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预防200例早产儿坏死型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2015-12-09林良勇林国敬吴明法
林良勇 林国敬 吴明法
微生态制剂预防200例早产儿坏死型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林良勇 林国敬 吴明法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预防200例新生儿坏死型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部妇产科收治的200例NEC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早产儿给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禁食,并给予营养等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早产儿给予微生态制剂预防处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早产儿NEC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球菌总数、杆菌总数及球杆菌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微生态制剂对NEC早产儿的发生具有一定预防作用,能有效调控其肠道菌群比例,缩短住院时间。
微生态制剂;新生儿坏死型小肠结肠炎;预防
新生儿坏死型小肠结肠炎(NEC)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在早产儿中最为常见,对新生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国内有关报道,该疾病的发病率在新生儿中占 10%~50%[1]。近年来,欧美学者对微生态制剂进行了研究,其认为微生态制剂对于NEC早产儿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多数实验结果是通过动物模型而获得[2]。我院对微生态制剂预防200例NEC早产儿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住院部妇产科收治的200例NEC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早产儿男58例,女42例;胎龄29~38周,平均(36±4)周;出生体质量1 300~3 600g,平均(2 948±327)g;主要合并症:窒息17例,肺炎67例,脓毒血症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 10例。观察组早产儿男60例,女40例;胎龄27~37周,平均(35±4)周;出生体质量1 280~3 580g,平均(2 921±344)g;主要合并症:窒息18例,肺炎70例,脓毒血症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7例。早产儿均满足《实用新生儿学》中NEC的诊断标准[3]。两组早产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主要合并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早产儿入院后均对相关并发症进行积极的治疗与处理,对照组早产儿给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禁食,并给予营养等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早产儿给予微生态制剂预防处理,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9980004)鼻饲或口服治疗,0.25 g/次,3次/d,持续治疗至患儿出院。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早产儿<32周、>32周NEC发生率,以及<1 500 g、1 500~2 500 g、>2 500 g的NEC发生率;同时对治疗后的早产儿进行大便菌群检测,记录两组早产儿治疗后肠道内的菌群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胎龄早产儿NEC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NEC总发生率为2.0%,其中<32周的发生率为2.5%,>32周的发生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13.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NEC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NEC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肠道各菌群变化 两组早产儿经过相应的治
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肠道菌群均有所变化,但观察组变化趋势相比见表3。
表1 两组不同胎龄早产儿NEC发生率比较
表2 两组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NEC发生率比较
表3 两组早产儿治疗前后肠道各菌群变化(±s)
表3 两组早产儿治疗前后肠道各菌群变化(±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球菌总数(fu/g) 杆菌总数(fu/g) 球杆菌比值(%) 对照组 100 23.9±2.1 50±5 77±8 85±18 3.3±0.3 3.2±0.3观察组 100 24.3±1.8 76±7 78±8 224±24 3.2±0.3 1.7±0.2 t值 1.446 29.499 0.866 46.595 2.357 41.602 P值 0.1497 0.000 0.387 0.000 0.019 0.000
3 讨论
NEC是新生儿时期尤其是早产儿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重度疾病,新生儿的胎龄越小及体质量越低,疾病的发生率与病死率越高[4]。随着近年来新生儿急救医学在临床中的快速发展,新生儿因NEC出现病死率也随之下降,但NEC的高发病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现阶段对于NEC发病机制的研究指出[5],肠道内的菌群情况、肠黏膜受损及肠道喂养是造成NEC的基础条件,而造成肠道组织损伤的原因是有害因素与保护机制之间出现紊乱,其中危险因素包括缺氧缺血性损伤、早产、胃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致病菌生长过度、肠道喂养不合理等而干扰素、环氧合酶、缺氧的血小板因子均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由于各种炎性因子与各类联级反应的共同作用,导致全肠道发生NEC。
NEC发生时,新生儿主要出现呕吐、便血、腹胀、胃潴留等,严重者甚至出现穿孔、坏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病死。其中20%~60%早产儿需通过手术治疗,约50%患儿会出现短肠综合征、肠狭窄、营养不良等后遗症[6]。为了良好地改善NEC患儿的预后,除了采取传统治疗外,同时还应根据NEC的发病机制进行新药研发,包括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因子、免疫球蛋白制剂的应用等。其中微生态制剂已成为近年来预防NEC的热点,微生态制剂首先能促进胃肠功能免疫功能的发育,同时还能在肠道内生成有机酸,有效降低肠道内的pH值,防止致病菌生长;可产生过氧化氢,将致病菌杀灭,同时具有天然抗生素的效果,促进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成熟分化等[7],对于新生儿的肠道具有免疫、营养、调整的作用。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早产儿NEC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球菌总数、杆菌总数及球杆菌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微生态制剂对NEC早产儿的发生具有一定预防作用,能有效调控其肠道菌群比例,缩短住院时间。
[1]任晓莉,刘薇.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作用机制[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4):51-52.
[2]王文辉.益生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93-3796.
[3]余珍珠,黄惠君,刘晓红,等.新生儿坏死型小肠结肠炎 80例临床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1):55-57.
[4]李阳,余加林,艾青,等.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动态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4,9(2):117-121.
[5]李函,乔立兴,黄莉,等.应用微生态制剂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12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8):622-623,636.
[6]茹彩旺,吴福根,秦涛,等.双歧杆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1):45-46,49.
[7]杨冰岩,张泉山,杨春晖,等.42例新生儿坏死型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0):1522-1523.
R725.7
A
1673-5846(2015)07-0055-02
廉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湛江 524400
林良勇(1976-),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