速的水平传播能力。随着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养禽业的快速发展,鸡群生存条件如气候、数量、免疫性、药物和饲料等不断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A LV-J 与宿主的原有平衡,A LV-J 在选择压力的作用下不断发生着变异,使鸡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升高,A LV-J的流行也表现出新的特点。
3 发病情况
2014 年3 月,江西省宁都县某养鸡场饲养190日龄左右的蛋鸡6 000 只,在鸡群130 日龄时进行了新城疫I系苗的防疫注射。175 日龄左右鸡群开始出现死亡,死前无明显症状。鸡场场长根据以往经验,先后使用土霉素等治疗,并未见效果,又使用抗病毒药、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仍不见起色。鸡群持续死亡,死亡率在4% ~6% 。
4 临床症状及现场剖检
鸡群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人走入鸡舍后,鸡只反应迟钝,肉髯、头面部苍白,消瘦,产蛋量下降,个别鸡腹部出现膨大。剖检可见病死鸡内脏组织有白色或灰色肿瘤,肝脏肿大,表面分布较多大小不一的血泡;肾脏肿大,脾肿大,脾脏表面散布许多白色肿瘤。
5 实验室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结果,初步怀疑为禽白血病。为进一步确诊,从发病鸡群中采肛拭子,并用A LV 抗原ELISA 检测试剂盒(ID EX X)测定P27 抗原。在无菌环境下,从血液样品中取出血浆并接种D F-1 细胞,利用抗A LV-J gp85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JE9 对感染过病毒的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并取肝脏、脾脏和法氏囊的肿瘤病灶,刚开产的鸡的鸡蛋蛋清和粪便,病料经过适当处理后,抽取病毒核酸,进行PCR 检测。
ELISA 检测试剂盒(ID EX X)P27 抗原,于65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O D 650),S/P 值为2.12(S/P>0.2),检测结果为禽白血病P27 抗原阳性。
IFA 检测结果显示接种血浆的D F-1 细胞的细胞质含有抗A LV-J gp85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识别的绿色荧光,检测结果A LV-J为阳性。
病毒核酸经PCR 检测,电泳结果显示,扩增出A LV-J 型特异性片段,片段大小均为545bp,与预期相符,而不能扩增出A LV-A、A LV-B、R EV(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及M D V(马立克氏病毒)特异性片段。
综合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最终诊断为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
6 防治
目前对于禽白血病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也无有效的商品疫苗进行预防,故此,预防禽白血病较好的方法就是淘汰鸡群中的阳性鸡,逐步净化鸡群。对原种群进行彻底的禽白血病净化,尽早淘汰阳性的鸡,并引进经净化过的种鸡和鸡苗。每批鸡出壳后,孵化器、出雏器和育雏室进行彻底清扫消毒,严格选用鸡场的弱毒活疫苗,避免疫苗污染和其他横向因素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