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话中秋
2015-12-09马登翔
马登翔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在中秋这一天,中国民间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网,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人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我国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祭拜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网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文人墨客对中秋节更加寄托情怀,直抒胸臆。宋朝文学家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写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夜,银盘似的明月,悬挂在大海似的晶莹透亮的夜空。就这样美好的夜晚,怎不激起一个人的遐思。
当皎洁的月光撒下一地清辉的时候,在虔诚的长者的率领下,全家表情肃穆地做完繁琐的祭月仪式,然后在欢声笑语中,分食西瓜和果品,老人们便会给儿孙讲起嫦娥奔月、吴刚献酒、蟾宫折桂的故事。此时的农家小院,别有一番不同凡响的温馨。
说到中秋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吃月饼。圆圆的月饼是吉祥、团同的象征。每逢中秋,人们都期盼能全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今年的中秋节又要即将来临,愿我们人人在品尝节日美食之时,也能品味出好年代带给我们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