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新城疫的诊治
2015-12-09赵宝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
赵宝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江苏扬州 225003)
鹌鹑新城疫是危害鹌鹑的主要疫病之一,鹌鹑常突然发病并迅速蔓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表现呼吸困难,下痢,伴有神经症状,产蛋严重下降。本病与鸡新城疫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现将门诊部遇到的鹌鹑新城疫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
江苏省某鹌鹑养殖合作社,有10多家社员,每家饲养4000~10000羽产蛋鹌鹑。80日龄时开始发病,发病急,2~3天后出现死亡,发病1周时发病率达30%,病死率达50%。病初体温升高,精神不振,行走迟缓,离群呆立,闭目缩颈,翅尾下垂。食欲减少或废绝,喜饮,倒提时口腔内流出大量黏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喘鸣声,冠和肉髯呈紫色。腹泻严重,拉黄白或黄绿色粪便,有时含有血液。产蛋量下降,发病前产蛋率在92%以上,发病后产蛋下降明显,发病1周后产蛋率下降至50%左右,软壳、砂壳蛋增多。病程持续1周后,神经症状明显,动作失调,步态不稳,头颈歪斜,时而抽搐,常出现不随意运动;羽翼下垂,体况消瘦,最后死亡。
2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鹑,主要表现为全身败血症,以消化道和呼吸道最为严重,全身组织器官呈广泛性充血、出血。最常见病变在腺胃、肌胃和肠道,腺胃乳头出血,挤压有脓性分泌物,严重的形成溃疡,腺胃与肌胃交界处黏膜有出血条带,肌胃角质膜下黏膜出血,胃内容物变成墨绿色。嗉囊内有酸臭液体;喉头充血、出血,病死鹑气管黏膜脱落,气管充血、出血,有时有黏性分泌物,肺瘀血。小肠和直肠有弥漫性出血,部分出血水肿,严重的可见肠有坏死性结节,剖开可见溃疡面。泄殖腔黏膜出血;脑充血、出血,脑实质水肿。肝、脾和肾肿胀,部分病例肝有出血斑和小的灰白色坏死灶,有的病死鹑可见食管、胰腺和脾脏出血,腹腔内有卵黄液与松软的卵黄滤泡。
3 实验室检查
3.1 抗体检测
采集发病鹑群10份血样,按常规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新城疫抗体和禽流感抗体,其中新城疫 抗 体 为0、0、2log2、2log2、2log2、3log2、6log2、11log2、11log2和12log2。禽流感H5抗体为5个8log2、4个7log2和1个9log2,禽流感H9抗体为6个8log2、3个9log2和1个7log2。
3.2 病原分离鉴定
无菌采集病死鹑的肝、脾和脑组织,对肝脏组织进行营养肉汤培养,37℃培养24h后观察,肉汤清澈透明,无明显变化。应用生理盐水按1∶5处理脑组织,冻融3次后,离心取上清液接种10日龄SPF鸡胚5枚,30h死亡3枚,收集的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发现具有血凝性。将尿囊液分别与新城疫、禽流感和产蛋下降综合征标准阳性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只有新城疫阳性血清能抑制其血凝特性。
4 诊断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确定本次鹌鹑发病是由新城疫造成的。
5 防治情况
(1)全群紧急进行疫苗接种,新城疫Ⅳ系活苗3倍量滴眼(鼻),同时注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0.3mL/羽。
(2)黄连解毒汤(黄连9g、黄芩6g、黄柏6g和栀子9g,煮至2L水,供100羽鹌鹑饮用)全群饮水,同时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和多维,在饲料添加黄芪多糖,连用3天,停药3天,再用药3天。
(3)做好鹑舍内外环境卫生,严格消毒,使用2%氢氧化钠进行环境消毒,采用百毒杀(按600倍稀释)带鹑消毒,每天3次,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避免受惊吓。
经过以上3方面的措施,1周后鹑群死亡逐渐减少,10天后鹑群基本恢复正常。
6 体会
(1)新城疫目前是我国重要的禽病,宿主众多,尤以鸡新城疫更为常见,交叉传染现象较为严重。经流行病学调查,本次发病的鹌鹑场地处养鸡专业村,部分养鹑户由养鸡转行而来,距离太近、环境卫生差及业主相互串门等情况广泛存在,亟待规范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建立和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2)接种新城疫疫苗是有效预防鹌鹑新城疫的方法,在生产上建议对新城疫活苗尽量采取滴眼(鼻)或喷雾方式,少用饮水免疫方法,这样虽然会增加疫苗免疫的工作量,但免疫效果确切。在新城疫污染区,建议采用新城疫活苗+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联合免疫方式,提高免疫强度,可延长免疫保护期。同时,应结合鹌鹑生产特点和当地疫情制定合理的新城疫免疫程序。有条件地区或养殖场,应定期进行免疫监测。
[1]B.W.卡尔尼克主编,高福,苏敬良译.禽病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691-712.
[2]甘孟侯主编.中国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8-23.
[3]刘晓芳,莫广宏,高志新.鹌鹑新城疫的诊治[J].畜禽业.1999.1(5)69-69.
[4]吕正云,王新海.鹌鹑暴发新城疫的诊断[J].畜牧与兽医.1996.3(30):142-142.
[5]姚敬明,程海龙,王娟萍,等.防制鹌鹑新城疫的免疫试验[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4(1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