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策略

2015-12-09孙旺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连续性表格学科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结构完整、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如图表、漫画、数据统计、广告、说明书、报告等。它最早出现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阅读素养评估项目(PISA)中。近年,高考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频繁,2014年高考有14个省市考查了此项内容。北大中文系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对高考语文试题改革提出自己看法,他表示“高考语文试卷中有关‘非连续文本材料阅读题会增加,而且分值不低。命题者正开始重视并朝理性考查这个方向努力”。

伴随考查力度的加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首次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要求。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而高中阶段最新的课程标准还未面世,但可以预见,其中必将牵涉到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述和重视。

然而,高考考查的热度和现行教材对这一方面的关注度刚好形成了反比。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中,只有必修二“历史画外音”单元的《图片两组》属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在课后的“活动体验”环节中,明确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读图方法,与同学交流你对这两组图片取材、画面构成的认识,归纳读图要领”。除此之外,这方面教学内容非常少。这样,高考考查就和日常教学形成了脱节。训练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和分析能力,不仅是为了应对高考,对于提高学生信息的筛选、理解、赏析能力也意义重大,所以,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把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内容校本化,探寻适当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实践中,我们采取了如下的教学策略。

一.文本转换探索规律

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都要求学生善于提取信息,学会概括。我们在教学中通过“连续”与“非连续”转换训练,探索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规律。在苏教版必修一《我的四季》课文教学中,作者分别把人生的四个阶段比喻为:春、夏、秋、冬,课文的脉络十分清晰,即便老师不讲,学生也能直观理解。于是,课前列出以下表格,要求学生在阅读和感受的过程中,完成表格中相对应的内容。

学生带着表格中所给出的问题自己进行阅读,自然会引起生命的体验与共鸣,从而对课文的理解逐步加深,最终达到了自我分析、解读文本与感受生命体验的目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梳理与观点概括的能力。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把表格内容与文本对照还原,推敲提取的信息是否准确。这样,在“连续”与“非连续”转换中,学生通过构建非连续性文本,巧借表格,掌握了梳理脉络、归纳概括的阅读方法。

学生完成了表格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解决了学习中的重点问题。这并不是知识的简单搬家,而是源于教材,活于教材,学生需要对“连续性文本”进行信息加工,得出相关信息的正确加工,再以表格形式呈现,同时,利用表格中“生命体验”一栏,引发学生依据文本做进一步思考,对有价值的信息作出判断和评价,学生阅读的多角度思维能力和反思归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除了可以运用图表,还可以用线条链接的方法转换文本。讲授《雷雨》一课,文中人物较多,关系错综复杂,想让学生初读课文后立刻弄清众多的人物关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不要说去进一步理解人物之间更为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因此,可让学生选择通过线条勾勒方式来显示人物之间关系,如周朴园与鲁侍萍、繁漪的夫妻关系,鲁侍萍与鲁贵的夫妻关系,繁漪与周萍的母子关系兼情人关系,周萍与四凤的情人关系又兼同母异父的兄妹关系,周萍与鲁大海的雇佣关系又兼同母同父的兄弟关系……

学生通过自行设计的各种图解,来理清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更好地感受到了人物复杂关系下发生冲突的必然性,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了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这样,在“连续”与“非连续”转换中,学生通过构建非连续性文本,巧借表格与钱条,掌握了梳理脉络、归纳概括、理清关系的阅读方法。而且让学生参与其中,自行设计,比教师简单讲解或直接投放幻灯片更加直观、生动和形象。

二.联系实际沟通生活

如果留心观察,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资源比比皆是。将这些资源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凸显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而且还能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强化学生的阅读目的性。例如,让学生围绕连云港市的本土文化经济状况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调查,收集有关资料,然后编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再引导学生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思维和方法进行思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材料一】连云港市民俗文化节常见的主题形式包括:一.关于商品、产品和物产、特产,如花果山“风鹅”节,赣榆“煎饼”节、灌云“豆单节”等;二.以文化为背景所开展的系列活动如“西游文化节”;三.以民俗风情为背景的活动如“海州灯会”;四.以地方经济为依托的活动如“东海温泉节”;五.大型综合性活动如“连云港之夏”等。

【材料二】连云港市地方节庆活动的开展,在一程度上弥补了旅游业“淡季”供给与需求的不足,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城市环境,有力弘扬了传统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商机,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材料三】据有关人士研究,连云港市节庆活动的数量偏多,但品牌知名度高、能够走向国际化的节庆活动较少。地域分布不够均衡。有的主题缺乏创新、特色不够鲜明。文化内涵尚有待于挖掘。如一些传统的节庆活动中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损节庆活动的主题等。

1.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你能看出连云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哪些优势,目前还存在哪些不足,应如何解决?

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连云港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经济发展中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与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时,一要认真审读材料,对所提供材料类型进行分类(是文字材料,还是图画,表格);二要弄清材料中所提供的显性信息,更要挖掘材料所包含的隐性信息;三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内在联系和规律,得出结论。让学生去关注这样的一些材料既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与时代接轨的要求,又通过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

三.横跨学科借鉴整合

“非连续性文本”除了整合本学科资源外,还可以融合其他学科的资源。这既是资源开发,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比如,可借鉴数学学科。数学学科图表和图形的呈现较多。数学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一般需要经历语言转换、信息提取加工、意义重整、数学建模、总结运用和反省修正等几个过程,数学与语文的非连续性阅读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都要经过提炼、概括、加工、分析、归纳、综合等步骤去实现。由此可得到启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图表归纳教学的方式对课文的知识点进行提炼、筛选和概括,从而在语文学习中使学生具备一种理科思维。

还可从地理、生物、化学学科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得到启示,这些学科在阅读时更侧重于关注图像、方程式、知识结构图的课堂生成,它们对“连续性文本”知识的解构与组成,更加多变灵活,更具抽象思维:化学学科能够把不易理解的方程式以立体性强的思维导图形式给予清晰的呈现,地理学科善于将数据和文字用柱状图、饼状图、表框表现。因此,在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把原本“一维”的文字转换成更为直观的“二维”图形呈现。

语文学科鉴于以上各个不同学科“非连续性文本”研究与应用特点,从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出发,适当借鉴、沟通和融合,从而实现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跨学科比较阅读。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学科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侧重在言语内容方面,目的在于掌握学科知识,而引进到语文教学中,则侧重在言语形式,即用什么样的言语来表达内容,重在学习语言,重在让学生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与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其实还有很多,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开发意识,通过整合教材、生活、其他学科资源,促进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融合。只要有效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孙旺,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endprint

猜你喜欢

连续性表格学科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组成语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履历表格这样填
表格图的妙用
借助“表格”解答稍复杂分数问题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