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镜头新闻稿写作教学中的逆向思维引导

2015-12-08付靖芸

关键词:新闻稿逆向电视新闻

付靖芸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电视,作为一种视听融合的传播手段,必然要求电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同时考虑可“视”的镜头画面和可“听”的文字内容(之后转化为有声语言)。而电视新闻分镜头稿本的基本配备,正是“画面内容 +文字稿内容”。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而言,学会写作电视新闻分镜头稿本是掌握电视新闻实务的核心所在,同时又因其“上承”电视新闻采访环节、“下接”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环节,成为了整个电视新闻作品创作中最关键的中枢。

在讲授《广播电视新闻理论与历史》实践课程中的“电视分镜头稿本”这一章节之前,笔者针对所教授的2012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班级,布置了一次即兴的课堂练习——根据都灵冬奥会双人花样滑冰自由滑项目决赛的录像视频和文字材料,拟写一则赛后的电视消息。作业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有两方面:其一,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电视新闻稿的认知,都是过于简单地将其跟纸质媒体的新闻文稿画上等号,即只完成了新闻内容的文字表述,而忽略了电视新闻最为独特的“可视性”部分,几乎没有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考虑和进行过“镜头画面”的设置;其二,绝大多数学生在文字部分的写作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内容最终是通过转化为播报者的有声语言进而传达到观众的听觉系统之中,只是简单套用已有的报纸新闻写作经验,采用过多的书面化表达,忽略了对“可听性”的口语化表达、常规化表述的关注。

上述两方面问题的原因多样,但根源还在思维上。著名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曾经感叹,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思维的活跃,看似虚无缥缈,但影响力既深远又持久。针对电视分镜头新闻稿写作实践中出现的两方面问题,很大部分原因正是由于学生习惯了新闻写作的顺向思维方式,缺乏逆向思维的尝试和突破。

一、何为“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反其道而思之”,比如人弃我取、人进我退、人动我静、人刚我柔等,是对思维的一种拓展,是人们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分析事物之后,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1]逆向思维模式并不主张人们在思考时违逆常规,不受限制地胡思乱想,而是训练一种小概率思维模式,即在思维活动中关注小概率可能性的思维。[2]

在分镜头新闻稿的写作过程中,逆向思维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方法。但一则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的电视新闻作品,必定需要逆向思维的适时运用。对于初学者而言,一方面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与把握分镜头新闻稿的内涵与本质,即“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引导他们反过来思考司空见惯的报纸新闻写作模式是否合适电视新闻文稿写作,即“这样写”与“不这样写”的差异。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逆向思维引导,学生才能真正把握分镜头新闻稿写作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

二、逆向思维在分镜头新闻稿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艾丰,《经济日报》原总编辑、高级记者、我国新闻记者最高奖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曾经这样总结“新闻思维”的主要特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以逻辑思维为指导;系统思维和重点思维相结合,以重点思维为体现;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以实践为基础;发散思维和聚拢思维相结合,以聚拢思维为主;顺序思维和跳跃思维相结合,以跳跃思维为主。[3]众多的“新闻思维”组合中,唯有“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这一组合难以预先定位主次,而必须以具体实践作为构思的基础。

在《广播电视新闻理论与历史》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分镜头新闻稿写作的教学过程中,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对立统一关系显得尤为突出。而引导学生积极展开逆向思维,有助于克服顺向思维定势的局限性,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2]

(一)画面内容板块的逆向思维引导

分镜头新闻稿的可视部分,即画面内容板块的设置,大致包括预设的画面主题及拟采用的景别方式。如上文所述,在接触这一新事物之前,大多数专业学生按照顺向思维模式出发,认为电视新闻的可视部分与写作无关,而只与新闻编辑者和观众有关。此时,引导他们进行逆向思维的运用,会令他们对于这一板块的认识大为改观。

1.从“编辑者的活儿”逆转为“采写者的活儿”

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采访、整理,再写作,是必然程序。对于报纸、杂志、网页等空间版面的媒体而言,新闻文字稿的出炉意味着记者的常规程序已经完成。但是对于电视这样的时间版面媒体而言,视觉、听觉渠道的信息需要在同一时间轴中运作。电视采写记者如果按照常规,忽略“画面内容”板块的设置,将这一任务完全交由后期编辑者来独自处理,很容易出现以下两种不良结果:

其一,新闻作品违背了电视传播的根本特性,视听“不融合”。记者是新闻现场的亲历者和记录者,其采录的新闻素材中,哪些镜头有用,哪些镜头最能还原现场,哪些镜头更适合跟同一时段的文字内容相呼应,采写者有较之于后期编辑们更为清晰的把握,也更容易协调“视”的景别变化与“听”的长短变化。如果采写者不进行画面内容的预设,意味着这条新闻作品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被人为地进行了分离,最佳的视听组合资源被人为地浪费了。

其二,新闻作品的完成效率大大降低。如果一则电视新闻作品时长为一分钟左右,那么采写者摄录的新闻素材时长可能是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后期编辑们如果临时接手这些散乱的素材,被迫越俎代庖,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重新熟悉这些素材,然后再来进行素材的筛选、排序、编辑、修改。而新闻采写者在采录的同时,其实就已经对新闻素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画面内容设置上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由采写者来进行分镜头的初步设置,相当于给后期编辑人员梳理了一份制作提纲,有助于提高新闻作品的完成效率。

要避免上述不良结果的出现,采写者在完成电视新闻稿写作时,必须认识到分镜头画面的设置是自己的“分内事”。通过逆向思维的启发,学生在学习电视文稿写作的第一时间,也就有了重视画面内容和电视新闻完整系统的意识。

2.从“信源”换位到“信宿”

在大众传播学领域,“香农—韦弗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这一传播模式的流程是:“信源”即传者,把要提供的信息经过“编码”,以“信号”的方式通过“信道”,传达到“信宿”即受者,受者经过“译码”(即解释符号)而获得信息内容。有效的信息传播,必须要减少“干扰”、重视“反馈”,还需要传者的经验与受者的经验有一部分重叠,否则受者难以理解或正确认识。

电视新闻的“信源”与“信宿”定位非常明确,但是如果作为“信源”的传者缺乏逆向思维的指引,在分镜头稿本的画面设置板块疏于考虑“信宿”(即受者)的经验、感受,必然事倍功半,甚至导致无效传播。

笔者在学生的分镜头新闻稿作品中,发现了一些典型问题。第一,安排的画面主题与同一时间的文字内容完全无关,甚至从头到尾多处设置空镜头或资料画面,缺乏呼应文字内容的新闻现场镜头。第二,景别设置不合理。要么整条新闻的每一个画面都设置为同一种景深,很少变化;要么景别变化节奏过于极端,如前一个画面是全景,后一个画面是特写,类似这样的两极景别转化。带有这些问题的分镜头稿本,肯定是难以让受众满意的。原因在于没有人愿意观看缺乏现场感和实质内容的新闻画面,也没有人乐意观看波澜不惊、温温吞吞,甚至会产生视觉不适的新闻画面。

其实,画面主题的安排和景别的预设是否适合观看,是每个有视觉观感的人都能够评判的,无需任何专业储备。合理安排画面内容的关键,在于写作者要有一种打破常规流程的“换位”意识——当好第一“信源”的同时,又当好试验性的第一“信宿”,率先由自己作为观众来体会所设置的画面内容是否合情合理并且符合视觉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观众愉悦地获取信息内容。

(二)文字内容板块的逆向思维引导

分镜头新闻稿的可听部分,即文字内容板块的写作,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稿。但是广播、电视的新闻稿内容,最后并不以抽象的文字符号呈现,而是以声音(播报)的形式传达到受众的耳中。在这个层面上,包括了电视新闻在内的广义的广播新闻,无论是“念”新闻,“播”新闻,还是“说”新闻,各种风格不一而足,但其根本性质都离不开有声语言的表达。而从事广播新闻工作的人们,都遵守着这样一条不成文的写作原则:为听而写,为听而编辑。说要说得顺口;听,要听得顺耳。[4]164因此,在分镜头新闻稿写作过程中,文字内容板块要在传统新闻稿创作要求的基础之上加以改变。逆向思维,无疑为这种改变开启了一扇窗。

1.“说”得顺口——书写者的文字语言要易于转化为播报者的有声语言

写作分镜头新闻稿的文字内容部分必须考虑的第一要素,是电视听觉系统所传播的内容通常转瞬即逝。要保证“说”出来的声音内容简洁明了,迅速形成印象且不产生歧义,就反过来要求文字稿在写作结构以及句式运用、词语选择上,尽量做到利于口头表达。

学生作业(节选):“在刚刚结束的都灵冬奥会双人花样滑冰自由滑比赛中,来自中国的小将——20岁的张丹和21岁的张昊第二次出征冬奥会赛场。在四年前的冬奥会上这组搭档仅取得第11位的排名成绩。比赛中,他们尽管中途出现了配合动作上的重大失误、一度中断却凭借坚韧的意志和扎实的技能继续比赛,为中国代表团摘得了一枚难能可贵的银牌。”

教学时,笔者先假定学生写作的原稿没有问题,再模拟“播报者”身份,将学生写作的原稿进行有声语言播报。在“听”由自己的文字作品“说”出来的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到播报者“吃力不讨好”。其矛盾集中体现在:文字叙述结构有变化,却没有对应的逻辑提示词语辅助,仅仅凭借声音很难表达清晰;句式过长,主谓相隔,增加了播报在停连、节奏调整时的难度;部分用词不够准确,容易导致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失误”一词,就不及“意外”一词贴切。

在这一逆向演示之后,笔者给出建议修改稿,让学生切身体会修改前后的效果差异,并且逐步认识到:分镜头新闻稿的文字结构,普遍采取顺叙方式,段落、句子之间常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提示词;句式需要做到口语化,尽量采取主语、谓语紧密相连的简洁句型,尽量避免使用倒装句或倒装式结构,尽量避免使用被动句式,尽量多用短句、少用长句,等等;词语表达必须精准,没有歧义。

建议修改稿:四年前的盐湖城冬奥会上,中国小将张丹、张昊组合初试“演兵场”,仅仅取得第11位的排名成绩。四年后的都灵冬奥会,20岁的张丹和21岁的张昊再度携手出征。在刚刚结束的双人花样滑冰比赛中,张丹张昊为中国代表团摘得了一枚银牌。这枚银牌可以说是难能可贵。比赛过程充满曲折与艰辛,甚至因为两位选手配合动作的一次意外而一度暂停,但继续完成的比赛却更加展示了中国运动员的坚韧意志和扎实技能。

2.“听”得顺耳——创作者的文字表达要符合观众的常规化听觉习惯

电视是一种低门槛的大众传播手段。电视新闻以通俗易懂的大众化声音、画面为表达手段,只要能听懂话语、看懂图像的受众,都能把握电视新闻所传播的信息。如果分镜头新闻稿的文字表达过于书面化、专业化,是不符合大众的听觉习惯的,传播效果因此就会大打折扣。

从观众的听觉习惯出发,既要求新闻稿的文字表达以及播报的有声语言遵守一般的语法规则,同时还要遵守“说 - 听”的规则。[4]153分镜头新闻稿写作中,最容易忽略这一规则的,就是选择适合于听的词语。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学生的新闻文字稿作了初步汇总,并从“说-听”规则出发,反其道而行之,先“听”再“说”,提出修改意见,供学生参考,如下表:

要使分镜头新闻稿写作符合“听-说”规则,除了选择适合于听的词语这一最基本、最紧要的要求之外,句式上的简单、洗练,语段逻辑上的清晰,适当提示等同样重要,与前述“说得顺口”上的考虑相似,在此不多作赘述。

当然,逆向思维并非一把万能之匙。作为一个相对概念,也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过犹不及。在分镜头新闻稿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在画面内容和文字内容两个板块的特定环节中,适时地进行逆向思维启发,让学生正视自身写作水平,认识到目前水准与规范写作之间的差距,并逐步掌握分镜头新闻稿写作的规律。这样既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又能够加深他们对于相关内容的理性认识和反思意识,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初衷。

[1] 吕林雪.浅谈电视广告创意中的逆向思维[J].当代电视,2011(9):70.

[2] 七种重要思维:形象思维与逆向思维[EB/OL].[2014-10-10].http://edu.sina.com.cn/l/2006-03-13/1359133112.html.

[3] 艾丰.新闻与写作思维谈之三: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J].新闻与写作,2010(1):65.

[4] 李岩,黄匡宇.广播电视新闻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新闻稿逆向电视新闻
逆向而行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如何写好社会新闻稿初探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稿写作方法及写作技巧要素分析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不要滥用“据了解”
毛泽东笔扫千军的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