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战略走向①
——基于《美国教育部2012-2016国际战略》的分析

2015-12-08马毅飞

现代教育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育部战略国家

马毅飞,谭 可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0)

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战略走向①
——基于《美国教育部2012-2016国际战略》的分析

马毅飞,谭 可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0)

《美国教育部2012-2016国际战略》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国际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战略》详细描绘了美国2012—2016年国际教育的愿景,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层次清晰的战略目标体系,反映出今后一段时间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基本走向:一是教育先行,凸显教育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基本理念;二是标准引领,强调以优质标准培养公民的全球素养;三是兼取众长,倡导以积极的教育外交加强国际合作;四是系统谋划,主张以整体协调的方式推进国际教育。

美国;国际教育;战略

2012年11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颁布了为期5年的国际教育政策文本——《美国教育部2012—2016国际战略》(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012-16,以下简称《战略》),该《战略》以“通过国际教育与合作在全球中取得成功”(Succeeding Globally Through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ngagement)为题,系统阐释了美国国际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体系和具体的推进策略。《战略》将美国国际教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美国国际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如今,这项正在实施中的国际教育战略正成为美国政府改善国际教育与国内教育的行动指南,反映出今后一段时间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基本走向。

一、《战略》出台的背景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际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全球需要和国际趋势,并且旨在培养有“全球素养”的公民。美国一直强调要通过国际教育实现“全球成功”,正如联邦教育部长邓肯(Duncan,A.)所说:“美国的未来最终不但取决于它加强国内教育制度的能力,而且有赖于其他国家的公民提高其生活水准。把未来看作是各国争取全球有限经济蛋糕的一场竞争,是应对保护主义和全球争斗的一个有效处方。”[1]因此,美国持续关注国际视野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并力争通过教育交流使美国成为全球社会更好的合作者和竞争者。在《战略》中,美国教育部提出了当今美国学生所处环境的四个新特点,构成了国际教育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

一是经济竞争与全球就业机会。今天的学生需要跟全世界的同龄人竞争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要求先进的知识和超越常规的技能。“在当今美国,每五个工作岗位中就有一个是与国际贸易紧密联系的,多元化知识背景的人才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2]因此,美国教育部提出,学生要想在这样的环境里获得成功,就需要表现出更高的学业水平,具备理解和尊重他国多元文化以及

与世界交流互动的能力。

二是超越国界的全球性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诸如疾病蔓延、气候变暖、自然灾害、财政危机等灾难性事件跨越国界,成为辐射广泛的全球性问题。今天的学生需要人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理解能力去处理这些跨边界问题,而且他们也必须学会和来自全世界的同伴积极对话,来共同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

三是国家安全与外交。“9·11”事件“使全球化挑战、国际研究和教育对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一个极度恐怖的瞬间变得具体化”[3]。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CFR)在2012年《教育改革和国家安全》年度报告中特别强调:“卓越的教育成果、全球素养和现代技术能够激发学生创新和成长,但也给国家安全防护带来更大挑战。”[4]美国需要拥有更多具备全球素养的公民,以及更多熟知世界各个地区的国际专家。因此,美国教育部提出,公民意识和全球意识对于理解美国自身以及国际关系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外语技能和区域专业知识对国家防护、国土安全和法律执行更是必不可少的。

四是美国社会的多元性。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截至2010年,大约有5000万移民生活在美国,这些移民来自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异的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化背景。因此,能够尊重邻居、同事亦或朋友的不同文化传统,并与他们进行交流,是美国公民的基本素质,这种人际交往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对于促进公民对话和社会团结至关重要,而制定新的国际教育政策也就成为美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此可见,在美国,国际教育已超越教育政策层面而上升为直接影响经济竞争、外交政策、国家安全乃至维系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国家发展战略,客观上加速了《2012——2016国际战略》的出台和实施。

二、《战略》的目标架构

美国把国际教育看作是“全球竞争的一个基石”,《战略》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美国2012—2016年国际教育的愿景,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层次清晰的战略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5]。

为使美国年轻人以及整个国家在全球化世界中做好充分准备,《战略》将国际教育与美国国内教育统整起来,通过连结国际社会来改善整个教育系统,旨在同时达成两大战略目标:“强化美国教育”和“推进美国的国际优先事务”。在这两个战略目标之下,美国教育部还制定了更为详细的战术目标:①增进全球素养——发展所有美国学生的全球素养,包括弱势群体学生。为此,美国专门组建了由州立学校主管官员委员会和亚洲学会领导的“全球素养工作组”(The Global Competence Task Force),负责全球素养内容框架的确定及核心工作的推进。②学习其他国家——改进联邦、州、地方教育政策与实践,应用从其他国家习得的经验,来促进美国及全球的卓越和创新。在积极参与国际评估的同时加强国际对话,从更深层次学习别国关于创新实践的运作经验,并研究怎样将它们应用到美国教育发展中。③开展教育外交——经由积极的教育外交,战略性地推动国际优先事务。根据美国政府的需要,通过聚焦高优先国家和地区,与其他国家进行双边乃至多边的互动,培养与世界范围内政府官员、政策制定者、教育研究者、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士的关系,以提高美国应对教育热点问题上的领导力。④统整协调的活动和计划——以一个整体协调的方式来持续推进美国国际教育的发展。由于支持上述目标的活动需要由教育部相关司处与其他联邦机构来协同执行,所以战略目标的达成有赖于统整协调的计划与活动。

三、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战略走向

美国是世界上国际教育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也是最早通过联邦政府法律和国会拨款来推进国

际教育的国家。然而,将国际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角度,则是以《战略》出台为开端的。从《战略》的实施背景和核心内容上看,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战略走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先行,凸显教育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基本理念

自《国家在危险中》(A Nation at Risk,1983)发表以来,美国政府一直未间断过强调“教育要服务于国家利益”的理念。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9· 11”事件的发生,使美国教育政策一度表现出教育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功利”倾向。美国教育理事会在题为《超越9·11:一项国际教育的综合性国家政策》(Beyond September 11:A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licy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2)的政策文件中,即已提出美国国际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际专家、增长国际知识,以应对国家的战略需要;加强美国解决全球问题的能力;提高公民与劳动力的国际素质。”[6]在美国教育部长邓肯看来,国际教育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对增强民主制度本身的重要性正在得到更多的认同。他说:“我们必须重点关注把国际视野融入我们的所有课堂。正是通过教育和交流,我们才能成为全球社会更好的合作者和竞争者。”[7]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美国政界还是教育界,都把国际教育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保持“世界领导地位”密切联系起来。

在《战略》中,“教育服务于国家利益”这一基本理念凸显得更为淋漓尽致。从《战略》出台的背景来看,美国政府将国际教育与经济竞争、全球就业、外交政策、国家安全乃至维系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国家发展战略联系起来,把国际教育看作是“全球竞争的一个基石”,为国家利益服务成为国际教育战略出台的主要出发点。从《战略》的目标架构上看,“强化美国教育”和“推进美国的国际优先事务”是该战略所要达到的总目标,而增进全球素养、学习其他国家和开展教育外交三个相互关联的子目标,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战略总目标。由此可见,美国教育部提出制定国际教育战略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成就和增强国家经济生存能力,个体学习和国家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双赢的。正如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在《一项国家策略叙述》(A National Strategic Narrative,2011)中所讲到的:“作为一个国家的成功,需要在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合作的有效工具上加大投入,在防护上减小投入。培养受过良好教育和遵守合约的公民是一个强大民主国家的基础。美国在世界的角色,以及我们支持新生民主国家的能力,有赖于我们国家的力量以及我们怎样支持和实践民主原理。”[8]

(二)标准引领,强调以优质标准培养公民的全球素养

《战略》将培养公民的“全球素养”作为国际教育的核心工作。美国“全球素养工作组”将其概括为“通过学科和跨学科学习理解世界的综合能力”,并将其划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能力层次(如图2所示)。一是“察知世界”(Investigate the World),即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超越个体所处环境的外部世界;二是“辨识观点”(Recognize Perspectives),要求学生在识别和表达自我观点的同时,还要能够诊查他人观点;三是“交流思想”(Communicate Ideas),即学生能够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技术和媒介有效地与各类听众交流思想;四是“采取行动”(Take Action),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观点转化为恰当的行动,以达到改善现存处境的能力。[9]

图2 全球素养结构

如图2所示,“全球素养”包括个体在当今全球化世界取得成功,并且能够充分参与国际事务的知识和技能,拆分出的四项能力并非单一的技能,而是相互关联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通过对这些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使个体达到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目标。《战略》指出,全球技能不是一项奢侈品,而是每个个体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为此,美国教育部将国际标准、高校升学和就业准备标准的实施作为培养学生全球素养的突破口,把严格的标准、

优质的课程和有效的评价视为确保美国学生保持与世界学生一致的高水准的基础。美国教育部支持国际标准、升学和就业准备标准的实施和发展,推行通用的州立核心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来评价学生学业,以求着眼全局,缩小差距。《战略》认为,新的高质量评价可以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是评估各州帮助学生进行升学和就业准备以及在全球经济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指标。此外,美国政府还规划追加投资,以延续2006年推出的《卡尔帕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Carl Perkins Career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t),改进职业和技术教育,增强学生应对21世纪全球经济挑战的能力。

(三)兼取众长,倡导以积极的教育外交加强国际合作

美国政府将积极的教育外交作为推进国际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战略》中,美国教育部提出了推进教育外交的基本思路和政策设计,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国家间战略伙伴关系,加强国际教育对话

教育外交对于国家间建立双边利益和互惠关系颇为重要,通过这种战略伙伴关系,可以为双方搭建一个教育交流与对话的平台。近年来,美国政府与中国、印度、巴西、西班牙、墨西哥、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签署了教育领域的双边协议,以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例如,2010年,美国和中国签署“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启动“十万强”计划来力促美国学生留学中国。美国和西班牙签署《联合行动计划》(Plan for Joint Activities)来共同提升英语、西班牙语在两国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效果,为两国在教育领域的高水平合作奠定语言基础。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教育理解备忘录,旨在促进两国教育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对话,就双方关注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两国移民学生的高质量教育而共同努力。同时,美国还通过与战略合作国家共同举办教育峰会、研讨会等形式,针对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讨。2011年,美国与印度在新德里召开高等教育峰会,详细探讨了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及社区学院的发展问题。2012年5月,又与韩国联合举办教育研讨会,共同商讨薄弱学校改进问题。《战略》在充分肯定这些成就的同时,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国家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加强教育对话,尤其要在高等教育合作、促进教育公平等优先领域强化国际交流。

2.参与国际组织评估项目,学习他国先进经验

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是《战略》提出的子目标之一,为此,美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及其教育评估项目,通过比较,明确本国教育的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一方面,美国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合组织(OECD)、东亚峰会(EAS)、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国际组织的合作,通过分享先进经验和优质课程,共同学习、提高本国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美国积极参与PISA、TIMSS等一系列国际教育评估项目,识别教育的优势和弱势领域,并从其他国家引入优质教学资源和教育实践经验。在2013财政年预算中,教育部提出要扩大州层面参与PISA,以便各州可以了解当地学生的表现以及教育政策和实践,并将其应用到学校教育中。2013年,美国首次加入OECD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TALIS),希望获得更多关于中学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领导力提升等方面的国际经验。同时,《战略》还提出,美国计划参与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的“2015年TIMSS-高级”和“2016国际公民教育评测”项目,根据国际评估的调查结果,积极寻求方法加强这些国际数据的应用。

3.借助国际访问者领导项目,争取全球智力支持

“国际访问者领导项目”(IVIP)是由美国国务院教育文化事务局负责协调的一项国际交流项目,其目的是通过个人和专业人士的沟通,增进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美国教育部借助该项目,平均每年邀请140多个国家的1200多名政府官员、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访问美国,通过提供访问者亲身经历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机会,让他们近距离参与美国教育活动,并分享各国教育信息。《战略》将“国际访问者领导项目”作为推进国际教育交流的途径之一,意在搭建一个经验分享的平台,通过构建一种长效机制,争取全球智力支持。

(四)系统谋划,主张以整体协调的方式推进国际教育

《战略》将“统整协调的活动和计划”作为实现总目标的战术选择,在整个推进模式上体现出鲜明

的系统思维。首先,《战略》将国际教育与国内教育整合起来,通盘思考美国教育的发展方略。无论是从《战略》的目标体系上,还是具体的推进策略上,借助国际交流与合作改进美国国内教育的色彩始终贯穿其中,奠定了《战略》的基调。其次,就美国国际教育的政策趋向而言,《战略》为2016年前的美国国际教育提供了一个政策框架,其中也规划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项目活动,这些活动需要联合教育部之外的其他部门共同来实施。《战略》指出,美国教育部将继续加强与国务院、商务部、劳工部、美国国际开发总署(USAID)等政府机构的协作,与全球同行一起促进教育质量改进,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国际交流。再次,就美国教育部自身而言,国际教育战略的推进同样需要部门内部的协调与合作,正如《战略》中所指明的:“实现这个战略需要明确的指导方针和领导能力,以及遍及整个教育部的紧密合作。”[10]为此,美国教育部制定了国际教育的年度实施计划,创建并优化内部工作流程,致力于构建一个能够促进《战略》有序推进的工作机制。

综上所述,《战略》在为美国国际教育勾画宏伟目标与蓝图的同时,也为国际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揽子具体的行动策略,反映出美国推进国际教育的决心和基本走向。在《战略》的引领下,一系列国际教育的配套文件和行动举措正在陆续出台,联邦立法保障、政府高层搭台、高校着力推进、非政府组织积极支持的美国国际教育发展模式日渐形成。

[1][5][7][9][10]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ucceeding Globally through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ngagement: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2012-16[EB/OL].http://www2.ed.gov/ about/inits/ed/internationaled/international-strategy-2012-16. html.2013-05-12.

[2]徐辉,张永富.美国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基本价值和具体实施——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12,(6):35-40.

[3]李爱萍.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65.

[4]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U.S.Education Reform and National Security[EB/OL].http://www. cfr.org/united-states/us-education-reform-national-security/p27618,2013-05-12.

[6]American Council of Education. BeyondSeptember 11:A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licy on InternationalEducation[EB/OL]. https://bookstore.acenet.edu/products/beyond-september-11-comprehensive-nationalpolicy-international-education,2013- 05-12.

[8]WoodrowWilsonInternationalCenter for Scholars.A National StrategicNarrative[EB/OL].http://nationalstrategicnarrative.org,2013-09-20.

(责任编辑:徐治中;责任校对:李作章)

Strategic Trends of the U.S.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Reviewing on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012-16

Ma Yifei,Tan ke

(Haid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Beijing 100080)

The announcement of“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012-16”marked the U.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ward into a new historical period.This strategy describes the vision of Americ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rom 2012 to 2016detailedly and constructs a stratified strategic target system based on the vision,which refects some new trends of the U.S.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future:Firstly,education in advance,the fundamental philosophy that education’s sever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will be highlighted;Secondly,Standard leading,cultivating citizen’s global competencies by the high quality standards will be stressed;Thirdly,learning the strong points of others,enhanc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rough active education diplomacy will be advocated;Fourthly,system planning,promot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an integrated and coordinated manner will be adopted.

America;international education;strategy

G510

A

1674-5485(2015)06-0062-05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改革实验区项目“海淀区基础教育国际化试点研究”(学会[2011]163号)。

马毅飞(1984-),女,山东济宁人,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博士,主要从事中外教育政策与教育国际化研究;谭可(1967-),女,湖南新化人,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部战略国家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战略
把国家“租”出去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