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相·反思·责任

2015-12-08卢晓华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历史教学人文

[关键词]抗日战争,历史教学,细节,人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9-0039-04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本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愿望,切盼同受当年军国主义之害的中日两国人民能共创世代友好的未来。然而面对看多了“手撕鬼子”荒诞影视情节的当代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开展“抗日战争史”教学?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力作《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以下简称“张著”)带给我们诸多启迪。该书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对史料的组织富有逻辑性和生动性,文字简洁、条理清楚;资料丰富,考证严谨;所持的观念、立场公正、客观;而且始终从人类文明的高度来考察南京大屠杀这一“人类荣誉的污点”,并告诫人们:“除非有人迫使世界记住这一事件,否则这种可怕的对死亡及死亡过程的不敬,这种人类社会进化中的倒退现象仅仅会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中无足轻重的小插曲,被当作计算机程序中的一个无碍大局的小故障。”①可以说,这是一部融学术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充满历史良知的杰作。它能弥补高中历史教材的某些不足,深化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今天的“抗日战争史”教学就应该是真实、具体,令人深思的,而不是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和仇恨的延续。结合对“张著”的阅读体验,笔者认为“抗日战争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历史一旦被总结,就会被扭曲;只有翻开历史的细节,才能看到真相!就南京大屠杀而言,人民版必修一的表述是:“11月,上海失守后,日军进攻南京。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杀戮,30万人被杀害,还有大量的中国妇女惨遭蹂躏。”②(另配有《日本报纸刊登的日军在南京展开杀人比赛的报道》插图)应该说这样处理的主要意图是想说明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日军残忍,民众无助。但学生对这段表述疑问颇多:上海都打了3个月,首都南京为什么1个月就沦陷了?中国军人为什么要放下武器?30万人的死亡人数是怎么确定的?日军为何如此残暴?日本媒体为什么要报道这种明显违背国际公约的暴行呢?之所以形成那么多疑问,主要是因为教材文本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历史的总结,它省略了很多过程性的东西,而补充历史细节能为学生解惑提供线索和想象、推断的空间。在“张著”中有很多生动的史料能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画面,回到南京那个地狱般的历史现场,体验历史悲剧的形成过程。

材料1:12月11日,顾祝同打电话到唐生智(南京卫戍司令)的指挥部,告诉唐,蒋介石直接下命令要求唐生智的部队大规模地撤退。由于无法守住防线,又受到这一压力,唐生智服从了命令。①

材料2:日本老兵东史郎在日记中写道:有这么多人——超过了两个中队的兵力,我在想他们怎么会变成俘虏?竟然没有尝试任何抵抗。这支部队一定有很多军官,但一个也没有留下,我想他们所有人一定悄悄溜走,逃之夭夭了。尽管我们有两个中队,而且那7000俘虏也已被解除了武装,但是如果他们决定奋起反抗的话,那我们的部队肯定会彻底被消灭。……他们成群地走着,就像是地上爬的蚂蚁。他们看上去就像是一群无家可归的人,脸上带着愚昧无知的表情。他们就像一群羊,毫无规矩和秩序,在黑暗中前行,并相互耳语着。②

材料3: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顺山的采访整理:在他前两排,一名孕妇开始为性命而抵抗,她拼命地抓住一名企图将她拖出去强奸的日本士兵,没有人帮助她,最后日本士兵将她杀死,并用刺刀剖开她的肚子,不仅拉出了她的肠子,还将蠕动的胎儿拉出。唐顺山认为,那一瞬间,他们所有人都应该反抗,杀死日本人,即使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全部丧生。但是尽管中国人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日本加害者,并完全有可能制服他们,但没有一个人敢动。③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

1.为什么占有数量优势的中国战俘没有尝试抵抗?

2.为什么南京的平民少有自发的反抗?

3.为什么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那些誓死保卫家园的场面没有出现在南京?

历史的真相就是这样:蒋介石战略决策失误,中国军队群龙无首,中国百姓驯良的可怕,没有血性,任人宰割。如果蒋介石在最后一分钟能够避免下达毫无道理的撤退命令,而是决定战斗到最后一人,南京的命运可能就大不相同了。日本人对中国士兵的蔑视也会在中国军队的激烈抵抗中消散。所以,重读这段历史,除了揭露日军暴行外,反思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这些问题至今仍制约着民族的进步),似乎更能完整解释酿成南京大屠杀悲剧的原因,更能警示中国的青年一代。

大多数人很难将日军在南京的野蛮行径与日本人出名的讲究礼仪联系在一起。是什么促使日军犯下如此暴行?“张著”引用了人类学、心理学、宗教学等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上述历史现象提供了工具。例如,“张著”指出:一些专家将日本的战争暴行归咎于日本文化本身。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著作《菊与刀》中写道,由于日本社会的道德规范并不是普世的,而是地方性的和个人化的,所以在国外土地上,这些道德规范就很容易被破坏。还有一些专家将此归罪于日本宗教的非基督教性质,声称:基督教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实际上,一切事物都是根据上帝的想象创造的——而日本的神道教则认为只有天皇及其后代是神的想象创造的。……由于宗教,日本人天生缺乏人道精神。④“张著”一方面列举各种学术观点以丰富读者对这个问题多角度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供读者评判:回顾人类的千年历史,有一点非常清楚,那就是战争期间的残忍暴行并非是一个种族或是一种文化的独有现象。文明的外表似乎过于单薄,人们能够很容易地将其撕去,特别是在战争的压力下更是如此。⑤

笔者认为,“张著”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研究路径是值得课堂教学借鉴的。因为历史问题的解释工具需要多元化,大一统的理论体系很难解释复杂的历史现象,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东西。“抗日战争史”教学要与时俱进,借鉴最新学术理论,提供新视角,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比如,日本侵华战争对普通中国人带来的苦痛究竟是怎样的?在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类的大问题,而很少静下心来选择典型材料让学生真正了解战争受害者的体验,为此,笔者在课堂呈现了日本精神病理学者野田对战争受害者的心理学调查个案,以期引导学生从精神创伤的角度反思日本的战争责任。

吴亚洞(化名),1925年7月生,家族世居海南岛保亭县的A村,至今如此。她16岁时,被日本军征用参加“战地后勤服务队”。原本有着美丽身姿的她,由于遭受日本兵的摧残,脊柱弯曲,骨盆向左隆起,弯曲的腰还经常疼痛。她尽力不去想过去的事情,可是,被毒打和强暴的情景经常不由自主地浮现在[前,连道旁的树木摇曳时,她都把它们当成日本兵。白天是这样,到了夜里更是经常做噩梦。梦见到处都是日本兵,自己总是被日本兵追赶,但谁也救不了自己……这样的梦总是翻来覆去地折磨着她。她不愿意与村里人讲起这些事,所以很少与人来往。电视台播放有关抗日战争内容的电视节目,她根本不想看。①

吴亚洞之所以活了下来,是因为她的父母一直在抚慰她脆弱的心灵。又幸亏体贴的丈夫,使她生养了自己的子女。但不幸的是,丈夫在年轻时就故去,以后的四十几年里,她在独自忍受身体伤痛的同时,还承耐着精神的压力。

(注:创伤后的精神障碍首先引发人格变化,存在以下人格特征:1.对世间敌对或者怀疑的态度;2.社会性的闭塞;3.空虚感或无力感; 4.不断地感受到受威胁,慢性的“危机濒临”感觉5.疏远、冷淡。)②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用一组词语来描述战后吴亚洞的生活状态。

2.吴亚洞患有“创伤后的精神障碍”吗?说明理由。

3.如何治疗战争受害者的精神创伤?

笔者看到学生在阅读这些资料时神情严肃,口中喃喃自语,个别女生[角还泛起泪花。这不就是历史课追求的理智和情感吗?这段材料不是史学家的精辟评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史料,但它真实具体的记录,能帮助学生走近那场战争,思考战争与人的命题,看到中日两国间的战争状态虽然可以通过签订条约的形式来结束,但两国民众的心理战争状态尤其是受害民众的战争心理创伤却难以尽消。它还能训练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引导学生“神入”历史,体验历史当事人的痛楚,从而完成现实人与历史人的“对话”。这不是比记忆大屠杀冰冷的数据更有意义吗?

如果说还原真相解决的是历史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拓展历史视野追求的是历史还有什么的问题,那么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就是我们还能做什么的问题。“张著”对南京大屠杀期间建立安全区,拯救了数十万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给予了高度评价,原因就是“在黑暗时代里,大部分人随波逐流,但总有少数能够置谨慎于不顾,并做出一些在平时连他们自己也无法想象的事情”。③这些外国人(其中有一个还是纳粹党员)本可以离开的,但他们选择留下,保护被政府遗弃的中国难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的良心。同理,我们在教学中要倡导“知行合一”,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对历史的自我理解。学习历史就要想让今天变得更美好,否则历史学习就是一种“屠龙术”,没有任何价值。

西班牙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说过: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迄今日本侵华战争遗留的诸多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还]变成破坏中日民众关系的现实问题和两国政治关系陷入僵局的症结。因此,“抗日战争史”教学不能脱离尚未解决的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而要以此为切口引导学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根源是历史认识问题,而历史认识问题的核心是战争责任问题。抗战胜利70年来,日本对战争责任没有深刻反省,甚至连“侵略战争”都不承认,更谈不上认罪和承担责任了。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表面上看来是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在兴风作浪,但是主导的是在上面的日本政府,基础是下面的日本民众。①

因此,作为一名中学生,首先可以做的是关注相关的新闻,积极参与探讨,对日本政府的政策变化和舆论动向保持敏感度。比如,一方面,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在新年记者会上表示,他将“完全继承”历届内阁的立场,包括1995年的“村山谈话”,内容将包括“对战争的反省和日本战后作为和平国家的历史”;但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在1月14日批准高达421亿美元的2015年国防预算,此项连续三年递增,创历史新高。日本政府意欲何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现实问题追溯历史,思考日本政府在酝酿、发动和实施侵华战争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警惕日本政府对战争责任政策忽“左”忽“右”调整背后意图恢复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地位的野心。

其次,学习“抗日战争史”不是为了培养一批热衷报复的“愤青”,而是要创造促进中日民众关系改善的和平使者。我们要了解日本的民族心理,例如颇要面子的日本人,不愿意承认败在其一向瞧不起的中国人手中,宁愿将失败完全归于美国的参战。②这种狭隘民族主义情绪被右翼势力利用,成为日本政府拒绝承认侵华战争罪行的社会基础。因此,日本民众只有真正了解当年中国民众曾经遭受的战争伤害之深,蒙受耻辱之大,才能真正体会到当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所犯罪行之暴戾,理解中国受害者维护尊严和讨回公道的感情,促使日本政府反省。在这方面,日本学者山田正行亲身考察了中国云南滇西地区淳朴民众的战争受害心理状况,写成《自我认同感与战争——中国云南滇西地区战争受害心理历史的研究》,为中日两国寻找“化干戈为玉帛”找到了一条途径。同样,今天尚有一些经历过抗战的老人健在,每个中学生都有肩负起采访,将口述资料加以整理、研究和宣传的责任。中国公民都不重视收集当年战争受害者的受害证据,怎么能要求日本民众支持我们的诉求呢?因为中日之间存在着“感情记忆”的鸿沟。只看到广岛原子弹轰炸惨状的日本民众自然倾向于把日本作为受害国而无视中国受害者的“感情记忆”。要跨越中日“感情记忆”的鸿沟,只有提供充分的历史事实,促使日本反思战争的原因和性质,从加害的角度思考战争责任问题。张纯如女士写《南京浩劫》一书也是希望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有实质性的增长。“张著”指出:“六十年后,日本作为一个国家仍然试图再次掩埋南京的受害者——不是像1937年那样将他们掩埋在土中,而是将南京受害者置于被遗忘的历史角落。在西方,人们对南京大屠杀几乎一无所知,这是对受害者不光彩的进一步的冒犯,原因是很少有人试图向公众系统地讲述该事件和提供相关的历史文献。”③所以说,忘记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抗日战争史”教学应该体现更多的实证精神和担当意义。

【作者简介】卢晓华,男,1977年生,浙江平湖人,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

【责任编辑:吴丹】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历史教学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9月历史大事记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人文社科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