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开放大学履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几点思考
——以武进开放大学为例

2015-12-09邱玲敏

职教通讯 2015年32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学校

邱玲敏

关于开放大学履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几点思考
——以武进开放大学为例

邱玲敏

参与社区教育工作是开放大学的一项社会职能。在边实践边探索的过程中,武进开放大学主动与社区合作,围绕资源共享、优势对接、劣势互补的原则,开展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开放大学;学校与社区;资源共享

一、学校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成效

2014年10月23日,武进开放大学正式挂牌。“做强做大开放教育、做优做多社区教育、做精做稳高职教育”成为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近一年来,学校的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社区实践活动形式多样

学校有关部门联合社区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几个方面组织了很多活动,受到居民的称赞。如组织支教、城管、禁毒等志愿者走进社区;组织学生社团轮流参加“社区天天乐”活动和其他庆祝活动;组织老师给社区居民上课、企业员工培训、暑期免费为孩子们辅导;组织专业指导老师在晚上给社区的男子篮球队和老年舞蹈队指导;组织同学利用假期走进社区的有关单位,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组织社区居民走进学校聆听法律专家的讲座,提升法制观念;学校的公共设施(如体育馆)晚上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等。

(二)社区课程得到初步开发

2014年5月,《武进学院关于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和开发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对学校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该文件从教师的工作量、绩效考核、经费补贴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目前,学校已开发了30门社区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且以社区居民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贴近社区居民实际。曾多次被邀请走进社区,深受居民的喜爱。有4门课程还入选常州市职教惠民工程,受到了很好地社会效益。

(三)教师在各种评选活动中捷报频传

在江苏省第三批社区教育乡土课程(读本)评选结果中,孙桂英老师的《插花艺术欣赏——无声诗画最怡情》获得了二等奖,丁凯老师的《舌尖上的武进》获得了优秀奖;在常州市2014年“学习伴我终身”书画作品评选结果中,赵勇老师参赛的系列作品《皖南民居》获得三等奖;在2013年农村社区教育特色培训项目评选中,丁凯教师的《室内污染监测与防治》培训项目被评为三等奖。

武进开放大学在社区教育领域做出的努力,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首肯。2014年,武进区政府拨款31.5万元支持学校社区教育建设和发展,比2013年增加了近5万元。

二、学校履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师资队伍建设

1.学校教师的观念亟需转变。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半衰期正在日益缩短,唯有终身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唯有终身学习才能赢得应有的尊重。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生源数的减少,很多学校有的专业的招生计划已不能完成,出现了师生比不协调的现象,导致部分教师在学校本专业领域的工作量已严重不足;也有的学校在某个专业上学生数量非常充足,专业教师工作量很大,而一些基础课老师和冷门

专业的老师则工作量不足,导致这些教师对职业和专业出现倦怠感,有被边缘化的迹象,缺少进取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他们迫切需要出现一个新的发展增长点来继续实现自我的价值和个人的成长,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当前,虽然学校有要求希望老师能积极参与社区教育,但对于怎样更多参与社区教育,学校教师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也缺乏一定的认识深度。特别是在绩效背景下,面对部分老师参与社区教育的自信心不足,缺乏创新精神,危机感不强等现状,同时,也为了使社区教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底气”,学校制度层面必须加强对老师参与社区工作进行肯定,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评选社区工作先进个人或先进团队、组织老师外出参观某个社区教育搞得好的学校等来激发老师的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教育和引导,学校要让教师明白:学校鼓励并积极提倡老师进行转型,参加社区教育工作对教师的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教师通过从事社区教育,可以了解社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的实际,可以了解社会的就业状况,有利于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可以这样说,社区教育是教师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

对于参与社区教育的任课老师来说,要有敢于创新教学的模式和形式的精神。要根据社区居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采用专业化与大众化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原则、技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的原则等教学方法。[1]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有更多的居民想去听,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学校才可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经验较丰富、技能较优良、素质较好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

2.学校教师的数量和专业结构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师资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过去3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一直重视教师学历的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到目前为止,学校现有教职工299人,专任教师21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4人,中级职称101人,中高级职称比例达到81%。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27人,占比达59%。双师型教师82人,占比56.2%,区骨干教师5人,学科带头人2人,市骨干教师1人。另外,还有离退休教工56人。

由于社区教育是一种面向社区所有成员的教育,它没有年龄、性别、信仰等方面的求和限制,是一种开放更多教育设施来提高学习的途径。它包括课堂教学、函授教育等形式的成人教育,还包括职工培训、待业人员培训、职业卫生教育、安全生产等成人非正规教育,还包括科普教育、大众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成人法制教育等。[2]面对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学校在很多领域有一种爱莫能助的感觉。因此,地方高职院校的教师只能作为社区教育的兼职教师或师资的补充,不能承担全部的社会责任。

3.学校对参与社区教育的教师管理要体现灵活弹性制。由于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教育职能和主要任务的特殊性,要求走进社区的教师必须富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克服生活或家庭的一些具体困难,顾全社区工作的大局。因为社区教育的授课时间可以是白天、晚上,也可以是平常或周末,寒暑假;上课的地点可以是学校的教室、图书馆、机房,也可以是社区的某个企业、某个活动现场。因此,作为学校来说,对这些教师的考核和管理必须是灵活的,多样的,否则,会影响到老师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由于社区经费有限,目前很多参与社区教育的教师的工作是免费的,为确保这部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必须出台一些政策认可教师的工作量,支持教师的付出。同时,也要对学校老师参与社区教育课程、课题的相关研究进行鼓励和激励。

与之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并鼓励老师进行流动的规定,特别是对于一些在学校课时工作量不太充足的老师,如果本人愿意长期到社区做兼职老师,学校在政策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尽量做到人才的最优化合理配置,尽可能释放教师本人的社会价值,避免在本职岗位上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打破了师资管理中的自我封闭状态。

(二)关于社区课程或项目建设

每个社区因其历史、经济、人文、地理条件等的不同,必定有不同的社区发展需求和倾向,需要社区课程体现地方特色化。课程的开发和设置要与社区需求紧密结合,往往一个特色专业的特色课程就是依据该社区较有特色行业或领域而设置的。[3]将带有本土的文化元素融合在教育中,既

贴近民众生活,又不失现代因素,既使社区居民了解本土发展历史、地理风貌、民俗文化及本土环境和语言等,又增强居民珍惜、爱护本土资源意思,不断传承、创新历史文化、更能促使居民体验和感受与家乡发展变化,为创建未来美好生活积极投身社区文化建设,加快区域发展。

在2014年10月召开的一次社区教育工作会议上,武进区领导就明确提出了“地方特色”的要求(见表1),希望能集思广益加强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1 武进区地方传统文化和产业文化的特色

2014年和2015年,学校累计开发的社区课程虽然有近40门,但具有地方特色课程的几乎没有。已开发的课程的内容覆盖养生、保健、养花、水土栽培、烘焙制作、交通法规宣传、汽车保养、人民币收藏与鉴赏等多个领域。这些课程主要还是依据老师在学校上课领域或日常兴趣开发的一些社区课程,在这个社区可以讲,在那个社区也可以说,没有能密切联系所在社区的地域、人文等因素,缺乏乡土地方传统文化和产业文化的特色。

(三)关于社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由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将转变为小城镇,形成一个新型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将转变成社区居民。新城镇在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信息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运用信息技术、构筑信息化教育社区,提供共享性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构造终身学习体系,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是促进教育发展、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1.社区信息化建设是地方留住人才的需要。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形成的社区居民绝大多数是失地农民、一些外来经商户和企业的许多外来打工者,在社区中的这些“新市民”,他们以“70后”、“80后”、“90后”为主体。在职业的选择上,他们除了考虑工资福利外,也把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交通便捷、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等作为来到这个社区企业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因素来考虑和比较。面对全国各地出现的“民工荒”,地方政府领导和社区企业领导要想留得住这些劳动者,就要把改善社区的网络环境作为重要软环境来抓。

2.社区信息化建设是社区居民自身的需要。这些社区中的“新市民”,绝大数是初中或高中毕业,有的可能上过职业学校,电视电脑手机也是伴随着他们成长的。由于年轻,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强,个性比较张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加多

样,较好的网络环境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满足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3.社区信息化建设是社区和谐发展的需要。相对而言,这些“新市民”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比较低,提高这些居民的文化素养就成为当务之急,否则会引发一些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所以依托社区中的一些网络系统(如电视网、电话网、互联网等)对他们进行社区教育,如开展上岗培训、技能培训等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尤为重要。

学校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相对而言,信息化建设是走在本地区的前面。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都可以为社区信息化教育提供服务和帮助,与社区合作,加快信息化社区建设步伐,我们责无旁贷。

(四)关于社区实践活动内容的拓展

虽然学校和社区开展了各种实践活动,但还有拓展的空间。特别是面对当今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比较突出的现象,学校和社区可以合作为他们做更多的服务工作,使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真正落到实处。如建立社区老年人档案,了解老年人各种类型的生活状况,对老年人群体的闲暇教育做出统一的规划和安排,使老年人的闲暇教育更加规范化与制度化,更充实并具有操作性,使社区老年人闲暇教育尽快从无序走向有序。[4]

对于那些来自各行各业愿意参与对社区老人进行关爱的志愿者们,学校能否和社区一起做好培训工作,因为这些志愿者绝大多数没有经过老年服务的相关培训,缺乏对老年人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的认知,同时,由于这些志愿者都有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任务,不能长期或系统地跟踪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因而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另外学校是否能协助社区做好老年人之间的“互助”,把那些刚刚退休、身体健康并且热心的年龄在60岁左右的老年人组织起来,与稍大年龄的老年人结成对子,让他们平时多走动、一起参加社区开展的活动等。

(五)关于政府在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作用的发挥

根据全国社区教育实践的经验,应继续探索和有效实行“政府统筹管理、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5]目前,政府在推动社区教育、实现学校与社区资源共享方面统筹协调的力度不够,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政府相关单位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也不够,往往在本部门的工作方案中很少涉及社区教育。

行车有道,制度有轨。在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中,如果各级地方政府能形成政策规定、机构章程、人员职责、运行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就能明确规范和有效约束各级各类社区教育相关方及其行为主体,从而维护和促进当地社区教育的运行秩序与平稳发展。

譬如在设施设备的共享问题上,政府是否可以给予适当补贴。社区的运动设施大多局限于健身广场,面积比较小,种类比较少,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而当今的学校,一般说来,体育设施比较齐全,面积也比较大,平时的利用率相对比较高,而在晚上或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闲置的时间比较多。这些时间段、这些设施设备,如果向居民免费开放,会带一些管理上的麻烦和人力、水电、垃圾清运等成本的增加问题、设施设备的人为或无意损坏后的维护或赔偿问题、更值得一提是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人身伤害该如何合理解决。这些因素都对社区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无疑是一道障碍,导致社区和学校资源共享的愿望难以美梦成真。

为提高学校师生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政府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设立“社区教育服务之星”、“社区服务标兵”、“社区荣誉市民”等,每年组织几次社区工作研讨会或开展一次隆重的表彰,邀请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学校师生代表、企业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参加,并在媒体进行广泛报道,扩大其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受到鼓舞,从而自觉参与社区活动。

综上所述,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就其服务对象来说,早已突破了特定人群的局限,逐渐呈现出公众化的趋势,同时就人才培养以及教学模式而言,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正日益加快,逐步彰显出开放性和信息化的特征。[6]从2010年5月国家提出“办好开放大学”,到2014年10月武进开放大学正式挂牌,开放大学的建设仅仅只有四年的时间,但却取得了很多阶段性的成果。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这是当前许多地方性开放大学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武进开放大学介入社区教育也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但取得的成绩确是有目共睹,相信在地方政府、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与社区教育的资源必将得到有效开发和整合,形成新常态,造福全体师生和社区居民。

[1]王志华.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融合的实践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4):10-12.

[2]胡火清,左芳,龚安炜.拓宽高职院校办学渠道发展社区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57-59.

[3]刘凤翠,宁永红.美国社区学院的运行机制及对我国发展县域社区学院的借鉴意义[J].职教通讯,2014 (28):48-52.

[4]杜惠洁,方理丽,邱晓晓.社区老年人闲暇教育路径与策略研究——基于温州市的调查[J].职教通讯,2015 (1):70-74.

[5]宋诚英,依托高职资源构建信息化社区教育的研究[J].高教探索,2010(3):116-119.

[6]彭坤明.开放大学建设深度解读应聚焦的五个重点问题[J].常州终身教育,2015(1):3-12.

[责任编辑 李 漪]

江苏省社会教育“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武进开放大学与所在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SS-C-2014002)

邱玲敏,女,武进开放大学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G710

A

1674-7747(2015)32-0005-04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学校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学校推介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