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5-12-09李必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药品我院报告

李必君

2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李必君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临床用药特点和表现。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25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8例ADR报告中,女133例,男125例;静脉给药最易发生ADR,有203例(78.7%);抗感染药物易引发不良反应,有137例(53.1%)。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其次为胃肠道反应。结论 医务人员应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其在提高治疗水平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潜在的风险。ADR事件逐年增加,轻者感觉不适,重者使病情恶化、引发新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开展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实施对症处理,可有效避免或降低药物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而加强药品管理是临床合理用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258例ADR报告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我院ADR发生的因果关系、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成立ADR监测领导小组,由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发现 ADR及时上报并填写ADR报告。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258例ADR报告资料,其中门诊197例,住院部32例,预防保健科29例。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ADR中患者的基本情况、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类别、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药品的分类方法、不良反应报告类型的划分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7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附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258例ADR患者中,男125例(48.4%),女133例(51.6%),年龄最小42 d,最大68岁。发生ADR的年龄段分布,见表1。

2.2 258例ADR患者中,引起ADR的给药途径,见表2。

2.3 258例ADR患者中,发生ADR的药品类别,见表3。

表1 258例ADR年龄段的分布

表2 258例引起ADR的给药途径

表3 258例引起ADR的药品类别

2.4 258例ADR患者中,137例引起ADR的抗感染药物种类及主要药物,见表4。

2.5 258例ADR患者中,ADR累及的器官、系统及其临床表现,见表5。

表4 137例引起ADR的抗感染药物种类及涉及的代表药物

表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3 讨论

3.1 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258例ADR报告中,男125例,女133例,<10岁患儿168例。我院以妇科、产科、儿科、妇女保健、患儿预防保健为主,ADR的发生人群以患儿及中青年女性为主。由于患儿各器官、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免疫力低,防御功能差;同时由于肝药酶分泌不足,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差[1]。因此,小儿ADR发生率很高,应根据病情合理用药。

3.2 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静脉给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为203例,由于静脉给药效果好,起效快,优于肌内注射及口服,临床医师常将静脉滴注作为首选给药方式[2]。静脉给药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药物的渗透压、pH值、浓度、微粒、内毒素以及给药速度均可成为引发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3]。门诊输液患者多,由此引发的ADR也相应增多。静滴速度过快易引发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控制滴速症状可减轻。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常见于输液中;发生ADR的时间最短为几秒,在药物进入血液时即可发生,但多数发生于30 min内,少数发生在输液结束后,一般在24 h内。临床应用青霉素、头孢菌类药物时,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曾否用过、有无过敏反应史。按规定做皮试,皮试呈阴性者,在用药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因此注射药物后,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

我院是市内预防接种的定点医院,预防药物为生物制品,给药方式大多是皮下注射、肌内注射为主,引起ADR相对较多。有的患儿注射部位红、肿、痛,通过热敷可以改善;有的患儿接种后出现发热情况。因此,由生物制剂特别是预防接种引起的ADR值得关注[4]。

3.3 ADR与抗感染药物的关系 由表3~4可以看出,258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其中头孢菌素药物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青霉素类药物、大环类酯类药物。调查发现,不合理用药和抗生素滥用是造成ADR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临床医师在合理用药中起关键作用,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患者开具适宜处方。

中药注射剂引发的ADR有28例,这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提纯难度大有关。

3.4 ADR的常见临床症状 由表 5可知,258例ADR临床表现大多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主要症状有面部及全身皮肤出现红疹、荨麻疹、瘙痒;其次为消化系统,以恶心、呕吐、腹痛为主。因症状明显,易被医患双方发现。护士是医嘱的执行者,与患者接触的机会较多,患者发生ADR时,护士要

及时对症处理。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根据需要进行输液、给氧、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应用升压药物或其他必要的急救措施[5]。

根据临床收集的ADR资料,监测ADR动态,减少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切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1]曾春香,蔡威黔.我院164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J].中国药房,2011,22(30):2861-2861.

[2]王瑞彩,王树庆.静脉滴注给药应因病慎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3):1526-1527.

[3]陈艳,阳世贤,廖国平.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169-170.

[4]黄炳花,王绍清,张洪祥,等.潍坊市 2010-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3):145-148.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0-40.

R969.2

A

1673-5846(2015)07-0022-03

湖北省汉川市妇幼保健院药房,湖北孝感 431600

猜你喜欢

药品我院报告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报告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报告
报告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