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现状和教育途径分析

2015-12-09马石迎

企业导报 2015年2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

马石迎

摘 要:当前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有淡化趋势,原因和影响都是多方面的。开展高职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要发挥社会、学校与实训学习和定岗实习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养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习近平对广大青年讲“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1]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直接面向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是学生将来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斗拼搏,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根本保证,也是帮助大学生明辨荣辱是非,摆脱精神“贫困”,展现积极的思想状态、道德水准、价值取向、精神面貌的迫切需要。然而当前高职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有淡化趋势,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与研究。

一、关于高职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的分析

(一)生活上表现为铺张浪费,贪图安逸。(1)不珍惜社会资源。调查发现当前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淡化,节俭概念已经与自己的生活习惯脱节,突出的表现在浪费粮食、水、电等方面。当前社会,人们已不再为吃饱穿暖伤脑筋,大学生作为“被喂着”长大的一代,大多都不在意一日三餐的粮食来源的不易,而是仅仅考虑个人的口味和喜好,所以在用餐中粮食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因“不合口味”、“不好吃”而弃之不顾的现象很多。(2)同学间攀比之风很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大都愿意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大学生也就习惯了各种生活消费品的奢侈享受,并互相攀比。一些家境较好的同学穿名牌服装,用名牌产品、手机、电脑、PAD等等,样样齐备。家境一般的同学也不甘落后,很多学生从家里拿的钱不够用,借钱也要高消费。在相互攀比的风气之下,大学生请客吃饭已成为“流行时尚”,并且档次不断提高,致使父母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3)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宠惯了,生活自理能力差。日常的洗衣、整理宿舍卫生,部分学生也懒得做。懒已然成为学生的重要特征,甚至还有的学生“以懒为荣”,并以“宅男”、“宅女”、“吃货”等等自居。雨雪天,天气不好,有很多学生连餐厅也懒得去,就在宿舍泡面吃,或让其他同学带饭,现在还流行叫外卖;很多生活日用品网购,在宿舍坐等收货,懒得去市场购买;衣服不管是内衣、外套,还是袜子、床上用品堆在一起用洗衣机洗。

(二)学习不够勤奋、刻苦精神不足。升入高职院校后,大部分学生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学习意识往往是下滑。同时,很多学生往往缺乏理想,无所追求,得过且过,对自己要求不严,标准不高,考试成绩“60分万岁”认为只要拿到毕业证就万事大吉。在调查中发现,30%多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学习成绩提不高的原因是奋斗精神太差,遇到困难就退却,碰到干扰就妥协,在学习上很多好的想法坚持不下去,致使大学三年碌碌无为,学不到真本事。

(三)择业好高骛远,就业随意,职业忠诚度不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要针对生产、管理和经营一线岗位,但很多大学生对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抱有少付出、高收入的幻想,对艰苦奋斗缺乏必要的精神准备。在顶岗实习期间,少数学生经常找原因离开实习岗位,不能扎实锻炼技能和安心踏实工作。毕业生多数不愿去艰苦的地方工作,部分学生劳动意识较差,轻视体力劳动,怕脏、怕累、怕苦。很多用人单位反映,一部分毕业生职业忠诚度很不高,工作不到半年,岗位技能和规范还没掌握扎实的情况下就辞职跳槽,烟台大华人力资源公司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3-6个月后辞职跳槽的比例达32.6%。离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吃不了苦、不适应用人单位管理制度、择业随意、职业意识不足,以及缺乏与同事人际沟通等毕业生自身因素不可忽视。

二、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的原因及影响

(一)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的原因分析。首先,家庭教育是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的重要原因。很多家长忽视了对子女勤俭节约的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90后大学生的家长正是改革开放前后出生的,他们经历了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从匮乏到丰盛的过程,大多数家境宽裕了,家长总是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愿望。家长片面强调学习,不注重德育,对孩子过分的物质需求不加约束,要什么给什么,让孩子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以致大学生节俭意识、艰苦观念和生活自理能力普遍欠缺。

其次,社会不良风气和文化生活的侵染。社会上一些人把艰苦奋斗的好作风丢掉了,拈轻怕重,贪图安逸,形成了腐朽的价值观、道德观,一切向“钱”看,吃、喝、玩、乐,不思进取。书、报、杂志、网络、影视等媒体的宣传是对孩子们进行精神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很多媒体煽动畸形消费内容却很多,很多广告也利用对豪宅、盛宴、名车极品专卖的大肆炒作,鼓动高消费,畸形消费、堕落的价值观等广为传播。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

最后,在学校教育中,缺少实践是导致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的另一重要原因。学校很少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勤工俭学、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学生没有机会深入社会,接触实际,了解国情、民情,体验劳动的艰辛,缺乏劳动观念、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及吃苦耐劳的艰苦奋斗精神,影响了大学生把艰苦奋斗的思想认识转化为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艰苦奋斗精神缺失的影响。大学生不知节俭,铺张浪费,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浪费了社会财富;学习不努力,学业不精深,导致将来不能胜任工作,即使有真才实学,如果不肯吃苦耐劳,也可能仅仅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难以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不仅适应不了激烈的竞争形势,还极容易被困难吓倒被挫折击垮,在将来工作岗位上难有建树。世上的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经奋斗和努力,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没有吃苦的精神是不能到达胜利彼岸的。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他们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关系到个人事业的成败,更关系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胡锦涛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发达的。”[2]大学生只有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才能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才能当好党的事业接班人,才能跳出个人的狭小天地,乐意下到艰苦地方、下到基层去工作,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广阔天地里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途径

(一)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艰苦奋斗精神,将艰苦奋斗教育纳入社会教育。要注重艰苦奋斗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革命圣地、旧址、纪念馆的建设,为艰苦奋斗教育提供基地;注重社会舆论、大众媒体,为艰苦奋斗教育营造浓郁氛围;建设、管理和利用好互联网,在网上开辟艰苦奋斗的新课堂和新阵地,使全社会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影响大学生认同艰苦奋斗精神,从而在实践中自觉践行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二)发挥高职院校综合教育引导作用。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和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课题教育中灌注、渗透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内容,包括我们党艰苦奋斗的历史,领袖人物对艰苦奋斗重要性的论述,模范人物艰苦奋斗事迹,国情教育,世情教育,大学生使命教育等等。二要重视第二课堂的提升作用。学校要注重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来增加培育艰苦奋斗精神的实效性。如进行艰苦奋斗专题讲座、报告会;开展与艰苦奋斗精神有关的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诵会、歌咏会、书画展等;三要注重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学校要营造有利于培育艰苦奋斗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比如,设置艰苦奋斗精神专题专栏;教室、 宿舍悬挂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物画像和事迹简介;食堂布置一些诸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标语等;广播站、网站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艰苦奋斗精神;四要注重社会实践的升华作用。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受教育、长才干、 做贡献”中,培养艰苦奋斗的意识并升华为学生的行为,以取得课堂教学的泛泛说教难以达到的效果。五要注重制度的约束作用。学校要制定奖惩措施,鼓励艰苦奋斗,遏制不艰苦奋斗的现象。

(三)发挥实训学习和定岗实习阶段的教育作用。实训学习和定岗实习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也是锻炼学生职业素养和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平台。在实训和实习中,大学生处在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切实体会到安全规范、操作规范、时间观念、工作纪律、企业制度和职业素质要求,他们既能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工作是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又能体验到劳动之后取得工资的快乐和满足感。利用好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教育,通过以企业考核为主、学校考核为辅的方式,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工作计划制定、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日记、企业鉴定、实习总结、实习报告等,让大学生客观科学严谨地认识和对待工作。这些基本的职业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提高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的稳定性,也有利于大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总之,艰苦奋斗精神是社会革命、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法宝,也是个人生活和职业成长的法宝,具备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学生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宣传艰苦奋斗精神,让大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保持奋发向上、艰苦奋斗、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将艰苦奋斗精神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2)

[2] 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N] . 人民日报, 2003. 01.03.(02)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