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2015-12-09宫婷婷张斌才
宫婷婷 张斌才
摘 要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备受重视,高职院校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团体心理辅导使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更加有效,本文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的过程、意义和优势。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高职院校 辅导员工作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1.076
Application of Group Counsel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s' Work
GONG Tingting, ZHANG Bincai
(Jiangxi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Nanchang, Jiangxi 33009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highly valued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counselors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tudent work, group counseling Mental Health of Polytechnic School makes work more effective, the paper takes Jiangxi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for example, group counseling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meaning and advantages of counselors' work.
Key words group counseling;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s' work
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述
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中的一种,又称小组辅导、团体咨询、集体咨询,是指教师或辅导人员,面对多数被辅导者(学生),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运用恰当的辅导技术,以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的过程。团体规模因辅导目标的不同而不等,少则三到五人,多则十几人、甚至几十人。在团体活动中,领导者根据团体成员的相似性,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引导成员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促使个体在交往中去观察、学习和体验,从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出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以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们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前测与后测,辅导员应用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团体辅导结束后,再进行心理量表测试,并做相关的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进行对照,从而探索辅导员工作中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本研究量表采用的是2003年卢谢峰编订的《大学生生活适应性量表》共包括60个测验项目和6个重复项目,共分为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表现七个维度。
3 理论依据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亚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合理情绪疗法,简称位ABC理论,目前是心理咨询领域比较广泛的应用之一,艾利斯认为,人们的焦虑、愤怒、排斥、罪恶、疏离等负性情绪都来自自我挫败的非理性信念系统。其中A是指诱发事件,B是指不合理信念,C是指与特定情景相伴随产生的个体情绪与行为的结果。该理论认为导致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不是A,而是不合理的信念B,通过对B进行干预,从而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
4 研究过程
4.1 研究对象
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8~22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将学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为180人,对照组为176人。首先对两组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然后对干预组实施半学期的班级心理辅导。
4.2 活动设计
4.2.1 第一次活动
热身活动:破冰游戏——大风吹、小风吹。活动目的:让学生放松身心,打破僵局。活动程序:所有同学组成一个圆圈,辅导员站在圆圈中间先说:“大风吹、小风吹”,同学们问:“吹什么?”辅导员说:“吹……样的人”(例如:吹红衣服的同学),那么所有这样特征的同学就必须离开自己站的位置,重新寻找新的位置。没有找到位置的人表演一个节目,并作为新一轮的辅导员重新提问“大风吹”,如此进行下去。
主题活动:一分钟拍手。活动目的:通过让每位学生对自己一分钟拍手次数的预期和时间来增强新生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珍惜时间的意识。活动程序:让同学们形容一秒钟有多长,一分钟有多长,让学生们猜测一分钟可以拍多少次手,然后亲自进行实践。学生们将自己的猜测与实践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到任何事情需要亲自去实践,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最后,共同分享自己的感受,辅导员进行总结。
4.2.2 第二次活动
热身活动:破冰游戏——马兰花开。目的:新生彼此之间不熟悉、不认识,通过破冰游戏,打开僵局。活动程序:学生们说:“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马兰花开开几朵?”辅导员说:开几朵,几个人就抱在一起,那么剩下的学生就要介绍自己或表演节目。
主题活动:团队合作——同舟共济。活动目的:齐心协力,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活动程序:30位同学共分为5组,其中6个人为一组,每组一份报纸,6位同学要集体站在报纸上,不能够跳出报纸,每一小组可以先讨论行动方案,再实施行动。尝试过后,让所有小组将报纸对折,再进行合作,各小组进行比赛,看那哪一组的用时更短,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商议方案。分享感受:(1)谈一下,你们是用什么方式做到的?(2)从这个团体活动中,你们领悟到了什么?(3)在这个团体活动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体验是什么?最后,辅导员进行活动总结。
4.2.3 第三次活动
热身活动:小游戏——励志操。活动目的:通过做励志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活动程序:辅导员向学生展示各种动作,让所有学生模仿,接下来,辅导员带领学生喊口号:“我是最棒的!我相信自己!我是可以成功的!加油!加油!加油!”等口号。
主题活动:搭塔。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团体凝聚力,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思考的能力。活动过程:5组成员,每组提前准备好剪刀、报纸、彩色的纸,胶带,胶水等用品。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搭塔,搭塔是指搭一个漂亮的塔,发挥小组成员的想象力,集体凝聚力,共同完成这项任务。这个塔可以是任意的、有属于它的名字和它的独特意义。活动时间为30分钟。分享与讨论:(1)你们是如何确定来搭这个塔的?(2)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是如何协作的呢?每个成员都分担什么任务?(3)在搭塔活动中,你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如果没有你,小组可以成功完成任务吗?(4)当团队出现意见分歧时,你们是如何解决的?最后,辅导员对活动进行总结。
4.2.4 第四次活动
热身活动:相见欢。活动目的:增强团体凝聚力。活动程序:所有成员又快又安静地面对面站成两队,两人一组,辅导员互相注视,面带微笑,配合“1”、“2”、“3”、“4”的口令分别做动作:“1”:同学们以右手握住对方右手,并说“你好!”“2”:同学们两手与对方两手互握,并说:“你的气色很不错!”“3”:同学们互相伸出大拇指,并说“一起,加油!”“4”:同学们左手亲拍对方双肩两下,并说“让我们共创美好的明天!”
主题活动:信任之旅。活动目的: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增加同学之间的感情。活动程序:三十名学生共分为两组,一组十五人,十五人蒙上眼睛,站成一排,其他十五人任意选择一名学生作为同伴,带领自己的同伴进行一次信任之旅。整个信任之旅是已经设定好的线路,值得提醒的是:信任之旅整个过程,同伴之间不能发出任何声音,要靠肢体语言来引路,对方给传递信息。信任之旅结束后,同伴隐瞒自己的身份,让同学们来猜测带自己走信任之旅是哪一位同学。然后,双方互换角色,重新进行信任之旅。分享感受:(1)在你蒙着眼睛前行时是什么感觉,你的同伴陪伴你前行又是什么样的感受?(2)当你得知你的同伴就是这位同学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3)当你带着你的同伴前行时,你有什么感受?(4)从这个活动中你领悟到了什么?最后,辅导员对活动进行总结。
4.2.5 第五次活动
热身活动:棒打薄情郎。活动目的:尽快相识,增强团体凝聚力。活动过程:所有同学围成一个圈,有一位学生站在圈的中央,手里拿着一个充气棒,有第一个学生开始叫出另外一个学生的名字,站在中央的学生需要立刻跑到被叫名字的同学面前,如果另外这名学生叫不出其他学生的名字,就要被站在圈中央的学生用充气棒打击头部。然后,叫不出名字的学生站在圈子中央,继续进行下一轮。
主题活动:星光大道。活动目的:增强自信,对人生规划有所感悟。播放动感音乐,要求每位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出自己的个性。每位学生都是星光大道上的主角,走出自己的特色(可以是任何动作、任何方式,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走出最自信的自己),走完星光大道后,请学生们分享感受:(1)你以前在生活中有这样走过吗?(2)在走星光大道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3)通过这个活动,你领悟到了什么?最后,辅导员对活动进行总结。
5 研究结果
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使用T检验分析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前测与后侧的得分进行比较,用方差分析对多组均数做显著性检验,P≤0.5位差异有显著性。我们得知,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前测值并无显著差异(P=0.821),说明辅导员在对学生们做团体心理辅导之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生活适应性相同。那么,在做团体辅导之后,也就是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的后测值与跟踪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20,P=0.010),干预组的前测与后侧及跟踪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F=14.443,P=0.010)。这说明辅导员对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改变干预组同学的生活适应性。
6 展望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自卑、生活适应差等特点,新时期的辅导工作不仅仅停留在学生服务、解决学生问题等层面,而是要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来对大学生即将要出现的心理问题出现干预和辅导,而不是等待不良事件的发生。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对高职生生活适应进行引导和提升,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以有效改变他们的不合理信念,降低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处理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学习问题。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中我们发现,学生十分接纳这样的活动,他们很希望能够参与到更多的活动中去。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学生自我认识的培养,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这些对于改变他们大学学习、生活适应问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来说,日常的学生工作压力较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辅导员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同学之间的团体凝聚力,使学生们尽早适应集体环境,融入集体生活,团体心理辅导已成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非常有必要的干预方式,使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5.
[2]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 张静.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生活适应中的应用.山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学位论文,2009.
[4] 牛玉杰.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吉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