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茅区菠萝栽培技术

2015-12-08普中胜

云南农业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催花思茅菠萝

普中胜

(思茅区经作站,云南思茅665000)

思茅区菠萝规模生产始于1960年,由于历史原因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大量产品未能转化为商品而难以大面积推广。直到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生产形势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于1990年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小勐仑植物园引进“无刺卡因”选系优种100余hm2,年产商品菠萝2 750余t。

1 思茅区菠萝主要栽培品种

菠萝属于热带水果,终年可以生长。菠萝在植物分类学上是凤梨科凤梨属,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思茅区主要栽培品种为卡因类。卡因类主要特点是植株高大、直立,叶缘无刺或少刺,果形大,长圆筒形,果皮橙黄色。果眼扁平而浅;果肉淡黄至黄色;风味甜,多汁,纤维柔软。“无刺卡因”为思茅区的主栽品种,“无刺卡因”植株高大健壮,叶肉厚,浓绿;叶面彩带明显,白粉比较少,吸芽萌发迟。平均果重1.5~2.5 kg,正造果一般于6月中旬至9月中旬成熟,对肥水要求较高,抗病能力较差,不耐贮运。

2 菠萝的生长周期

从开地种植菠萝到最后淘汰,称为菠萝的一个生产周期。菠萝植株种植后,随着植株生长,地下根系逐渐增多,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满足果实生长发育的需要,因而头造菠萝果实重、品质好。当头造果实采收后,地下根系逐渐衰老,失去吸取养分和水分的功能,由地上部的气生根代替地下根的功能,满足植株和果实生长发育需要。菠萝果实从第2造起是在吸芽部位结果,而吸芽抽生的位置逐年不断上升。第2造果的吸芽生长位置离地面10~25 cm,第3造果的吸芽生长位置离地面30 cm以上。新的气生根生长位置也随吸芽抽生位置的升高而升高,无法伸入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只能靠培土维持菠萝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因而形成弱苗小果,果实重量逐年下降,生产周期越长,单位面积产量越低,故种植时间以4~5年为宜。

确定菠萝生产周期长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菠萝品种、芽苗大小、栽植密度、管理技术水平、寒害程度、土壤肥沃度、病虫害发生程度、植物激素使用情况以及资金、土地、经营管理等因素都能影响菠萝生产周期的长短。所以,确定菠萝生产周期的长短是个综合性的问题,只有各方面都达到要求才可以在缩短生产周期中获得高产稳产。缩短菠萝的生产周期菠萝品种要良种化,目前生产上以“无刺卡因”种作为主要栽培品种,一般来说,“无刺卡因”种的吸芽营养生长期为20~24个月,生产周期较长。采用成熟、粗壮的大吸芽苗栽植可缩短生产周期。

3 菠萝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菠萝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比较强,但更适应于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疏松的土壤,忌低温霜冻和过于干旱的气候,也忌瘦瘠粘硬及积水的土壤。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菠萝植株没有明显的休眠期,能周年生长。

3.1 温度

菠萝根系对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15~16℃开始生长,29~31℃生长最旺盛,超过35℃或低于5℃时根生长很缓慢或停止生长。茎在25~30℃时生长最活跃。叶在气温28~31℃条件下生长最快。9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雨水减少,菠萝植株生长开始转慢。温度高低也影响果实发育期的长短、品质、大小等。夏果生长发育期间,高温高湿,成熟期较短,果实品质好。秋冬果由于后期气温较低,成熟期相对拉长,果实的品质和风味就比较差。

3.2 水分

思茅区菠萝产区降雨量较多,降雨时期又比较集中;在雨季表土常被冲刷,种植在丘陵地的菠萝园,由于园地有一定坡度,遇大雨或暴雨,容易被雨水冲塌。因此,新种植和尚未投产的菠萝园,在雨后应进行轻培土,避免雨水造成菠萝烂根。

菠萝虽是比较耐旱的植物,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仍需要适当的水分。一般月平均降雨量为100 mm时能满足菠萝正常生长,少于50 mm时即出现水分不足,就需考虑喷淋灌浇。思茅区菠萝产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 400 mm以上,但大部分分布在5-9月,比较适合菠萝生长对水分的需要。雨水过多,土壤排水不良。因此,要做好果园的排水系统的设置,避免因渍水而引起烂根。每年9月以后降雨量减少,属干旱季节,如能适当灌溉淋水,菠萝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

3.3 光照

菠萝原是生长在热带雨林半荫蔽状态下的环境中,较能耐荫,但经过长期人工栽培以后,对光照的要求已增加。光照合适可以增产、改善品质和风味。如果光照不足,叶片会变成细长,果形小,品质和风味较差。在浓密荫蔽下生长的菠萝,其果实汁少、味酸而不香。但空气干燥、日照过强时,叶片退绿呈现红黄色,果实亦易受灼伤。相反,在适当密植下,浓绿宽厚的绿叶层构成自荫环境,减轻了阳光对叶片叶绿素的破坏,叶色保持青绿。所以密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

3.4 土壤

菠萝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土壤pH值在4~5.5时,植株生长才正常;pH值在6以上时,植株生长受阻,发育不正常。除过湿、过粘的粘土和保水力差的砂质土外,由花岗岩、页岩或石灰岩风化而成的红壤、黄壤、砖红壤,它都能正常生长结果。由于菠萝地下根系特性是浅生好气,因而最适于栽培菠萝的土壤生态条件是土层深厚肥沃、结构和排水良好、温暖湿润、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肥力较好的酸性红壤。土壤pH值在4.5~5.0最适宜菠萝生长,强酸性或pH为6以上的土壤均不利于菠萝生长。思茅菠萝产区的土壤多属红壤,一般较瘠薄粘重,所以建园时应深耕,多施有机肥,起高畦种植,这是菠萝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4 菠萝的管理措施

4.1 栽植密度

菠萝是浅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认真做好菠萝定植质量,适当密植,进行科学栽培管理,才能实现菠萝高产稳产。适当密植使菠萝增产的原因:一是适当密植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增加叶面积系数,使群体充分利用光能,从而提高产量。二是适当密植为植株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三是适当密植,产量成倍增加,除草工作减少,生产成本降低。从菠萝生长特性和经济效益来看,栽植密度卡因种为4.5~6万株/hm2。坡度超过20°的山地,可以因地制宜。

4.2 施肥

从定植到结果前属营养生长期,施肥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促进菠萝叶片抽生,增加叶片数和叶面积,为生殖生长打下基础。生殖生长期施肥以钾肥为主,氮、磷肥为辅。一般在菠萝施肥上氮、磷、钾的施用,氮为450~600 kg/hm2,磷、钾复合肥为 600~750 kg/hm2。

4.3 菠萝的病虫害及防治

菠萝萎凋病。发病初期,菠萝基部叶片发黄软曲,叶尖干枯,以后逐步蔓延到上部叶片,随后根部腐烂,果实不能长大。严重时植株基部也会腐烂,最后死亡。防治方法:消灭粉介壳虫;高岭土或重粘土区应增施有机肥,并采用高畦种植,以改善土壤排水和通气状况,使根系生长良好;在菠萝地的四周开排水沟,以防渍水;高岭土或重粘土区应增施有机肥,并采用高畦种植,以改善土壤排水和通气状况,使根系生长良好。

菠萝黑腐病。多发生于成熟的果实,被害果的果面初期出现暗色水渍状的软斑,以后变成黑色,并散发出特殊气味。本病还危害幼苗,引起苗腐。在气温13~34℃和pH值5.5~6.3时最适宜其发生,通常从伤口侵入寄主。

大蟋蟀。在果实将近成熟时危害,咬食小果,受害果形成一个小“洞”。防治方法:用炒香的米糠拌100倍的敌百虫液,撒于蟋蟀出没之处诱杀;清除菠萝园附近的杂草,减少其隐蔽场所。

4.4 菠萝催花时间

菠萝催花时间4月至7月上旬均可进行。以“无刺卡因”品种为例,4-5月催花,9-10月采收;6-7月催花,11-12月采收。由于卡因种果实生育期长,所要求的有效积温数大,所以催花的具体时间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品种、生产布局、加工和市场需求、果实品质等联系起来综合考虑,以保证高产稳产和果实质量。

4.5 乙烯利催熟和采果后的园地管理

冬果采用乙烯利催熟,不仅使果肉色泽良好,同时果实成熟一致,能提早果实成熟,便于采收,降低生产成本。用乙烯利催熟的,一般掌握在果实成熟度七成熟时进行。若按抽蕾至催熟时的天数计算,夏果约在100 d,秋果110 d左右,冬果则需120~130 d。经催熟处理后,夏果7~12 d果皮即转黄,冬果需15~20 d果皮才转黄。经乙烯利处理的果采后应及时进行加工,否则容易发生生理性黑心。采果后园地首先进行除草,除草后重施基肥,用尿素225 kg/hm2、钾肥和复合肥各150 kg/hm2混合施于行间或株间,或用腐熟稀释的人畜粪尿泼施。这次肥主要是促进吸芽生长,以便翌年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植株生长健壮,当营养生长达到一定标准时,就可以用激素催花。计划产量30 t/hm2以上,单果重达2 kg以上,菠萝植株的催花方法为使用乙烯利催花,催花效果好,无药害,安全可靠。“无刺卡因”种用乙烯利500倍液,每株灌心30 mL。催花时附加尿素有降解作用和营养作用,促进抽蕾率增加和小花分化。6-7月用乙烯利催花,5 d后花芽就开始分化,25~28 d抽蕾。

[1]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果树栽培学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2]陈潜.果树栽培学(南方本)[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催花思茅菠萝
Description of two new species of Hemiphyllodactylus(Reptilia: Gekkonidae) from karst landscapes in Yunnan, China, highlights complex conservation needs
最爱酸酸甜甜菠萝鸡
菠萝
吃菠萝为什么要用盐水泡
思茅山橙根中生物碱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区长陈奇调研思茅区综合档案馆建设
浅谈观赏凤梨栽培技术
思茅区总工会:成立区职工文学艺术联合会
乙炔气饱和水溶液对凤梨花期的影响
北方温室观赏凤梨的催花技术