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临床效果

2015-12-09邓娣娣魏晚霞汪丽霞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省南昌市33000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4期
关键词:初筛通过率我院

邓娣娣 魏晚霞 汪丽霞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省南昌市 330006

新生儿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临床效果

邓娣娣魏晚霞汪丽霞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省南昌市330006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 0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0例。A组新生儿于出生24h后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B组新生儿出生72h后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对两组新生儿的初筛通过率、复筛通过率与整体筛查通过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B组新生儿初筛通过率高于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的整体筛查通过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于新生儿出生72h后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其整体筛查通过率将不受到影响。且于72h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通过率高于24h初筛率,可减轻新生儿家属的心理压力,避免二次检查费用消耗。

关键词新生儿耳声发射初筛率

临床上主要以耳声发射仪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该种筛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临床优势,能对新生儿是否存在先天性耳聋作出准确的诊断[1]。先天性听力障碍不仅可加重家庭的负担,同时将影响新生儿语言、智力与心理的发育[2]。尽早发现与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尤其是在3个月时即对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可取得十分可观的疗效。在本次调查中,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将新生儿出生24h与出生72h时筛查的通过率与整体筛查通过率进行对比,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 00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500例。其中,A组新生儿中男245例,女255例,B组新生儿中男269例,女231例。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出生体重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本次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为丹麦生产的MADSEN耳声发射仪。其中A组新生儿于出生24h内进行筛查,检测时婴儿应处于睡眠状态,并保持测试环境安静。B组新生儿于出生72h时进行筛查,检查环境与A组相同。对两组新生儿的初筛通过率进行观察比较。对于初筛未通过患者,需于42d后进行复筛检查。而复筛仍未通过者,则需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治疗。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新生儿的初筛通过率、复筛通过率及整体筛查通过率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初筛结果对比我院对两组新生儿的初筛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由结果可知,A组新生儿中初筛通过人数为421例,占84.2%;B组新生儿中初筛通过人数为460例,占92.0%。B组新生儿的初筛通过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复筛结果与整体筛查对比对于初筛未通过者,均需于42d进行复筛。其中A组新生儿中有79例新生儿进行复筛、B组新生儿中有40例新生儿进行复筛。A组中第二次复筛通过率为96.2%(76/79),仍有3例新生儿未通过复筛,整体筛查通过率为99.4%(497/500)。B组中第二次复筛通过率为95.0%(38/40),仍有2例新生儿未通过复筛,整体筛查通过率为99.6%(498/500)。两组共5例新生儿需接受进一步的临床诊断。但相比而言,两组新生儿在整体筛查通过率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中,听力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有相关资料指出,我国每年约有2 000万新生儿出生,其中听力障碍新生儿即达到2~6万[3]。听力障碍新生儿其语言与智力发育均将受到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新生儿聋哑,对整个家庭造成沉重的打击。国外有资料指出,对于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如果出生3个月内可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那么其对于单词词汇的掌握量与正常新生儿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6个月以后对新生儿进行康复治疗,其单词词汇掌握率将显著降低[4]。且康复治疗时间越延迟,其效果越差。因此,尽早的确诊对改善听力障碍新生儿预后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通常情况下,患者在3个月时可通过佩戴助听器进行矫正治疗,使得婴儿的残留听力得到一定的运用。对于病症较为严重的患儿,如果能在2岁内移植电子耳蜗,可减少对其语言与质量发育所造成的影响,使得患者虽聋但不哑。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耳声发射听力筛查技术获得了广泛的运用。耳声发射听力检查操作简单、方便,可对新生儿是否存在听力障碍做出良好的诊断。在本次调查中,我院重点分析了于新生儿出生24h内进行测试及出生72h内进行测试的初筛通过率差异。并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A组新生儿的初筛通过率率低于B组,而复筛时,两组新生儿的总筛查通过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该结果提示,72h内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可提高初筛率,降低复筛率。而这一结果可提出建议,对新生儿出生72h时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可有效降低复筛率,这不仅可减轻新生儿家长的心理负担,同时避免新生儿家长二次缴费检查,可减轻新生儿家庭经济负担。

笔者对72h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高于24h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认为出生24h进行检测时新生儿外耳中耳可能残留部分胎质与羊水,进而对筛查结果造成影响[5]。因此,于出生72h左右对新生儿进行测量,可避免多次测量增加新生儿家长的心理压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新生儿进行初筛后即使检测结果为阴性,新生儿家属仍需提高警惕,平时注意留意新生儿的听力情况,因为蜗后病变造成的耳聋检测结果也为阴性。因此对于筛查过后无异常的新生儿,仍需鼓励其家属于新生儿3岁前每间隔半年进行1次复检,如发现异常,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也可使得新生儿家长能够安心。

综上所述,可于新生儿出生72h后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以减少复筛率。该时间段检查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家属的心理压力,避免多次检查,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因此,笔者更推崇以新生儿出生72h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作为新生儿听力检测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怀勇.2 520例新生儿耳声发射筛查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419-420.

[2]张光磊.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婴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1(9):6.

[3]郑迎春,李建美,陈映梅,等.新生儿听力筛查测试的时间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6(4):84.

[4]邹彬,王冰,徐洁,等.952例新生儿未通过听力筛查的高危因素和听力学特点分析〔J〕.重庆医学,2014,21(21):2709-2711.

[5]刘明星,孙雪.探讨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准确率的因素〔J〕.中外健康文摘,2014,14(23):291-292.

(编辑落落)

收稿日期2015-04-21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4-3398-02

猜你喜欢

初筛通过率我院
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Portal Dosimetry验证通过率低故障维修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直肠癌患者术前放射治疗应用Tomo和Monaco计划系统的剂量学差异及Gamma通过率对比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清远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现状与初筛对策
一株不产“透明圈”解磷菌的初筛及其溶磷能力的初步测定
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统考通过率
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几点措施
浅谈街头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原因及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