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常态长期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研究
2015-12-08杜菲于国君
杜菲 于国君
摘要:本文将创建常态长期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实践与高校这一特定的范畴相结合,依据高校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中所存在的特点与所存在的不足,提出要建设不断学习的高校常态长期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方式与方法,针对以往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以拟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为宗旨,围绕“服务与学术之间的关系”展开,结合“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师生”的实践原则为切入点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常态长效;基层党组织;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133-02
一、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指以发挥服务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用为定位的一种工作形式和组织状态,从而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服务群众及促进和谐中的作用。它是以“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凝聚人心”为宗旨,以为基层群众服务和做群众工作为核心,以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形式,以促进科学发展、维系社会和谐为目的。作为党在高校的组织基础和前沿阵地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职能得以实现的发动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引导者,是教育工作者及员工根木利益的保护者。服务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就是要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上增强服务意识,将服务意识作为思想的主旨,突显服务的功能。从服务的角度去进行实践、摸索和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是新时代社会大环境下提高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实践能力和成熟度,构建校园和谐,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也是彰显党组织核心地位、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巩固基层基础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相对于其他机构的组织,高校有其特有的特点:高校的党员比例很高、高校是各种思潮交织融汇的大熔炉、大学思想激进稳定性差等。据《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4月5日刊登的数据显示,以河北省高校为例,截至2013年底,河北省高校共有党员15.96万人,其中学生党员最多,占70.12%,在岗教职工占29.88%。而在岗教职工一半以上为党员,教授中党员比例达到60.58%。学生中的党员比例为11.95%,巨大的党员数量、较高的党员比例决定了党组织建设在推进高校组织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1]。要不断提升高校教学育人,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的开展,铭记并践行我党宗旨,创建和完善服务型政府就必须强化党组织建设的服务意识,创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
1.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实践党“服务人民”的宗旨的重要平台。强化高校党组织服务作用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本质属性,是“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理念在党建践行中的主要体现。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讲,践行服务型党组织,就是要了解学校日常管理、师生工作学习中存在的新情况和问题,切实改进服务质量和方法,拓宽业务渠道,使服务工作不断满足师生合理要求,增强党建工作的渗透力,促进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实践宗旨,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和根基。
2.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践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推力。为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客观上要求着力促进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尽管在实践过程中,服务型政府建设已小有成绩,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由于服务型党组织这一载体的不完善,从而起不到支撑引领的功用。因此,服务型政府建设显得颇为后劲乏力。因而,作为国家重要的基层党组织,高校党组织的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
3.创建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党永葆青春的内在要求。党员只有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居安思危,不求安逸,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才能彰显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立身基础。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说,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教书育人,如何为教职员工的科研、授业做好服务,如何让高校为地方经济、政治、文化服务都是其在支部建设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这此问题得以解决有赖于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的发挥,可以体现党先进性,是党永葆青春的前提。
三、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针对高校践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过于形式化,学习方法、服务形式未与时代同步:高校组织领导与师生思想不一致,主动学习的理念缺失导致基层党组织建设形式化,实践过程中学习方法和内容存在“走过场”,口号新、花样多,华而不实,未落实在提升教育质量、成果、效益中,使得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参差不齐,践行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任务依然艰巨。对策:(1)注重学习力与创新能力的相互转化,同时梳理传统的组织学习行为,提高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摒弃学习上的形式主义,预防学习方式上的简单化、机械化,使得学习方法上由“制度与控制”变为“学习与激励”。(2)引入先进的学习理念。要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思想、政治、组织优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学习、培训,对全体党员进行思想理念教育,建立开放的心态,使先进的学习理念深入师生党员之心并付诸实践行动,进而内化成先进的学习观念,包括活到老学到老,凝聚智力、集思广益的团队学习理念,与时俱进的创新学习理念等。
2.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学习机制落后,实践过程与实际脱节,曲高和寡: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尚未形成科学和规范的学习作风,师生党员学习缺少必要的引导、管理、督促,基层党组织成员在学习方面的组织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对策:(1)拓展与目标需求相符合的学习内容。既要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层面上下功夫;又要坚持边实践边学习,哪里不足补哪里,不断优化学习体系,突破视野局限,提高战略思维;还要在学习中坚持和发扬党员作风,提高党性,提升政治觉悟,在锻炼中见实效。(2)构建学习能力强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全体党员参与支撑的学习机构。既要立足阵地建设,着力建设网上党校、党员之家、网上培训教育等一体化党员教育管理格局;又要运用专题研讨、小组学习的做法,采取报告、讲座等形式强化对党员的管陪,同时健全学习网络。
3.高校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软硬件需要不断地完善。文化设施、培训场地、教育资源、学习场所等硬件设施及示范项目等软件机制需不断更新有效落实。对策:(1)扩大硬件设施投入。多渠道筹措基金,努力创造条件改进基层党员的学习场所、文体设施、生活场所等基础设施。(2)构建模范示范机制。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有效的模范榜样,可建立组织领导运行体系、领导骨干和基层党员横纵向交流互动的网络系统、能够有效组织和调节实施工作的机构,全面开展创建学习能力强的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活动及实践。
4.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观念陈旧、重视不够。对策:提高认识水平、转变观念作风。高校教学实践是至关重要的,不是无足轻重,而是立身之本。搞好教学实践,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深入领会党的教育方针、路线、策略,转变观念,提高重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创新性人才的紧迫性、自觉性的意识;迸发创造性,激发积极性,把教学实践的各项工作做好。完善教学实践体系,充实教学实践内容。高校应鼓励提倡和组织教授专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式、政策以及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设置具有渐进性、层次性、可行性的教学实践内容,完善教学实践体系。
5.实践教学设施不健全、教学水平不高。对策:增加投入,加强教学实践设施建设。教学实践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实践设施的品质。提高教学实践成果须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实践设施建设。因此,大学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为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高校有关职能部门要把好关,要根据学校的开课情况调整好实验室建设计划,提前落实保障教学质量的各种措施。要想方设法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和闲置;可以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搞好实验室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高校应引导老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研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手段和方法改革,让重视教学实践的观念深入人心,把重视教学实践的措施落实到实处。在教学实践师资的培养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教学实践的质量和水平。对所有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进行教师职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以使他们树立职业观念,具备职业道德和技能;给教师提供各种继续受教育的机会,为教师了解和吸收新科研成果提供方便;改革教学实践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和酬金计算标准,吸引广大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师参与指导教学实践;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作为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聘请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部门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高校教师一起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老师,提高教学实践效果;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或者从事毕业设计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促进教师指导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
四、启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设高校常态长期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只有付诸实践,才能不断地完善各种体系制度,才能永葆活力。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基层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要全面系统地不断深化地学习,用学习的态度引导实践,这样才能把高校常态长期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苏志超.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