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导师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

2015-12-09周仕参李婷张祥泉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7期
关键词:工业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周仕参+李婷+张祥泉

摘要:我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在社会就业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大量需求的驱动下,如何改革工业设计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之适应企业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教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是目前各艺术设计院校专业发展所面临着的一个难题。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导师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以拓宽口径、发展个性、注重实践、适应需求为基本特征,力求实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设计教育和设计需求的良性对接。

关键词:工业设计;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导师设计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264-02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工业设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面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目前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却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在高校教育系统里每年有大量的工业设计学生毕业,然而面对着企业巨大的设计需求却无法顺利就业,很多同学只能改行。出现这种庞大的教育体系无法匹配巨大的设计需求的现象,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当前教育体系无法大量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设计人才,即我们的设计教育落后于实际要求。

一、工业设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开始学习德国和日本的设计基础教学方式,即以造型基础、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三大部分为基础的教学组织结构,也就是“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1.课程被分割,彼此之间缺少联系。“三段式”教学模式在造型基础、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三大部分课程各自形成体系,这给教学管理带来一些方便,但课程被彻底分割,彼此之间缺少联系,很难培养出具备系统知识体系的人才。

2.工业设计专业方向有待细分。近些年受到科技发展和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细分化的趋势。传统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必须针对工业设计细分出来的方向进行针对性教学。尽管很多院校为此对传统课程体系做了些调整,如增设交通工具设计、交互设计等课程,但是仅仅一两门专业方向性课程是不够的,难以保证学生在该专业方向的顺利就业。

3.专业课程教学缺少实践性。大部分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不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的人才无法直接面向企业,从而造成许多企业事实上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一些基础性专业主干课程引入实际课题项目,对于综合知识应用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而且无法兼顾到工业设计专业各细分方向的实践需求,这就迫切需要在教学中提供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平台。

在对国内外各种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在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推行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的“导师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或许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二、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导师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

1.“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大量的研究表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不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而是课程体系。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得从传统的课程体系改革着手,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这才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所谓“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是指由平台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工业设计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群共同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平台”好比建筑的骨架,起到结构承重的作用。它针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专业方向模块”,是根据工业设计专业细分出来的不同专业方向而设置的体现专业方向的课程群,这为工业设计学生向不同专业方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可以满足从底层基础到高阶拓展的一系列要求,既符合学生基本素质和基础知识的共性要求又能满足个性化的专业发展需求,实现了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与宽口径培养的有效对接。

2.“平台+模块+导师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工业设计类专业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而且这一教学模式主要面对的是研究生,而不是本科生。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导师设计工作室”,事实上是通过导师设计工作室对“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深化,更进一步加强专业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如果说“平台”保证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宽度,“模块”保证了学生专业的方向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深度,那么“导师设计工作室”则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深度和实践能力。所以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导师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即“平台+模块+导师设计工作室”,是促进“T”型知识结构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1)导师设计工作室的性质和职责,专业方向模块和导师设计工作室是根据社会需求、高校自身专业特点和师资情况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而设定的。专业方向模块对应该方向的导师设计工作室。导师设计工作室在管理上具备设计公司的某些特征,不过是它首先是一个教育的场所,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和肩负人才培养的责任,这才是它的根本任务。比如,作者所在学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师资特点,组建了产品创新设计、交通工具设计、交互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的设计工作室。每个工业设计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进入到对应的工作室中,负责该工作室对应的专业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学生在二年级基本完成平台课程后,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选择一工业设计专业方向,进入该方向的导师工作室,并开始学习该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群,以及参与工作室科研项目,持续两年直到毕业。(2)导师设计工作室的教学管理机制,各工作室通常由经验和学识丰富的专业教师主持工作,有明确的专业主攻方向,具备一定的产品设计研究和开发实力。工作室教师团队对工作室负责,直接承担专业尤其是专业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但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却由学生在工作室教师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这样既可以让工作室教师集中更多精力专注教学科研工作,同时也提高管理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3)导师设计工作室的教学内容和方式。①深度参与专题研究和企业实际项目,通过教师自己的科研课题或企业项目架设设计专业与市场实践的桥梁,将实际项目纳入到教学科研过程中,让教师直接主导实际设计课题项目开展,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设计,同时把设计案例带到课程教学中,形成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既明确了学生的专业方向,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又可以通过实践促进学生系统知识体系的形成。②通过课程设置、学术交流活动实现专业方向的横向交叉,学生在必须选修本专业方向的专业模块课程群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结构的需要选修其他专业模块课程群中的选修课程,以实现学科专业方向之间的适度交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拓展专业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实现专业方向之间的横向交叉,比如,各工作室学生定期举办专业方向相关的讲座、展览等类型交流活动,促进各工作室学生的专业交流,同时也促进自身专业方向的拓展研究;在每学期的短学期开展以企业实践课题或虚拟前沿课题为主的工作坊,组织多个工作室学生打散整合组队参与工作坊,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endprint

三、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导师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

结合作者所在学校近两年在该教学模式上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该教学模式在培养“T”型人才方面效果明显,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实际应用的局限性。

1.教师资源的限制.首先是专业方向教师的数量上,根据社会需求,从一个专业细分出若干个专业方向,并展开教学。这需要较多的各专业方向教师资源。目前很多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师资源并无法满足多专业方向需求。其次是教师的实践经验的缺乏,现在很多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师从读书到教学一直待在学校,这部分教师理论知识丰富,然而在一课程的实践内容部分往往并不能很好地胜任。此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能平衡好实践、科研和教学这三者的关系。

2.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配合.面对工业设计专业“平台+模块+导师设计工作室”的特殊教学模式,要求相关教学管理制度予以针对性配合,否则该特殊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管理、组织的某些方面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冲突,这给学校教学的统一管理带来了挑战。

通过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导入“导师设计工作室”,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保证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宽度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深度,而“导师设计工作室”则强调通过工作室实际项目为中心的专业教学实践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设计素养。所以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导师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是针对“T”型知识结构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实现设计教育和设计需求的良性对接。

参考文献:

[1]刘胜利,杨丽丽.工业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科教文汇,2009,(35):27-28.

[2]陈教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初探[J].艺术百家,2012,(2):83-85.

[3]何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72-74.

[4]吴海红.从教室走向设计工作室——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一种构想.科教文汇[J].2007,(6):121-122.

[5]祝燕琴.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93-96.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业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校艺术类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