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南通

2015-12-08

同学少年·作文 2015年8期
关键词:拔河比赛点题桑树

一次相逢一份暖

那是一座毫不起眼的石桥,桥的一端已被漆黑的铁栅栏围住,没有人注意到它。 直到那一天,我与破旧桥面上的一株新生命相逢。

那是一棵翠绿的桑树,它的枝干纤细矮小,远不及寻常桑树那么粗壮,但枝叶繁多,敢于伸展且精神抖擞。 从那天起,我常立于桥头,看它的新叶从鹅黄的针尖变成墨绿的手掌,看它的枝条迎着太阳一点点向上。 它给我生命的温暖,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暮春的一天,空气中突然弥散着刺鼻的烟味。 只见一股白烟徐徐地从桥的方向升起。 待我赶去,桥上已是黑乎乎的一片。 灰烬中残余的火光还在用最后一丝力量展现它的战绩。 显然,有人在这里焚烧。 我奋力向那火苗踩去,可是任凭我多使劲,肆虐的火依然将小桑树烧得只剩半边。 它一侧的叶片已全部脱落,漆黑的枝条突兀着,还冒着一丝丝青烟。 母亲叹了口气,说:“可怜了这树。”这一次相逢,使我心中顿生凉意—— 一个可爱的生命被残杀了。

又是一年的初夏,上苍给了我又一次相逢,让我的心头萌生温暖。 那天,我无意间发现桥上冒出明晃晃的一片绿。 近看,小桑树的一侧依旧是炭黑,而另一侧却枝繁叶茂,枝叶间还缀满了紫色的桑葚,每一颗都玲珑可爱,透着生机。 我伫立在它面前,疑惑与惊诧顿生:一边是无比的萧条,一边却是如此的旺盛,为什么?我不解地请教母亲。

母亲笑着说:“这很简单啊,只要顽强地想着生存、生长,便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即使一边已经没有生命,但另一边还有希望啊……”

是啊,这道理如此简单却又何等励志!曾经自卑的我,此时心中的暖意上升为对生命的敬畏:它如何忍受着致命的疼痛而坚韧地生长?它如何拼命汲取细小缝隙里本就不多的养分?它如何拼尽全力育出一颗颗生命的果实?

这次相逢,实际上就是一次生命成长的对话。“我能与你共享生命的温暖吗?”我在内心深处发问。 微风起,桑葚微微摇动,似乎答应了。 于是,我小心地摘下一颗果实,含入嘴里。 甜,透心的甜,让我周身感到暖意的甜。

为保持原貌,本栏目所选考场作文中,对于漏字、错别字、错词、病句等采取如下形式处理:漏字(含标点)的补正,在“( )”内用楷体字标出;错别字(含标点)、错词、病句的更正,在“〔 〕”内用楷体字标出。

——编者

点评

开门见山,点出“相逢”。

恰当点题,统领全篇。

文势转折,为下文埋下伏笔。

承上启下。

设置悬念,让行文更有波澜。

言语朴实,蕴含哲理。

由树及人,联系自身。

结尾点题,意蕴悠长。

作文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相逢,就是彼此相遇。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整体评价

考生以艰难环境中的小桑树作为“相逢”的对象,选材有新意,通过三次与小桑树相逢时的不同状态,写出“我”内心感受的变化过程,最后定格在“共享生命的温暖”上,立意新颖独到。文章注重细节描写,恰当的修辞、饱含深意的人物语言以及意味深长的结尾,都为文章增色不少。

(曹津源 评价)

一次相逢一份暖

学校里天天有相逢,时时有温暖。

“一二三,拉!”“一二三,拉!”……只见 〔听〕 操场上回荡着阵阵喝彩声。 那是体育课上我们正在与其他班的同学进行拔河比赛呢!

“丁零零……”上课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操场进军,不一会儿,老师来了,说:“今天我们要进行拔河比赛。”我一听,心情十分沮丧,因为我的力量在班上一直都是最小的。 可其他人却十分高兴,有的又蹦又跳,有的眉飞色舞,有的兴奋地大声说:“好棒啊!”随后,老师开始选人,“班长、副班长……”,当老师叫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我十分惊讶:我也要去拔河?见我情绪十分低落,好朋友在一旁说:“加油!不要放弃!”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有这么多人一起拔河,我不能放弃,我们一定不会输!

不一会儿,比赛开始了。 那比我手指还粗的麻绳被我们握在手里,我的身体往后仰,双手紧紧抓住它,可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绳子中间的红带子一会儿移向对手那方,一会儿移向我这方。 老师见状,让一旁的拉拉队员使劲喊“加油”。 突然,我方像一只发怒的老虎使劲把绳子向后拉,而我也不逊于其他人,使出吃奶的劲儿,手背上的青筋都突出来了,脚使劲地蹬着地,嘴里还跟着大家一起喊:“一二三,拉!”“一二三,拉!”最终,我们在班长和副班长的带领下,赢得了比赛,我十分高兴。

一旁为我加油的朋友对我说:“你好拼啊!”我向着她们露出成功的笑脸。

现在回忆起来,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只要团结一心,努力去拼,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事,心中也会充满温暖。

我与老师、同学天天相逢,每天总有温暖的笑。

点评

开篇点题,但对“相逢”的理解有偏差。

直接进入叙事,比较突兀。

衔接不畅。

事件交代不够清晰。

情绪变化突然,令人费解。

描写比较具体,有现场感。

叙事缺少波折。

点出“温暖”,但过于生硬。

结尾仍偏离题意。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带导语的命题作文题。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相逢”和“暖”,审题时须抓住这两个词,才不会偏题。“相逢”具有“偶然、新鲜、意外”的意味,与“相约”不同,与“见面”也不同。 如果选择天天与自己相处的亲人为“相逢”的对象,记述亲人给自己“一份暖”的过程,就偏题了。“暖”是暖和、温暖,也可以是引发多种正能量的源泉,导语中“情感的慰藉”“灵魂的洗礼”等词语对“暖”作了多方面的提示,构思时必须找准“暖”与上述拓展点的联系,揭示其内涵,文章才能扣题。 此外,题中的“一次”可以理解为“唯一的一次”,也可以理解为“每一次”。

具体构思选材时,不妨从导语中提示的几个方向入手。 如选择与人相逢,可以写放学路上好心人的帮助给自己带来的感动,可以写旅途中萍水相逢的人给自己带来的惊喜;如果选择家人、老师、朋友等熟悉的人,要写出其不同于以往的“陌生”一面,自己与这种陌生感相逢所带来的心灵震撼或打动,才算符合题意。 如选择与自然相逢,可以写季节变化、名山大川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感受,也可以写动植物对自己的启发或感染。 如选择与书籍相逢,可以写同一本书几次阅读后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感触,也可以写阅读不同书籍对自己心智的陶冶。 如选择与历史相逢,可以写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及其对自己的影响,也可以写历史事件给自己的精神带来提升。 总之,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要写出相逢的积极意义和给自己心灵的正面影响。

这一题目比较适合写记叙类作文。

整体评价

文章记叙了一次拔河比赛的过程,表现出“团结一心就能取得成功”,内容比较具体,结构比较完整。文章主要问题在于审题的偏差,将每天的相见定义为“相逢”,与题意不符;对“温暖”的揭示也十分牵强生硬,且“温暖”与“相逢”并无直接联系。此外,语言平淡,叙事缺少波澜,段落衔接不够顺畅,都影响了得分。

(曹津源 评价)

猜你喜欢

拔河比赛点题桑树
激烈的拔河比赛
马桑树儿搭灯台
拔河比赛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拔河比赛
奶奶家的桑树
哭泣的桑树
咬定青山不放松——谈高中议论文点题策略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