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5-12-09林盛银娟
杨 林盛银娟
(1.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2.山东大学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山东威海264209)
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杨 林1,2盛银娟1
(1.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2.山东大学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山东威海264209)
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规模逐步扩大,但财政投入绩效如何值得深入分析。本文运用DEA-Tobit两阶段法,对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2004-2005年效率值呈下降趋势,2006-2013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城镇化水平与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人均GDP、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相对比重则具有负向影响。基于此,优化医疗卫生投入结构、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医疗卫生经费的使用效率、从健康服务业的角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就成为当前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客观选择。
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评价;资源配置;转移支付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民生社会事业地位的日渐提高,地方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一些研究把地方政府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投入不足作为公共物品供给困境的主要原因,导致政府和公众过分关注公共物品的投入规模,而忽视公共物品财政投入的绩效问题。笔者认为,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投入不足,投入绩效的低下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比供给不足更为严重。解决地方公共物品有效供给问题,不能仅仅通过扩大财政投入规模来实现,而应通过提高财政投入的绩效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作为民生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健康福祉。因此,对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作出有效测算,深入研究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而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成为学术界日益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外学者对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的研究起步较早,且运用各种实证方法对医疗卫生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大量的研究。在绩效测算方面,Pradhan提出运用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法、利益归宿分析法进行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的评价;[1]Sanjeev Gupta选取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儿童免疫接种率作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产出指标,利用FDH法核算1984-1995年非洲37个国家的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绩效。[2]在绩效影响因素测算方面,Santiago Herrera,Gaobo Pang运用Tobit模型测算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绩效的影响因素,发现收入分配、城市化水平及政府预算中人员经费均是影响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的重要因素;[3]David Hauner,Annette Kyobe研究了经济、制度、人口和地理因素对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的影响。[4]
国内关于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国内学者对医疗卫生绩效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王俊选取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内卫生支出作为投入变量,选择卫生资源作为产出变量,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在1997年和2003年两个横截面上的
绩效进行核算和分析。[5](P49-550)王宝顺,刘京焕利用2005-2008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公共卫生支出数据,运用DEA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值,并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衡量了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生产率的动态变化。[6]王小万,冯芮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测算全国各省市区2002-2008年的政府卫生投入绩效,发现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绩效总体供给不足。[7]杨玲,时秒使用DEA方法,分阶段研究我国31个省市区政府卫生支出的过程绩效与结果绩效,提出规模效率、技术效率是影响这两个绩效的主要因素。[8]
从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国外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比较多,但运用实证方法对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缺乏。而国内关于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研究多是立于省级政府投入的角度,由于统计口径繁杂多变、数据缺乏等原因,针对省级以下政府的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的研究相对较少。
“十一五”以来,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规模不断上升,自2004到2013年,山东省财政累计投入医疗卫生事业221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30.19%。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财政投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如何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运用DEA分析法,从“投入”“产出”两个方面构建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剖析影响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的因素,探寻提高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路径,进而推动地方政府医疗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
二、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评价
(一)研究方法的选取
DEA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面板数据的非参数估计方法,根据一组关于输入输出的观察值估计有效生产前沿面,主要用于测评一组多种投入、多种产出的决策单元的绩效。
DEA-BCC模型是R.D.Banker,A.Charnes和W.W.Cooper基于其1978年创立的DEACCR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该模型将CCR模型中的综合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并在CCR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λj=1的约束条件,得到模型如下:
目标函数求得的结果即为纯技术效率。将模型中的约束条件∑λj=1变为∑λ≤1,便可建立模型考察决策单元是出于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阶段,并据以判断规模效益改进的方向。
DEA方法是测算财政投入绩效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一方面,由于财政绩效的测算范围维度较大,即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数量较多,如果仅仅将投入和产出分别加总来测算绩效问题,容易损失有效信息,而DEA分析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为测算绩效提供经济意义的支撑。另一方面,DEA分析法只需要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相对数量,能够避免不同度量单位之间的相互干扰。鉴于以上优点,本文采用DEA分析法对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进行评估。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投入指标选取
本文研究对象为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因此在选择指标上重点考虑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上资金方面的投入。故将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归入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指标中。
2、产出指标选取
由于各地区关于医疗卫生事业产出的统计内容与口径差距较大,因此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内容的一致性,考虑到绩效评价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选取人员、机构、设施三类指标用以作为评价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具体产出指标。
(1)人员指标
医疗人员作为重要的卫生资源,包括医生数、护士数、药剂人员等内容。因此,选取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此一项子指标作为人员指标,衡量财政产出的人员情况。
(2)机构指标
选取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机构数此一项子指标来
衡量财政产出机构情况。其中,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卫生院、诊所、卫生所等结构。
(3)设施指标
选取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此一项子指标来衡量财政产出的基础设施情况。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选取的评价方法,借鉴有关的评价指标,设计如下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3、数据选取与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及时效性,以及统计口径的统一性(即2004年以后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改变),选取山东省2004-2013年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与产出的数据。数据来源于2005-2014年《山东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公开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使用DEAP2.1、Stata和Office软件进行分析。
(三)DEA结果及分析
本文选取山东省17个地级市作为决策单元,基于以产出为导向的DEA模型,测算得到2004-2013年山东省各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效率值,包括综合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
受篇幅限制,本文重点对三种效率值的年度变动趋势、区域差异进行考察。因此,根据山东省“一圈一带”和蓝黄两区区域发展战略,并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山东省17个地级市划分为蓝黄两区地区、省会经济圈地区、西部隆起带地区(见表2)。
表2 山东省17个地级市区域划分
1、综合技术效率
综合技术效率值反映的是决策单元的总体效率状况,能够综合评价决策单元的资源使用效率。综合技术效率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组成,即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技术效率。若综合技术效率等于1,表示该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是综合有效的,即同时具备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
从时间上看,2004-2005年间,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呈下降趋势,从2004年的0.734降为2005年的0.702;在此后的2006-2013年间,除了在2008-2009年呈现短暂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为上升趋势,2006年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706,到2013年上升为0.825(见图1)。
图1 2004-2013年山东省17城市医疗卫生财政投入三种效率均值
从空间上看,各地区间的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的综合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差距,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图2是2004-2013年各市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序。在综合技术效率历年均值排名前五的城市中,属于蓝黄两区的有3个(潍坊、青岛、威海,且潍坊、青岛分别位居前两位),属于省会经济圈、西部隆起带地区的各有1个(分别是淄博、济宁)。整体来看,省会经济圈地区的城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值排名较低(如滨州、济南),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济南市(0.678)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在17市中仅排名第15位。
图2 2004-2013年各市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
图3为2004-2013年三个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更加清楚地反映出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的综合技术效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总体上,蓝黄两区的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2004-2006年,西部隆起带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但从2007年开始,蓝黄两区、省会经济圈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开始上升,且省会经济圈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从2011年开始高于蓝黄两区。
从DEA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不一定比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高,这可能是由于各地区财政每年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程度不同而导致的,在发展经济时重视或忽略医疗卫生事业的同步发展。
图3 2004-2013年分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
2、纯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反映了决策单元在投入规模一定(最优规模时)情况下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是由制度和管理水平带来的效率。理论上,地方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纯技术效率能够反映在医疗卫生财政投入规模一定条件下,地方政府医疗卫生事业区域布局的合理程度。
从时间上看,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纯技术效率均值的年度变化呈先降后升趋势。2004-2010年,纯技术效率均值整体呈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0.991降为2010年的0.803;2011-2013年,纯技术效率均值呈上升趋势,到2013年上升至0.910(见图1),表明政府的医疗卫生预算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卫生资源的区域布局渐趋合理。
从空间上看,各地区之间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的纯技术效率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根据图4,在纯技术效率历年均值排名前五的城市中,有4个城市属于蓝黄两区,且潍坊、青岛、东营位居前三位;仅1个城市属于省会经济圈地区(济南)。在蓝黄两区中,日照的纯技术效率较低(0.710),在17城市中位居第16位;在西部隆起带地区中,纯技术效率最高的是菏泽市(0.884),位居第9位,最低的是德州(0.683),且是17城市中纯技术效率最低的城市。
图4 2004-2013年各市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纯技术效率均值
图5 也显示纯技术效率的地域性特征。2004-2013年,纯技术效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蓝黄两区、省会经济圈地区、西部隆起带地区。其中,蓝黄两区、省会经济圈地区之间的纯技术效率值差距较小,且呈逐步缩小趋势;西部隆起带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值与其他两个地区之间差距较大,且2007-2011年间差距呈拉大趋势。由此可见,西隆起带部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区域布局的合理程度和预算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图5 2004-2013年分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纯技术效率
3、规模技术效率
规模技术效率表示的是现有实际规模和最优规模间的差距,是受规模因素影响的效率。规模技术效率值越大,表明决策单元的投入或产出规模越接近最优规模。
从时间上看,各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规模技术效率与综合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即2004-2005年呈下降趋势,规模技术效率均值由2004年的0.810降至2005年的0.768;2006-2013年呈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0.799上升为2013年的0.910,仅2012年(0.877)出现小幅下降(见图1)。
从空间上看,规模技术效率同样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差距。由图6可以看出,在规模技术效率历年均值排名前五的城市中,有3个城市属于蓝黄两区(潍坊、日照、青岛);而排名最低的5个城市中有2个属蓝黄两区(威海、东营),2个属于省会经济圈地区(济南、莱芜);此外,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的济南的规模技术效率最低,位居全省末位。由此可见,山东省需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图6 2004-2013年各市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规模技术效率均值
从图7可以看出,规模技术效率的地域性差距明显。2004-2010年,三个地区的规模技术效率均值由高到低分别为西部隆起带地区、蓝黄两区地区、省会经济圈地区,表明西部隆起带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之间差距最小;自2011年起,省会经济圈地区的规模技术效率不断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西部隆起带地区的规模技术效率逐渐低于其他两个地区。
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的各地区差异表现一致,表明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未能达到综合有效根本原因是其规模无效。因此,各地区医疗卫生改革应以如何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下,更好地发挥其规模效益。
图7 2004-2013年分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规模技术效率
通过上述对山东省各地区的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效率分析,可以看出:
(1)时间层面,2004-2005年山东省各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总体呈下降趋势;除个别年份出现短暂下降外,2006-2013年效率值呈缓慢上升状态。
(2)空间层面,山东省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具有显著的地域层次性特征,但效率值的大小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
三、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影响因素
(一)变量选取
在测算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前提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措施。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对综合财政投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从人均GDP、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占财政总投入比重、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地理区位因素六个方面分析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的选取
本文拟将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作为因变量,其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回归模型实证考察因变量、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于通过DEA模型测算出的绩效值都在0和1之间,最大值为1,具有被切割的特点,因此选择Tobit回归模型对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Tobit回归模型属于因变量受到限制的一种模型,模型设定如下:
探讨人均GDP、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占财政总投入比重、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地理区位因素等对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影响,实证Tobit回归模型设计如下:
其中,β0表示回归是的常数项;β1到β6表示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i表示个数;εi表示回归式的误差项,Eyi是因变量,代表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X1i是人均GDP;X2i是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X3i是人口密度;X4i是城镇化水平;X5i是居民受教育程度;X6i是地理区位因素。
(三)影响因素的假设
1、经济发展水平
通常认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越有利于
改善其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能会忽视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导致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下降。因此假设: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2、财政投入结构
一般而言,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所占比重与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是正相关关系,但财政投入过多容易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金浪费现象,负向影响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绩效。因此假设: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占财政总投入的比重与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3、财政投入规模
一般而言,人口密度越大,其对医疗卫生设施等的需求越大,越能提高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因此假设:人口密度具有规模效应,与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正相关。
4、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越完备,且人们的健康意识较高,对医疗卫生设施需求较为强烈,医疗卫生设施的使用效率较高。因此假设:城镇化水平与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是正相关关系。
5、居民受教育程度
教育有利于提高居民选择有能力有效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能力,进而促进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的提高。因此假设:较高的居民受教育水平,对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产生正向作用。
6、地理区位因素
一方面,各地区受其财力的影响,公共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各地区在区位因素、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其医疗卫生投入成本不同。因此,引入地区虚拟变量,考察地理区位因素对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的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表3给出选取的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主要影响变量的说明及假设。
表3 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影响变量及假设
(四)Tobit结果与分析
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后发现,人均GDP、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相对比重、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等变量不平稳,因此在模型回归时将这些数据进行取对数。
基于上述操作,运用Stata软件对Tobit模型进行回归,得到回归结果模型1(见表4)。剔除人口密度、居民受教育程度、地区区位因素三个不显著变量后,再次运用Stata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结果模型2。
首先,根据表4,两个模型的沃尔德统计量概率值均为0,说明构建的模型总体较为合理。模型1的rho值是0.794527,模型2的rho值是0.7925244,两个rho值均小于0.8,说明个体效应的变化并不是解释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变化的主要原因。模型1和模型2的对数似然值分别为124.75819和124.31778,对比看出两个模型的对数似然值差别不大。
其次,通过对比模型1、模型2的结果发现,人均GDP、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相对比重模拟效果很好,P值均为0。但人均GDP、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相对比重的系数均为负数,说明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投入结构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可能存在资金浪费现象,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降低了其投入绩效。根据模型2,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每增加1%,其
投入绩效便会下降0.44%,影响显著。基于以上分析,地方财政应当在维持其医疗卫生事业投入比重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其投入绩效。
城镇化水平与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根据模型2可知,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其财政投入绩效便会上升0.1个百分点,影响较为显著。同时,人口密度因素的系数为正数,说明其对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有正向作用,但影响并不显著。另外,居民受教育程度、地理区位因素对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的影响也不显著。
表4 Tobit模型回归结果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2004-2013年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1)虽然政府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规模较大,但其对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绩效却相对偏低,且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性特点。(2)人均GDP、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相对比重对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具有负向影响,城镇化水平与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针对投入绩效现状,为提高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本文提出建议如下:
1、优化医疗卫生省级财政投入结构。DEA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地区相比,蓝黄两区的综合技术效率较高,另外两个地区则相对较低。因此,政府应着力于优化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地区结构,在保证蓝黄两区各城市的医疗卫生财政投入规模的基础上,增加对西部隆起带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升西部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物质基础,缩小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地域差异。一方面,应加大省级财政对市级及以下财政的纵向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市级及以下政府财政平衡能力;另一方面,省会经济区地区及西部隆起带地区市级财政应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缓解经济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2、提高医疗卫生经费的使用效率。Tobit结果表明,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相对比重对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具有负向影响。即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占财政总投入的比重越高,其投入绩效越低,这表明山东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可能存在资金浪费现象。因此,政府应在保证投入规模的基础上,推进医疗卫生事业财政资金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财政投入资金的使用效能,提高医疗卫生经费的使用效率。
3、从健康服务业的角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实证结果显示,人均GDP与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越低。这说明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视程度,应当认识到健康服务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着力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1]Pradhan S.Evaluating public spending:A framework for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s[M].World Bank Publications,1996.
[2]Gupta S,Verhoeven M.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experiences from Africa[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1,23(4):433-467.
[3]Santiago Herrera,Gaobo Pang.Efficiency of public spend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fficiency frontier approach[J].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5:36-45.
[4]David Hauner,Annette Kyobe.Determinants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J].World development,2010,38(11):1527-1542.
[5]王俊.政府卫生支出有效机制的研究—系统模型与经验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6]王宝顺,刘京焕.中国地方公共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1,(06):136-140.
[7]王小万,冯芮华,刘丽杭.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政府卫生投入绩效评价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2,(05):41-46.
[8]杨玲,时秒.中国政府卫生支出健康绩效实证研究——基于2010年省际数据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27-133.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in Shandong Province
Yang Lin1,2Sheng Yinjuan1
(1.College of Economic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2.Research Center of Labor Economics and Human Resources,Shandong University,Weihai 264209,China)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ublic financial management around the world.In the recent years,the scale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in Shandong Province has gradually increased,and its performance deserves undoubtedly careful study.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handong Province by using DEA-Tobit two-stage method.It finds that the performance tends to decrease during 2004-2005and rises slowly during 2006-2013.Besides,per capita GDP and the proportion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have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investment performance,and urbanization level create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it.Based on this,optimizing the investment structure of medical care,increasing transfer payment,and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healthy funds have become an objective selection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financial investment;performance evaluation;resource allocation;transfer payment
R197.1
A
1672-335X(2015)04-0083-08
责任编辑:王明舜
2015-03-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的财政实现机制研究”(14AGL022);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招标课题“青岛市民生社会事业投入绩效评估研究”(2014-A-03)阶段性成果
杨林(1969-),女,山东烟台人,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