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到电影:论《卧虎藏龙》的改编
2015-12-09周洁陈智毅
周洁 陈智毅
摘 要:在影片《卧虎藏龙》之前,普通读者对王度庐和该小说知之甚少,到李安同名电影问世。电影《卧虎藏龙》的成功甚至掀起了“王度庐热”。本文拟对李安同名电影对原著的改编和成功之处试做探讨。
关键词:李安; 《卧虎藏龙》;改编
一、故事情节
从故事内容看,电影简化并改编了原著情节和人物,原著中罗小虎与杨氏兄妹的身世家仇及许多相关人物被直接删减,碧眼狐狸与江南鹤师弟哑侠、高云雁、费伯绅等人的故事也被简化改编为碧眼狐狸与江南鹤之间的关系,原著故事中途碧眼狐狸被俞秀莲所伤致死命运在影片也被改编成最后试图杀死玉娇龙并予以李慕白致命伤。这些简化和改编有助于电影简洁清晰的表达方式。玉娇龙在原著中的结局是为自己给家庭带来的伤害所困扰,并选择设计跳崖,得以会见罗小虎后再远走他乡。在影片中,玉娇龙,感悟于李慕白之死,回到武当见罗小虎后,在罗小虎面前跳入万丈深渊,并融入云雾之中。故事结局的改编亦有助于主题的提升。
二、人物形象
原著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毫无疑问是玉娇龙,贯穿故事的始终。从玉娇龙对家人、情人罗小虎等人的情感表现可以看出玉娇龙向往自由的生活,但又为家庭所绊,也被自己的出身阶级、封建等级观念所绊。考虑到作品的时代背景,玉娇龙的性格塑造相对复杂和完整。影片中的玉娇龙形象被略去了对于家人的担忧,着重突出了其性格中的自由和任性。以此玉娇龙这一形象摆脱了时空的束缚,获得了更广泛的意义。
在原著《卧虎藏龙》一书中,李慕白的形象和性格刻画相对单薄,算不上书中主角,只见武艺高强,武德高尚,其行踪见首不见尾。与俞秀莲的关系也是一笔带过,李慕白在原著中作为次要人物出现。在影片中李慕白形象被塑造为主角,着重描述了李慕白的对道、江湖、剑法的理解、其求道得道与复仇以及对俞秀莲的复杂情感之间的矛盾,随着他送出青冥剑,又引来对玉娇龙的暧昧情愫。种种情感交织,也编织出影片复杂的主题。
原著中的俞秀莲先助刘泰保夫妇斩除碧眼狐狸,巧计取回青冥剑,后又助杨丽芳报杀父母之仇。是位闻名江湖、武艺高强、心思缜密的正义女侠。这一形象在影片中得到保留,并通过俞秀莲亲口向玉娇龙讲述自己与李孟的故事,讲述自己作为江湖儿女也并不自由,所要遵守的礼教同样不少,来以此强化她作为传统中国女性恪守妇道,压抑内心真正情感的形象,也凸显影片中关于理智与情感的主题之一。
原著中无知却又心狠手辣、靠色相骗取哑侠钱财和剑法的碧眼狐狸在电影中被改编为想通过入床帏换取剑法未成并杀死李慕白恩师江南鹤的凶手,随后她藏身于玉府,私授武艺于玉娇龙而被玉娇龙所防,最终试图杀死玉娇龙这唯一的爱与恨。罗小虎在原著也是主要人物,善良却鲁莽。在影片中罗小虎的形象被弱化。他主要是作为陪衬,先是代表玉娇龙所追求的自由,在玉娇龙对江湖和道的领悟提升后,被最终抛离。罗小虎与玉娇龙的爱情也与李慕白和俞秀莲的情感形成对比。
三、主题
原著以玉娇龙为主线,讲述了玉娇龙对于自由和爱情的追求,却不得不牵绊于家庭和封建門第,最终只能选择远离家人和爱人,孤身远走。以罗小虎、杨丽芳的家世之仇为副线,并以碧眼狐狸、费伯绅等人物杂糅其中。
影片《卧虎藏龙》通过改编情节和人物形象,丰富并升华了作品的主题。既以李俞和玉罗的情感对比来彰显理智与情感;又通过突出玉娇龙来彰显对自由和个性释放的追求;并通过诸多女性形象来突出女性主义,突出女性的压抑与反抗;通过李慕白对道、剑法、江湖的解释和玉娇龙的跳崖后飘飘然与天地混为一体来暗示中国文化中道的意义。
四、表现技巧
《卧虎藏龙》小说以文字为媒介,通过叙述,描写,抒情来叙述玉娇龙等人的爱恨情仇,涉及了更为广阔的场景和更复杂的线索及故事内容。而影片以声音画面媒介,使用蒙太奇剪辑镜头,一部影片时间跨度较短,需要对原著相对冗长的故事和场景进行浓缩和选取。因此影片《卧虎藏龙》选择了几个代表性的打斗场面,尽显中国辽阔地域的特色与秀美,并辅以种种音乐类型,表现影片丰富的内容和主题。
综上所述,可见影片《卧虎藏龙》通过对同名小说的故事情节删减和改编,凸显和改写主要人物形象,并赋予作品更丰富的主题和内涵,并借助电影的优势,以优美的音画提升影片品质。影片正是在对原著深刻理解基础上作出了创造性的改写,因此电影《卧虎藏龙》才大获成功、广受好评。
参考文献:
[1] 王度庐.卧虎藏龙[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2] 卡尔科-马塞尔,克莱尔,刘芳.电影与文学改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