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经验与趋势

2015-12-09郝兴伟张强

中国大学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教学慕课

郝兴伟+++张强

摘 要:对目前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MOOC对传统教学手段改革的作用和意义。根据自己在“爱课程”网等平台开设MOOC课程的经验和体会,介绍MOOC课程建设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体会。并以核心通识课程“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课程教学为例,总结了在建设MOOC基础上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以及所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最后,对MOOC技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说明。

关键词:慕课(MOOC);翻转课堂;计算机教学;计算思维

2012年,一种被称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的教学技术手段在美国应运而生。这种基于互联网,可以让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参与其中的网络课程形式,一经提出,立刻获得了公众前所未有的强烈关注。世界著名的大学,包含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纷纷加入MOOC,建设自己的MOOC运行平台,其中Udacity,Coursera以及edX成为美国MOOC平台的先行者。

2013年,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85工程”高校也迅速加入相应的MOOC平台,并开始建设自己的MOOC课程;2014年5月8日,“爱课程”网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运行。至此,我国的MOOC平台建设和课程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一、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虽然高校出台许多措施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但是,课堂教学中的“三低”问题依然非常普遍,这就是:到课率低,抬头率低,点头率低[1]。谁该为“三低”现象负责呢?通过课堂点名、考核等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低”问题。面对“90后”的学生,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作为高校的管理人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分析出现三低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而不应该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为学生厌学,自由散漫。下表是我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评教的部分数据,筛选了一门课,学生评教得分后5%的三位教师的部分学生主观评价意见。

某课程学生评教后5%教师学生主观评教意见表

教师 评教意见

*** 一般般,老师照本宣科,内容陈旧没新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和学生交流,课堂沉闷,没兴趣

*** 老师很敬业,讲课很卖力,如果课堂气氛活跃点就更好了,能有些讨论就好了;不过还是敬佩老师的

*** 为什么每次问老师问题老师都只是说“问百度”?那老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相比学生评教中的客观打分,学生的主观评教意见更为真实一些。研究学生评教中后5%教师的学生评教意见,虽然不是清一色的批评和不满,但学生不满意的成分更多一些。在这些差评中,出现频率较多的就是:课堂沉闷,没兴趣,缺少交流,照本宣科。其中,兴趣和交流出现的频率最高。

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呢?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个方面就是教师的职业素养问题,就是教师所教课程内容的研究高度、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而真正做到“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第二个方面就是教师的讲课艺术,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可是大多数的高校教师并未学习过教育教学理论,也没有接受相应的教学方法培训,这势必造成少部分的教师缺少掌控课堂教学的艺术,虽然教师讲课认真,但课堂气氛沉闷,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设MOOC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在教育教学理论中,小班化、讨论式教学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和肯定。这种以讨论和交流为主的课堂教学又称为翻转课堂,它是一种课堂学习以交流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许多高校,生师比太高、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突出,这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难以实施。

随着MOOC技术的兴起,利用MOOC平台,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得以实现。或者说,现代意义下,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广泛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对传统课堂教学中需要讲授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进行网络自主学习,例如通过网络学习课程视频、电子书、网上讨论等,课堂时间则采用以学生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

下面我们以山东大学核心通识课程“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课程的教学为例,介绍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

(1)建设高质量的MOOC课程。作为学校的核心通识课程,课程内容多,基本上都是大班上课,传统意义上的翻转课堂教学根本不可能实现。为此,我们从2014年暑期开始建设MOOC课程,通过精心设计,课程录制了教学视频片段117段,每段视频时长15分钟左右,共约32小时,同时设计完成了网络学习中的随堂练习、单元测试、问题、讨论、交互和课程考试所需要的所有内容。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课程视频的录制要尽量详细,这样才能便于学生课堂外的预习和自学,从而使得课堂内的讨论和交流顺利进行。

(2)翻转课堂教学安排。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下,实施模式可以因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老师课堂串讲和学生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模式,教学安排如下图所示。

翻转课堂教学时间安排图

在上述安排中,每学期18个教学周中,去掉两周的温课考试,将16周每3周为1个学习单元。其中前两周老师进行课堂内容串讲,同时在串讲过程中,布置第三周的讨论题目,第三周为学生课堂讨论。在前两周,老师串讲的同时,学生通过MOOC平台进行课程的学习,同时对老师布置的讨论题目进行研究讨论,制作PPT,准备第三周的讨论。

在第三周,课堂以学生讨论为主,讨论的主题是老师前两周布置的题目。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可以将讨论分为个人讨论、小组讨论等不同形式。在课堂讨论和交流过程中,老师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引导和点评。endprint

(3)讨论主题设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讨论主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的基础。同一门课程,不同院系的学生,讨论的题目可以不同,其根本目标就是要适合学科和学生特点。例如,作者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给物理学院一年级新生开课,根据物理学院和新生的特点,设计了如下的几个讨论主题[2,3]。

主题1:请列举从牛顿开始,17世纪到20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后三百多年间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们的伟大成就,时代背景,以及取得这些成就时的年龄。

主题2:请列举1969年互联网诞生到现在,互联网技术在应用中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和创新,有哪些著名的企业和人物,他们的成功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主题3:深入理解电唱机和八音盒的原理。从物质和材料的关系,解释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发展,分别说明磁存储、光存储及半导体存储的原理。

主题4:深入理解网络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说明其关键技术,分析问题的复杂性。

主题5:训练技巧还是培养思维。有如下问题,在一次交通违章处理中,小车内有四个人A、B、C、D,面对警察的提问,说了如下的话。

A说,车不是我开的;

B说,是C开的;

C说,是D开的;

D说,他胡说。

已知三个人说的是真话,一个人说的是假话。根据上述信息,编一计算机程序,找出车到底是谁开的。

上述题目分别对应了课程的前五章的学习。不难看出,对于讨论主题1,针对的就是新生的特点,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有种紧迫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追求的激情。主题2则是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主题3则是在学完“计算与计算机”一章后,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所学物理学专业的特点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合作和表达能力。主题4则是在学习了“问题求解与算法”后的一个综合题目,并且以互联网中的主要应用为背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合作和表达能力,以及互联网应用创新意识和思想。主题5则是完成了“计算机程序”一章学习后的一道问题求解题,其目的就是要要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抽象和计算机问题求解能力,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上述题目在讨论课堂中,学生踊跃举手讲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交流热烈,讨论课往往延长1个多小时,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MOOC课程建设的体会

从2014年底山东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MOOC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和清华大学“学堂在线”MOOC平台先后上线开始,我们即刻开始了该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试验,现已经完成了两个学期的翻转课堂教学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讨论为主的教学与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设计的讨论主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发现问题,也就不能去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翻转课堂的讨论环节,学生为完成讨论主题,必须去上网查找资料,和同学讨论,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表达能力。在人生的所有能力需求中,交流、合作和表达能力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我们不可能设立一门专门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可以在学习、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课程主题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和途径,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表达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除了上述的教学效果方面的意义外,建设MOOC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还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MOOC平台,另一个是MOOC课程。MOOC课程的运行,需要一个网络运行平台的支撑,这就是MOOC平台。虽然MOOC平台的功能大同小异,根据我们使用的体会,不同的平台依然存在性能上的差异,例如对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解,对不同类型课程的支持,对客观题、主观题的支持,对主观题评阅方式中的自动评阅和人工互评的处理技术等。

同时,在课程建设中,课程的规划设计理念、课程制作、课程维护、课程受众等诸多方面也是需要仔细规划的,它将直接影响课程的上线运行和后期维护,以及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

(下转第48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计算机教学慕课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