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知未必深解

2015-12-08江桥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全国卷高考能力

[关键词]高考,全国卷,《考试大纲》,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9-0043-06

《考试大纲》在明确了考试性质并概括说明了考试范围之后,接着对考核目标和要求做出了清楚、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以文本的形式也早已为师生熟知。

考核目标分为4个方面,每一个方面之下各有3项,共12项具体要求。目标和要求根据考查的思维力度和能力要求的层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依次排列,体现出考核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一般而言,在一份历史试卷中,4个考核目标都要有相应的试题体现,12项要求中的绝大部分也要落实在试题中,因此,课堂教学也好,复习备考也好,对4个考核目标不能偏废,对每一项考核要求都要认真对待、熟练掌握、不留死角。

在考核目标中位列第一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够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出正确解答问题所必需的信息,不仅是任何学科正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出发点,而且对历史学科而言,还有着特殊意义。历史学科的甄别、判断、叙述、立论、评议等,都要求在掌握确凿的材料基础上进行,言之有据,不可毫无根据地信口而言。所以,从材料中提取出有助于还原、认识历史真相的信息,是历史学科要求的一门“基本功”。当然,解答高考历史试卷,与进行专业的历史研究还不是一回事。考生面对的“材料”并非一定是完全历史学科意义上的,有些是命题者从史料中截取的,或是根据史料整理的。就从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而言,它同样丰富,同样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知识和训练才能准确、全面提取有效信息,因而完全可以实现考查考生的学科技能与历史素养的目标。

在这一目标下,有3项具体要求: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第1项“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实际上是要求对每一道试题应先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一定的材料配合着一定的考试要求,规定了这道试题要考查什么,考生需要回答什么。如果一道试题的材料是一张历史地图,那就意味着这道题很可能是要考查与地域有关的问题;如果材料给出了一张经济数据表或图,就说明考生需要结合经济问题回答此题。再结合试题提出的要求,就比较容易理解题意了。这里所说的“考试要求”,一般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试卷上出现的每一项要求,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这类要求一般会用加粗加黑的字体标示出来。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在每道选择题的题干、每道材料解析题的每个设问中,都可能包含着某些考试要求,确切地说是解答本题的要求,如“如图所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等;还有的试题在一个设问后面对回答此问提出要求,如有的题在设问之后,命题者提出“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此类要求可以理解为“要求考生在作答本题时回答什么和怎样作答”。这就与审题联系在一起了。在实际高考中,有些考生不会审题,或者审题不全、不细,导致作答不对或者不准。造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没有“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特别是没有或不善于把图文材料与考试要求结合起来审读,是一个重要原因。审题,不是仅仅审读设问就够了,还应该结合试题提供的材料,弄明白这些材料是做什么用的,怎样用它们才符合题意。只有迅速理解了试题材料与考试、试题要求之间的关系,明白了要用这些材料“做什么”,才能抓住试题的“要害”,快速找到解答的门径。只有这样解读“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中的“理解”二字,才称得上深入与完整。

【示例1】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这是一份两本教科书目录的对比;之所以能形成对比,一定有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是世界近代史教材的目录,且都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一部分;不同之处是第一章下的各节标题有很大差异;两本教材的出版时间不同。那么,这样的材料能用来做什么呢?显然,它能够用来说明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再看试题要求即设问:要求在比较两份目录的基础上,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这样,对材料的理解就和考试(试题)要求之间建立了联系,即根据材料找不同,还要结合与材料有关的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而试题还对“找不同”和“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要求:找不同要“明确清楚”,分析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但要“观点正确,合理充分”。经过把理解材料和理解考试(试题)要求相结合的审题,可以很快明白本试题的考查方向和意图,作答的思路就好确定了。

【示例2】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

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

此图中“湖北”以及长江、汉水、汉阳、武昌、马鞍山、大冶等一连串地理名词,直观地显示了它要考查的内容将会与这一地域的历史地理因素有关。图中的图示又标明了煤矿、铁矿、运输线路等,说明在诸多地理因素中,它与原料和原料的运输、利用直接相关。再看题干,问的是张之洞建造铁厂选址汉阳的主要考虑。理解了此题地图内容表现出的倾向性,对于正确解答本题的确很有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在复习备考中,试题的图表材料要和文字材料一样,都要包含解答问题所必需的信息,这些信息既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即文字材料中所没有的;又要有某种联系性,文字与图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这样才能称得上“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才能使“理解”二字,既有意义,又有内容,更有必要。有些试题仅是为了试卷卷面丰富多样,添加一些与解答问题没有关系,或是重复同题文字内容的图表,画蛇添足,且对学生的作答形成干扰。

第2项“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是要求对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挖掘其可利用的价值,不漏掉任何“有效信息”。如果说前一项是考查考生是不是善于在材料和问题之间迅速搭建起桥梁,此项则是考查考生站在这座桥梁上,是不是具备“一双敏锐的[睛”,在材料中发现全部“宝物”——有效信息。

什么是“有效信息”呢?一般的理解就是对解答本题有用的信息,比如材料中提及的时间、事件、人物、观点、评价等等,总之是材料中给出的、对作答有用的东西。这是对的,但只对了一半。除了来自材料中的直接的有效信息之外,还有材料中没有直接提及,但却隐含在材料中的,或是材料中点到而没有展开的、考生能够联想到的已知的信息,我们姑且称为间接有效信息。这些信息同样是准确全面解答问题所不可或缺的。

信息是不是“有效”,并不完全取决于信息的对错。在考试测量上,错误的信息在一定的题目要求下,也可以是有效的。如历史材料中张冠李戴的颠倒,关公战秦琼式的错位,信口雌黄的妄言等等,都可以成为解答问题的有效信息。而正确的历史时间,真实的历史事件等,在某一题目下可能与答题无关,因而是“无效”的。因此,考查考生能否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首先是考查他们对试题的理解——审题是不是到位,能不能在材料和问题之间建立起联系,是不是准确把握了要回答什么,解题思路是不是清晰等等。这就与上面的第1项联系起来了,只有在做好第1项的基础上,才能做好第2项,才能认清什么是有效信息,什么是貌似有效实则无效的信息,什么是根本不用理会的信息。如此,笔者认为,第1项和第2项的关系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

所谓“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应该包括上述直接有效信息和间接有效信息,少其一都不能说达到了“最大限度”。一则材料,有时犹如一块浸透水的海绵,只有尽力握紧才能知道它最大的含水量。在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也是如此,应当尽可能地“穷尽”,不遗漏什么,才能为准确、完整作答奠定基础。当然,能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穷尽”,要依赖考生的能力而定。对试题材料和要求的理解,对材料相关史实的了解程度,对历史的感悟等等,都是决定能达到多大限度的关键因素。而平时的积淀和训练又影响着这些因素能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示例3】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本题的材料(题干)中的直接有效信息至少包括:第一,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第二,法海和尚作梗;第三,许仙与白娘子的相恋终成悲剧;第四,济公维持正义;第五,这一故事在宋代杭州流传;第六,反映出当时(宋代)的某种状况。上述信息可以说明两点:其一,围绕一场自由相恋的爱情出现了两种势力的斗争;其二,这场爱情故事虽然以悲剧结局但仍然流传。

如果仅凭上述直接有效信息作答,恐怕很难找到正确答案D。因此还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间接有效信息。包括封建社会中长期形成的婚姻观,主持正义往往是迎合社会思潮的表现,宋代杭州的社会经济特点等。正是这些信息,把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引向了“当时”的社会层面,提供了从社会特点的角度审视这个故事的可能,从而在材料与正确答案之间建立了联系。到了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已经完成,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坊市成为普遍现象,市民人数增加,城市社会文化生活繁荣;新兴的市民阶层对传统的社会规范和观念显露出反叛,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情趣发生了变化。杭州作为南宋都城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的思想观念与传统农耕社会时期相比发生变化,在杭州流传的故事是当时市民阶层心态和志趣的典型反映,故事中蕴含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善恶有报的情节和逻辑,都应该反映了当时市民的生活追求及其思想感情倾向,自然也反映了市民的价值取向。

由此例可见,间接的有效信息对正确解答本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题干中没有“宋代杭州流传”等串联着诸多有效信息的“绳头”,考生就无从下手抓住它而牵出重要信息,要选择出正确答案就困难了。

第3项“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是第2项的进一步递进,从有效信息的获取层面,上升到了解读层面。这里所说的“解读”,与对一般文本信息的解读有所不同。一般文本信息的解读是为了得出新的看法和结论,而考试中的信息解读是为了回答已经有了明确指向和相对固定结论的问题,即便是开放性试题,其要论述的主题和内容,也已被设定在一定的框架范围之内。这是考试测量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理解这里所说的“解读”,必须要和考试联系起来,要和解答问题联系起来。说的绝对一点,在考试中,凡是和解题相关的解读就是有意义的正确解读,否则就是无意义和错误的解读。至于在考试之外对同样的信息有什么解读,是另外一回事。

《考试大纲》所要求的解读是特指考试中的解读,它包含着几层含义:最浅层的就是弄明白有效信息本身的意思,知道每一个信息说的是什么。再深一层,要能归纳提炼出不同的有效信息之间共同的东西,给信息归类,切忌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信息乱用。不同的信息就如大小不一的积木,它们会在构建答案时起不同作用。最后一个层面是发现和确定这些有效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给自己一个作答时必须使用这些信息的理由。这个理由不是不求甚解的“想当然”,不是模棱两可的“好像是”,更不是走投无路的“想起什么写什么”。这个理由越充分坚定,表明对材料的解读越透彻、到位。不要小看这里的“解读”二字,真正能达到三个层面的考生还是少数。一般就整卷试题来说,在考场上极为紧张的氛围下,约80%的考生在解读有效信息方面能够达到第一个层面,40%的考生能达到第二层面,而达到第三层面的不超过20%。由此可见,解读有效信息这个“基本功”,在现实中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这三个层面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有效信息是什么关系呢?有一定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例如第一层面中知道每一个信息说的是什么,就包含了完整、准确的要求;第二个层面找有效信息之间共同的东西,给信息归类,包含了准确和合理的要求;第三个层面发现和确定有效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也离不开完整与合理的前提。“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既是对每一条有效信息,也可以是对全部有效信息;三个层面的解读更多是针对有效信息的综合利用而言。“完整、准确、合理”是三个层面中每个层面的基础和前提,三个层面是“完整、准确、合理”要求的综合、整体的体现。“完整、准确、合理”更侧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三个层面除了对有效信息的分析之外,还强调把它们和解题挂上钩,为下一步作答服务。因此,真正好的信息解读,应该是上述两者的结合。

【示例4】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

(1932年初版)

材料2: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3: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

(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4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本题的第(1)问的有效信息提取和解读相对简单,我们重点以第(2)问为例进行说明。①

回答第(2)问时,三段材料中直接的、间接的有效信息很多。由于题目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所以应以直接有效信息为主。

首先关注有效信息本身,弄明白这些信息说的是什么。例如,材料1的有效信息说的是老婆婆利息今不如前,(本国)工业产品和洋货都对她的手纺棉纱形成冲击,但她仍天天几乎不停手地纺棉纱。材料2有效信息说的是女人不再纺纱织布,无事可做,一些妇女用吵架和拜菩萨消磨光阴,而另一些更年轻的女子则做些小手工品出口,获利不小,老百姓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等。材料3有效信息说的是妇女把旧时弹花、纺纱等技能,弃焉若忘;而很多妇女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等。另外,三段材料的出处也是有效信息,像课本和县志类的载体,其社会影响力不同一般;同时因题目中有“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之语,所以三段材料出处的时间,也是有效信息。它可以帮助确定材料中信息的取舍。三段材料反映的时间都与题目要求相符,故三段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都是回答问题所要利用的,符合解读有效信息要“完整”的要求。

其次是合理解读信息,把信息分类,哪些说明了人们的“迷惘”,哪些说明了“阵痛”。可以说明“迷惘”的,如老婆婆明明知道自己的利息今不如前,也看到了出现的变化,知道竞争不过厂里出的和外国运来的纱和布,但仍然天天几乎不停手地纺棉纱;面对又好又便宜的洋布,不再纺纱织布的妇女,没有多少事可以做,用吵架和拜佛消磨光阴;在一些人[中,妇女失去了代表着传统“妇道”的技能,进入纱厂当女工,风俗不无堕落。可以说明“阵痛”的,如在距离宁波不远的余姚,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了,一些年轻女子做些小手工品出口,获利不小;一些乡村县城,很多妇女迁至城市,入洋纱厂为女工,虽然受到社会一些人的另[相看,但毕竟有了新的生机(生计)。

再次是发现和确定这些有效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给自己一个作答时必须使用这些信息的理由。第(2)问有几个关键词:“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上面说了,三段材料反映的时间都与题目要求相符,故三段材料中所有与本问相关的有效信息都是要利用的,缺一不可。“乡民们”是一个泛称,不是特指哪一部分人,三段材料集中了老、中、青三代妇女,代表了整个妇女群体,只有把她们全部说到,才更符合题意。不同年龄的妇女,自身经历和对外界变化的感受不同,决定了她们在“迷惘和阵痛”之间处于不同位置,有的更多是“迷惘”,有的更多是身处“阵痛”而怀有希望。还有,“乡民们”不仅仅包括妇女,时代变化造成的冲击是对全社会的,因此像材料3反映的那种观念上的“迷惘”也要包括在内。这种“迷惘”不仅表现在妇女身上,也反映在用老[光看待妇女的人身上。而把这样的事例编入课本,载入县志,表现出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迷惘”。

顺带说一句,本题第(3)问的有效信息解读应该有所不同。除了直接有效信息外,也要注意间接的有效信息,如三段材料反映出的时代背景,所学知识中民族工业的发展、洋货流入与自然经济解体相交织的过程,传统观念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的冲击等。

总之,在《考试大纲》“获取和解读信息”考核目标下的三项要求,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递进关系。同时也是考试作答时处理材料信息的思维逻辑步骤。这种关系和步骤有助于考生处理材料时能够更从容地应对,不至于一看到材料特别是大段材料就先“发懵”,感到无从下手。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有步骤、有逻辑地获取和解读,初练时可能有些难度,但熟能生巧,一旦掌握了其中的方法,熟悉并习惯了按其逻辑步骤进行,定会受益良多。

有必要再次强调的是,理解材料和获取有效信息需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即解答问题。从是否有助于解答问题的角度,判断哪些信息是有效还是无效、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提供给考生的试题材料,都是经过命题者精心选择并加工、处理过的,它既不违背基本的历史史实,又有相对集中的问题指向,与设问之间相互呼应,相辅相成,里面包含的有效信息是为解答问题服务,而不是提供给考生进行学术研究、学术争鸣的材料,考生不应该跳出设问圈定的范围随意解释和挖掘信息。因此,明确了从什么角度理解材料,根据什么获取有效信息,什么才是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有效信息,才能找到正确解答问题的门径。

【作者简介】江桥,男,1957年生,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高考。

【责任编辑:吴丹】

猜你喜欢

全国卷高考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从广东卷和全国卷Ⅰ非选择题设问类型的对比浅谈高考地理全国卷Ⅰ的备考
浅谈2016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卷阅读信度效度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