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脂肪乳致过敏反应1例
2015-12-09乔春英,李增秀
静脉滴注脂肪乳致过敏反应1例
乔春英1李增秀21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817099;2青海海西州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静脉滴注脂肪乳过敏
1病例介绍
患者,女,74岁,于2014年1月14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腹水形成收住院。T 36.4℃,R 18次/min,P 72次/min,BP 91/40mmHg(1mmHg=0.133kPa),患者肝功能减退,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为促进血氨排出选用门冬氨酸鸟氨酸5g,1次/d,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静点。维持氨基酸平衡选用氨基酸注射液(3-AA)250ml,1次/d,静点。抑制胃酸分泌预防上消化道出血选用注射用奥美拉唑60mg,加入0.9%氯化钠液100ml中。因患者体质差,饮食少,睡眠差,1月17日给予30%脂肪乳(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120321)100ml后,夜间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无发热,于2014年1月18日17:00给予30%脂肪乳(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120321)100ml静脉滴注,输入40ml后,患者出现抽搐、神志恍惚、四肢僵硬,即刻停止输液,给患者持续高流量吸氧,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约10min后抽搐症状缓解,神志在6h后逐渐恢复。本例所用脂肪乳无过期变质,经严格消毒灭菌,瓶口无松动,液体内未加其他药物,换液体时护士严格无菌操作。经讨论分析确诊患者为30%脂肪乳过敏反应。
2讨论
脂肪乳是供静脉用的灭菌脂肪乳剂,在500ml中含有注射用大豆油50g、卵磷脂6g,其中约60%的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主要用于胃肠外补给能量和必需脂肪酸,治疗脂肪酸缺乏症等,30%脂肪乳注射液是浓缩的高浓度营养液,为人体提供营养支持,减少相关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但由于脂肪乳是以脂肪微粒的形式进入机体,其在体内的分布吸收以及代谢排出与一般溶剂型的注射液相比更容易受到生理、病理的影响,临床使用时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1]。对脂肪代谢功能减退的患者慎用(如肝病重症患者),尤其大豆蛋白高度敏感的患者慎用或禁用,对有过敏史的患者使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若滴速过快时,可发生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恶心等症状,应该严格控制滴速,严格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有异常,立即停止输液。本例患者出现抽搐、神志恍惚、四肢僵硬等神经系统症状未见相关资料报道,临床医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用药时密切观察,减少患者痛苦,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丁.脂肪乳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10,32(6):467-468.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5-03-05
中图分类号:R3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1-14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