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7例甲状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

2015-12-08高文杰

影像技术 2015年3期
关键词:包膜低密度腺瘤

高文杰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平顶山467000)

27例甲状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

高文杰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平顶山467000)

目的:观察CT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本院选取2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均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其CT检查资料,总结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结果:本组患者中有12例为甲状腺腺瘤,包膜完整,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甲状腺癌10例,其中,乳头状癌6例,滤泡状癌3例,胸内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有5例边界模糊,侵犯附近组织器官;发现4例有砂粒样钙化或斑块样钙化,淋巴结转移4例。结论:在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时,应从包膜是否完整,边界是否模糊,轮廓是否规则,密度是否均匀,淋巴结是否转移等方面进行判断。CT对甲状腺肿瘤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肿瘤;CT;诊断价值

甲状腺肿瘤属于临床上常见的颈部肿瘤,诊断比较容易。但要鉴别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则并非易事。目前,主要依靠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等手段进行鉴别诊断,但均无特异性[1]。伴随着螺旋CT技术的快速发展,C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的诊断与鉴别中。因此,本次选取27例经CT检查与术后病理组织证实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检查资料,以探讨CT检查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诊断与鉴别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中选取27例,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范围在33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3.5)岁。他们均经术前CT诊断与术后相关病理组织检查证实为甲状腺肿瘤。

1.2 方法

设备为飞利浦MX-4000型双排CT扫描仪,扫描条件:200mAs、120kv、螺距1.5mm,层距2.5mm,层厚2.5mm。患者取仰卧位,从第1胸椎下缘向下扫描至第5颈椎上缘。若怀疑有淋巴结肿大或胸内甲状腺,应将扫描范围增大。27例均先进行常规平扫,16例另作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甲状腺良性肿瘤CT表现

2.1.1 甲状腺腺瘤

27例中有12例为甲状腺腺瘤。肿块位于甲状腺内部或甲状腺区域,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大约在1-7cm左右,边界清楚。8例有低密度肿块,其内部主体密度比较均匀。除3例在形态正常的甲状腺内,其余5例突破了甲状腺的正常轮廓。另有4例肿块为等密度或高密度,内部也存在极少的低密度区域。从CT图片可见,5例患者均表现边界光滑,包膜完整,5例有斑块钙化,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2例发现压迫气管,观察气管内部比较光滑。全部肿块都没有突入气管后间隙,可清楚看到附近脂肪间隙。根据诊断需要,7例加作增强扫描,其中,2例发现有完整的强化环(见图1),其余5例发现瘤内有强化结节。

2.1.2 结节性甲状腺肿表现

本组有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全部病灶都属于局限型。可见甲状腺内存在囊性低密度影。其中,3例病灶为“单囊”,其中含有不完整的间隔。另外2例病灶为“多囊”,囊直径大约在1-5cm左右,呈“葡萄串”样改变(见图2),且在囊四周均可看到囊壁。所有病灶边缘均很光滑,可清楚观察到附近脂肪间隙。根据CT图片可见,2例压迫气管,1例出现钙化,呈斑块状,1例为淋巴结肿大。

2.2 甲状腺恶性肿瘤表现

本组有10例为甲状腺恶性肿瘤,其中,6例属于乳头状癌,3例属于滤泡状癌,仅1例为胸内甲状腺未分化癌。肿块最小直径为0.5cm,最大直径为7.6cm。其中,7例为混杂密度,2例主体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且内部存在低密度区,1例为低密度。发现4个病灶有钙化症状(图3),其中,斑块样钙化3例,经诊断为乳头状瘤;仅1例为沙粒样钙化。观察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CT图像发现,全部肿块边缘呈不规则状,大部分肿块四周脂肪间隙不清晰,甚至消失;和四周组织界限模糊,3例肿块有清晰的分叶轮廓;5例肿块突入气管后间歇,导致气管受压,气管壁上出现结节样突起;另有4例附近好像有“包膜”,但包膜不完整,密度较低。本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4例,其发生率为40%(4/10)。经增强扫描后,发现全部肿块强化不均,其中,均匀强化有2例,淋巴结呈环状强化有1例,1例强化不明显。

3 讨论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三角区域,由两叶组成。经CT扫描可见,其横断面呈倒三角形,界限清晰,高密度且密度均匀,没有钙化区域,也无结节影[1]。甲状腺肿瘤属于内分泌系统的一种常见肿瘤,但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防控措施[2]。临床上一般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根据肿瘤的良、恶性来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并制定相应的术后治疗方案。若对肿瘤的良、恶性诊断有误,将影响到手术及后续治疗,进而引发严重并发症,降低生存率。因此,必须及时对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做出准确的诊断。

3.1 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主要因素

3.1.1 肿瘤密度

当前,临床上常运用CT技术来诊断甲状腺肿瘤,并鉴别其良恶性。正常甲状腺由于含碘量高,血运丰富,因此,CT通常表现为高密度,CT值一般在88-149HU之间。这远比周围组织密度高,因此,比较容易识别。如果甲状腺发生相关病变后,相关贮碘细胞将受到损坏,从而使甲状腺内的含碘量下降。CT密度则表现为局部或全部甲状腺低密度。经增强扫描显示,其病变部位更加清晰。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主体密度或背景密度一般为低密度,密度比较均匀、细腻。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主体密度或背景密度通常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但一些恶性甲状腺肿瘤为低密度,通常是混杂性,就像在液体中漂浮着一些物体。这在肿瘤变大时显得更为突出[3]。不管是良性或恶性肿瘤,如果肿瘤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时,都可能存在中心低密度区域。因此,病灶密度在鉴别肿瘤良恶性过程中并无太大意义。

3.1.2 肿瘤轮廓

肿瘤轮廓与边界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甲状腺腺瘤CT表现一般呈圆形或类圆形,界限清晰,形状规则,包膜完整。结节性甲状腺肿边界比较模糊,病灶呈规则或不规则形[4]。因此,鉴别还需做进一步检查。和良性肿瘤不同,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轮廓不规则,界限模糊不清。10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只能清楚看到3例恶性肿瘤的一些层面脂肪间隙。但经仔细观察后,仍可发现部分层面脂肪间隙消失,和附近器官已无明显的界限。由于在四周脂肪间隙的对比下,极易看到清晰的分叶征象。大多数良性肿瘤无这种分叶征象,并且和附近器官也有明显的界限。本组中仅有1例腺瘤可见明显分叶,其病理报告提示“有恶变倾向”。因此,可根据分叶来初步鉴别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

甲状腺癌一般为单发,主要有四种:乳头状腺癌、未分化癌、滤泡状腺癌与髓样癌。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最为常见。上述甲状腺癌都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即浸润性生长、界限模糊、呈分叶状。CT图像通常显示为甲状腺内有肿块,呈低密度且不均匀、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缘模糊,和附近甲状腺组织分界模糊。有时可发现钙化,呈砂粒状或斑点状,有时可见囊变坏死。行增强扫描后可见实性部分强化明显,相关囊变坏死区域则并未强化。另外,可见病灶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由于肿瘤向周围组织侵犯,将导致和附近器官组织的分界不明,同时,气管受压造成移位,管壁粗糙。因此,可将颈部淋巴结或其它器官是否转移作为判断甲状腺癌的一个重要征象[4]。

3.1.3 钙化

甲状腺病变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发生钙化。和其它甲状腺病变相比,甲状腺癌的钙化发生率更高。但钙化是否能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征象一直存在不小争议。本组27例患者中良性肿瘤钙化发生率为35.29%(6/17);恶性肿瘤钙化发生率为40.0%(4/10)。二者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是否钙化并不能鉴别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这也符合相关文献报道。

3.1.4 淋巴结转移

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是鉴别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关键征象之一。本组10例恶性肿瘤中有4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其发生率为40.0%。另外,12例腺瘤与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也有2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其发生率为11.76%(2/17)。这和相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利用CT增强扫描可明显观察到肿大的淋巴结。

3.2 鉴别诊断

临床上要注意对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大多数腺瘤为单发,病灶多且小,通常为圆形。由于腺瘤包膜完整,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经增强扫描后可见相关病灶有所强化,或出现强化环,一些病灶内出现强化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可见双侧甲状腺发生肿大,并且腺体内有多发结节。其病灶可能囊变,附近甲状腺密度下降。甲状腺癌病灶基本无包膜,且轮廓不清晰,经增强扫描后出现“强化残圈”,颈部淋巴结肿大。

[1]俞明细,王有成,强金伟.甲状腺肿瘤性病变的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2(6):465-467.

[2]邓丹琼,韦勇,伍保忠等.甲状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3):250-253.

[3]舒艳艳,韩志江,赖旭峰等.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0):1406-1407.

[4]赵桐,袁建军,郝建勋等.多排螺旋CT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106-107.

CT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27 Cases of Thyroid Tumor

GAO Wen-jie
(Henan Province Pingdingshan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ingdingshan4670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T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tumor value.Methods:Select 27 cases of thyroid tumor patients from our hospital,underwent CT examination and confirm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CT examination data,to summarize the CT feature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tumor.Results:The patients in this group have 12 cases of thyroid adenoma,1 case of complete capsule,lymph node metastasis;5 cases of nodular goiter;thyroid cancer in 10 cases,among them,6 cases of papillary carcinoma,follicular carcinoma 3 cases,intrathoracic thyroid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in 1 case. There were 5 cases of fuzzy boundaries,involvement of the adjacent tissues and organs;4 cases were found to have calcification or plaque calcification,4 case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Conclusion:In thyroid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from the capsular integrality,boundary is fuzzy,the contour is regular,and density is uniform,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other aspects of judgment.CT has a good diagnostic value in thyroid tumors.

Thyroid Tumor;CT;Diagnosis Value

R736.1;R816.6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5.03.05

2014-10-24

猜你喜欢

包膜低密度腺瘤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研究进展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胆红素检测在冠心病中研究分析
新型低密度Nb-Ti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联合用药,“坏胆固醇”一个月达标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假包膜影像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