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名校“问题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2015-12-08孙毅高琳
孙毅 高琳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技能型名校“问题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孙毅 高琳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问题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化活动,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而大学生只是半社会化的人,他们在生活、工作、政治等方面仍然不太成熟,因此,所有形式的“问题学生”教育管理机制都必须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它的过程包含着价值观的传递。技能型名校管理既遵从一般管理学的原理,但也有独特的个性。技能型名校的常规管理,是以学校各项管理常规为规范和依据的管理,主要有:评估制、留级制、淘汰制等。
技能型名校;“问题学生”;管理机制
“问题学生”教育管理机制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经验,要求科学地组织各种资源,有自己特定的目标,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行为,这种特殊的管理注重的不是绩效和利益,强调行为的社会属性和价值属性,关注的是对象的发展,“问题学生”教育管理机制存在于教育活动中,关涉人的生命意义,管理的中心是组织和协调。
一、“问题学生”评估制
强调“结果”的绩效,是将绩效与任务完成情况、目标完成情况、结果或产出等同,但部分结果可能是由个体所不可控制的因素决定的,过分强调结果,会使管理者无法及时获得个体活动信息,从而不能很好的进行指导与帮助,而且可能会导致短期效应。强调“行为”的绩效,但不是所有的绩效都是行为,只有与结果相关的绩效才算是行为。优秀的绩效,不仅取决于做事的结果,还取决于做这件事所拥有的行为,即:结果(做什么)+行为(如何做)=高绩效。“问题学生”评估制只有做到兼顾结果与行为两方面才是科学的评估制度,必须是既重视高校问题学生行为的“结果”——规范行为的目标,又要重视问题学生的“行为”——行为的过程。一项制度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相关,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必须结合实际。作为一项制度,其本身要有定性与定量的指标体系以便于操作。这是在设计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绩效评估制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人是技能型名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学校管理的动力,与各种制度规范相比,人是技能型名校管理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抓管理常规的同时,还应体现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本,把人放在应有的主体位置,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来推进技能型名校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帮助人,与人为善,不激化矛盾,处理问题,既坚持原则,又富有人情味。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每个人都能独立自主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积极主动地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二、“问题学生”留级制
程而达到完成学业的补偿。从表面上看,留级制度可给学生最终有一个毕业的机会和实施带有治愈性质的教育措施。但是,却达不到提高教育质量, 从严治校, 优化办学环境, 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要求。况且,仅靠留级手段, 在大学阶段里对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和较强自尊心的成年学生(何况在大学生不能普及的今天)的帮助。如今主要的技能型名校都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并以此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制定学分,建立具有职业技能型院校特色的学分制度。学分制是建立在选课制的基础之上的,学校在设置一定比例必修课的基础上,可以设置一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课程、复合型课程和技能实训项目来满足就业市场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需要。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更加多样化,教学内容、教学情况更加复杂,这些变化必然增加教学管理的难度,推行学分制,要求在更高层次上实行更加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要求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组合和使用。因此,高职院校要以实施学分制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教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问题学生”淘汰制
现代职业教育提倡必须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强调充分尊重每个问题学生的都具有的个性。人和人总是有差别的,作为教师必须正视这种差别,包容这种差别, 给予问题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一次不行,二次,三次,充分给予机会,最终完成学业了,就是成功了,不应过分关注过程的艰难性,也不应因为过程中的问题而终止问题学生进一步努力的决心。刚刚只是在年龄上步入成年的职教学院的大学学生,他们需要时间来适应,而末位淘汰制从一入学就执行,可以说有其残酷的一面。在班级里,某个问题学生处于末位淘汰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他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鼓励,但在他的内心会有很强的挫折感、自卑感及对末位淘汰制度的不满,这些无形的压力,有可能会使问题学生的心理扭曲,开始封闭自己,上课不愿坐教室前排,不愿参加团队集体活动,沉溺于不与别人打交道的网络虚拟世界,甚至逃课来逃避现实,学习会更加退步,恶性循环,最终被正式淘汰。
学院对问题学生的综合测评其实是对问题学生德智体全面的评估,可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学习成绩,另一部分是个人行为规范。一方面,系部的某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的问题学生在每一学期学习的课程是一样的,每一课程的考核指标是一样的,所以学习成绩这部分的测评,应该按一个专业的一个年级统一进行。另一方面,问题学生的个人行为规范的测评要求是全院统一的,具体执行办法也是全系统一的,因此,个人行为规范这部分的测评,应该按系部统一进行。由此可见,末位淘汰制的竞争的最小单位应定为一个专业的同一年级全体班级,而不宜将末位淘汰制的竞争最小单位定为班级。
[1]李慎柱.“问题学生”的本质论与社会建构论.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6):14-15.
[2]山子. 两个教育故事中的小奥秘.教育科学研究,2011,(4): 76-77.
[3]吴涛,张慧敏,兰天.高校学困生成因分析及扶助策略.中国成人教育,2012,24:41-43.
[4]何树德.试析问题学生管理中的叙事策略.教学与管理,2012,(1): 50-51.
[5]吴文明,高职学院推行大学生末位淘汰制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6-08.
[6]吴政权,高校学生支部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研究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8.
[7]孙延斐,高校常规管理机制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01.
孙毅,助教,硕士,研究方向: 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高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 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G718.5
A
1671-864X(2015)12-0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